專欄:斟:班馬攋尿蝦豆腐班腩煲豉汁蒸白鱔 專欄, 10年11月號 Ena,其實覺得屋企好麻煩,但如果我不是由媽媽她生下,這個我不是「Ena」。本欄由本報編委輪流執筆。 食好野 媽媽說星期六晚的活動改期了,以後用騰出來的空檔煮大餐吃。這一天多了兩三隻特大攋尿蝦做餸。如何特大法呢?我後來谷歌見到那是名為班馬攋尿蝦的品種,一般十二吋長,肉質較平時的爽、彈、鮮甜。所以絕對足夠我們幾口子吃。面對這來歷不明的大蝦,我做第一個試吃。先吃那胭紅色的快要掉出來的蝦膏,如此誘人,但原來口感結實,味道也不香滑。好吃的是瀨尿蝦的肉,媽媽只是用薑白灼就引出了攋尿蝦的鮮味,我很喜歡這種煮法。 再出街食 隔日。媽媽放工回到樓下廣場時,打電話回家說:「我們到樓下大排擋吃,不用自己煮,可以很快吃完晚飯,好不好?」「好的,十分鐘就能下來。」我們總是這樣答。這次,我吃到豆腐班腩煲,還有豉汁蒸白鱔。所謂豆腐班腩煲竟有腩肉、冬菇和白菜墊底。唉,就是那些在學校裡日日見到的白菜。而我總是很愛吃白鱔,就是有些幼骨「協助」我仔細品嚐它,也免了要和妹妹爭食。 未食夠? 我家就是如此。平常多是買外賣,或到餐廳裡吃,但總不能吃一整個月。我家樓下是兩層商場,上層愈半數的店鋪是不同的連鎖店,有經營快餐食肆的,也有都是經營快餐食肆的。看厭了透明膠餐牌上的菜式,我們會有幾次吃貴一點。最理想的情況是在家裡吃。可是不知從何時起,也許是數年前媽再次投身工作起,獨力預備晚飯已經不如以往的頻密。但媽接受不了外面吃得重油多味精,才會又要貴又要自己辛苦去煮。我不知道這樣子的生活水平算是如何,但我想收入少的家庭根本每餐如是,最起碼不會如我媽那樣買$80一斤的蝦。如果是游水的,可是要$160一斤。 以前,我一定抱怨媽這樣做。雖然吃得特別點,但一餐半餐還是省下來更加經濟。甚至抱著省下錢來幫人的想法,先減輕他人的苦況,而不願意自己先嘗到優越一點的生活。可是人們似乎都不是這樣子思考的。但母親她自動下廚,煮最美味的給我們吃,高興見到家人愛吃她煮出來的食物。於是我不用煩惱著該選A餐、B餐還是去另一間餐廳。「食好野」已不能單純地解釋為個人之追求享受,渴望越吃越好。又或者解釋為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要靠著高消費享受來抵消。 我不能否認是味蕾稍為需要新感受,不想吃得千篇一律。但至關重要的,是我想媽快樂,懂她的心,如她在大排檔點了我愛吃的白鱔。然而我還是不忍見到他人生活之艱難,也禁不住想如何使他人都能走自己可嚮往的路。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 1 = 八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