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聽過,中大的教育願景和人文精神一直在本地眾多間大專教育機構中較為突出:中大有推廣中文教育的歷史、中大有開辦較為全面的人文學科、中大好似浪漫啲。不過,回顧近十年的中大歷史,我們發現:她停辦自己的學科、她不公平地對待自己僱員、她將自己變成商品,販賣到深圳河以北……如果中大的人文精神的確存在,她很大程度受到市場化邏輯的侵蝕。

2004年,中大為滿足應教資會的緊縮開支要求,在事前沒有諮詢的情況下,打算停辦包括現代語言及文化系等8個學系。不少教職員的生活變得朝不保夕,同學則慘遭剝奪追求知識的機會,教職員學生的前景陷入一片陰霾。校方的殺系準則,竟是:學系歷史短、收生人數少、畢業生出路差。這對一些新開設、規模小和非專業化的學系極不公平,因為校方只著眼於保留畢業生收入高、為大學建立「優秀」校友網絡的學系。更甚者,校方以競爭邏輯衡量不同學系的地位,罔顧個別學系的學術及教育價值。如此商業邏輯營運大學之舉,是教育商品化的一大鐵證。

同期,市場化的大學營運邏輯更影響了教職員和學生以外的大學員工。同樣是受制於教資會的削資要求,中大在2003年12月公佈了僱員大規模減薪的諮詢文件,其中高層長工可隨公務員減薪6%;中下層合約工則減16%。帶歧視成分的減薪方案,令中大校方被指責「肥上瘦下」。同樣是被逼減薪,此做法證明在商業營運邏輯下,基層僱員和合約員工的競爭力較低,成為校方削減開支的俎上之魚,校方揚言的「共同承擔」變得自欺欺人。再一次,中大的人文精神無法擋住市場化的侵蝕。

10年過去,市場化的大學教育並沒有一刻離我們而去,更擴張到馬料水外。2013年,中大分別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學簽訂了詳細的辦學協議,開展深圳分校的各項建校工作。然而,從深圳分校高昂的學費、向理工和經管類學科傾斜的架構,可見中港合作建校,無非是一宗市場和人才交易。中大得以在中國大陸龐大的高等教育市場獲利,同時間發掘更多的資源,提升研究、學術水平和隨之而來的國際評價;大陸政府則可利用中大在大專教育上的優勢,為廣東省生產大量人才,繼而帶動相關地區的產業發展和吸引外資。在整個建校過程中,中大的辦學理念、大學的全人教育願景等重要價值通通無人提及,更彷彿不需要被提及。

中大很多方面已經被商業營運邏輯滲透,與大學教育理念之間的衝突相當明顯。這一切,中大的行政高層固然責無旁貸,但凌駕大學之上的還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控制了各大專院校的撥款,是大學的主要財政來源。它雖名義上獨立於政府和各間院校,但其成員多半為政商界人士,他們經常設計一些撥款機制去要求中大服從。中大雖不至於聽命於教資會,但為了更多資源,唯有服膺於教資會的市場化運作邏輯。辦大學固然要用錢,但當事事都以大學的市場競爭力為先,又有淹沒了大學的理念嗎?

以上列舉的只是中大在教育市場化中較為重要和具體的風波,還有許多其他的零碎事件未能盡錄。可幸的是,前人不恥中大的理想和人文精神被踐踏,組織抗爭並將其記錄下來,讓我們檢視中大的歷史和教育時有所憑據。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