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錫嵐

UGLYTAYLOR NORMAL
圖一 (Jeff Kandyba 的作品)                             圖二
本年八月初,美國著名女歌手 Taylor Swift 控告前電台 DJ David Mueller 非禮的案件開審,旋 即引起熱議。案情本身外,相關報導使用的法庭速繪 (court sketch) 也是焦點之一。許多人批評, 繪圖中的 Taylor Swift 完全不像她本人,其醜化程度更使人懷疑繪師是 Katy Perry [ 註 1] 的粉 絲。其實這已不是法庭速繪第一次被批評,以往涉及名人(如 Tom Brady、Martin Shkreli 等) 的繪圖也多次被放上 Twitter 取笑。但其實人物外表的像真度是否那麼重要?法庭速繪的主要作用原是什麼?它與攝影又有什麼分別?
法庭速繪有何用?
法庭速繪是指法庭審訊狀況的繪圖,源於 17 世紀,並在 19 世紀中期被廣泛印刷。 這種繪圖一般用於新聞和紀錄,因而較重 紀實性(而非藝術性)。法庭繪師 William Hennessy Jr 說,他速繪時會從「新聞角 度」出發——以提供圖像敘述為目的。他希 望呈現審判的獨特情景,「讓人感覺到(當 時的)法庭是怎樣的」。繪師 Albert S. Herr 亦說:「每個法庭審訊都有一種主導 氣氛——困惑、敵意,或從另一方面看,滑 稽、愚蠢。當我的速繪能展現那種氣氛時, 我便覺得是非常成功的。」

TAYLOR      圖三 (塞勒姆審巫案繪圖)

而庭內氣氛的構成主要在於各人物的態度, 因此繪師著重描畫人物的神情和肢體語言。 比如在「塞勒姆審巫案」 [ 註 2] 的繪圖中(圖 三),一個女孩攤在地上,她舉起的手似是 無力,裙子的紋理亦讓人感覺她在痛苦地扭 動。當時的人認為這種症狀是巫術所致,繪 圖亦從群眾的表情動作展現他們的驚恐與不 滿。而繪圖的中心人物——那個一手指天、一手放在胸前的女孩,則像是在宣誓。她被 認為是 Mary Walcott,案件中另一個「被 折磨的女孩」。在 1692-93 年的審訊中, Walcott 指證自己的姑姑為女巫。繪圖中她 高舉的、筆直的手與癱軟的女孩形成對比, 顯示她堅信自己的證言無虛。繪師亦細描了 法官冷靜而若有所思的神情,以及助理的嚴 肅與詭異。恐懼、猜疑、憤怒、(無知的) 堅決均在一幅繪圖中展露無遺。不過,圖三 其實並不是在 1693 年的法庭上即場描繪的, 而是 1876 年的佚名作品。在即場速繪的情 況下,繪師的筆觸未必能做到如此細緻,這 是許多現代法庭繪師面對的難題。
現時,法庭速繪主要流行於美英新聞媒體。 當法庭舉行重大審訊時,新聞工作者便會請 繪師到現場作圖像紀錄。一般在審訊結束 後,繪師便需把繪圖交由記者攝下。壓縮的 時間限制(一般只有一小時),加上人物的 移動、繪師視野的局限等因素,法庭速繪的 效果(尤其人物像真度方面)有時未如理想。


為何不用相機?
那可否考慮以攝影取代速繪?其實在二十世紀,隨著攝 影科技的進步和大眾媒體的發展,美國法院曾允許傳媒 在法庭內拍照和進行無線電廣播。然而,1935 年「林 白小鷹綁架案」的審訊卻導致法院立例禁止庭內攝影。

在 1933 年,美國著名飛行員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的兒子(媒體稱為「林白小鷹」)被綁架, 其遺骸更在兩個月後被發現,後來警方拘捕了嫌疑人霍 普曼(Bruno Richard Hauptmann)。當時案件引起極大輿論,法庭也上演了「媒體馬戲團」的戲碼。
LIN                     圖四 (林白坐在證人席上)

在 1935 年該案的審訊中,控辯雙方持續在各鏡頭及記 者前表演。當一位證人說在案發現場附近看到霍普曼時, 法庭內突然停電,辯方律師賴利馬上說:「這是上帝在 表達對假證的憤怒。」 控方律師韋倫茲亦在五小時的結 案陳詞中,指霍普曼是「動物中最低端的生物」和「世界公眾頭號敵人」。

該案惹起極大爭議,其後為避免「媒體馬戲團」再次上 演,美國法院設立《聯邦刑事訴訟規則》第 53 條—— 禁止聯邦法庭內拍攝和廣播。美國律師協會也通過《司 法道德準則》第 35 條——禁止在庭內使用攝影機。法 律專家認為,鏡頭的存在會改變人的行為,比如對證人、 法官或其他人構成壓力、讓人更傾向於表演(如某大台 的法律劇集般)等。因此相關法例可保護私隱和避免干擾。在攝影被禁止後,法庭速繪的用武之地便大大增加。
速繪不只是照片的替代品
與攝影相比,速繪造成的干擾較少。在美國法院, 只要繪師按時到達、不發出不必要噪音、不畫出陪 審員和敏感人物 [註 3] 的真實相貌,他們的工作 很少被質疑。速繪常被視為法庭不允許攝影下的無 奈之舉,但其實速繪是否只是第二選擇這麼簡單? 減少干擾外,繪圖相比相片還有什麼優勢?

KKK          圖五 (Christina Cornell 的作品)

繪師 Christina Cornell 指出,在呈現情景方面, 繪圖比照片更優勝。她說繪圖展現的是「各個時刻 的結合,而不是單一時刻」,是較為完整的敘述。 相反,由於照片只定格某個時刻,當中展現的表 情或行為可能被抽離於情景,因而較難被讀者理 解,且可能有斷章取義的情況。以 Cornell 在 Bill Cosby[ 註 4] 被控性侵犯案的審訊的繪圖(圖五) 為例,相機未必能同時捕捉到四個人(Cosby、 證人、法官、律師)的表情和動作,但四人的反 應相互扣連(比如 Cosby 的凝視與證人的緊張), 而繪圖可把這些(可能在不同時間出現的)元素 融合,使畫面更完整、各方態度能一目了然。繪師在壓縮的時間限制下,也在作品中壓縮了時間。
所謂壓縮時間不止於拼貼碎片,更在選取 描畫的時刻和細節。法庭的環境一般沒有 太多動作,因此繪者需捕捉轉瞬即逝的表情,以展現當中的戲劇,而無預知能力的 相機難以做到這點。雖然照片的像真度較 高, 卻 難 以 達 到 繪 圖 的 情 感 深 度。 繪 師 Cornell 說,法庭速繪是「以心作畫,而相 機沒有心」。但這「心」會否影響「真」?

B        圖六(Aggie Whelan 的作品)

在呈現戲劇的意義上,策展人 Katherine Krubb [ 註 5] 說,「所有法庭速繪都是必要的 印象派。」她指繪者以搖曳的、疾馳的圖像捕 捉畫面,且他們「對逼真的追求導致(某程度 上的)誇張與扭曲」。所以他們是偏離真實嗎? 卻又在追求逼真。這也許是在說場景與情景的 不同。法庭繪師多注重情景(側重人物感情與 整體氣氛)的真實呈現,並可能為此渲染、修 改場景(客觀的環境)。以 VVAW[ 註 6] 案的 繪圖(圖六)為例,退伍軍人組織成員的背影 佔去大部分空間,他們的站姿、手勢、側臉充 分顯示他們的堅定與從容,即便他們面對的是 一臉質疑的法官(圖中身居高位的他顯得渺小) 以及(代表著政府的)美國旗。這幅繪圖充分 表達了庭內(繪師感知的)情景,即便繪師沒 有細描法庭的背景事物,即便法官可能不會這 麼剛好地探出頭來,即便被告們應該是有腳的, 即便......但被告的從容形象來源於繪師的真實 觀察,法庭內的對抗氣氛如是。
究竟法庭速繪與法庭攝影之間,何者較「真」? 在像真度方面,速繪自然無法與照片比較,看 看 Taylor Swift「整容前」(圖一)和「整容後」 (圖二)的樣子便知道了。在全面敘述方面, 鏡頭選取的單一時刻比繪圖拼貼的多重時刻遜 色,繪圖也較能傳遞法庭氣氛。但氣氛的感知 與不同時刻的選取其實也有主觀性,因此不能 說繪圖客觀上較「真」,只能說繪圖較能呈現 (主觀感知的)情感元素。最後,在干擾「真實」 方面,法庭攝影絕對勝過速繪好幾籌。鏡頭的 存在或引起不安、或挑起表演慾,由是攝影本 身便改變了審訊過程,攝下的自然也不可能是 「真實」;與之相比,速繪的干擾要少許多, 繪畫本身不會成為繪圖的一部分。繪圖只是捕 捉和呈現戲劇,鏡頭卻誘發戲劇。在這種意義 下,法庭速繪比法庭攝影要「真」。

註 1:美國著名女歌手,有傳與 Taylor Swift 交惡
註 2:塞勒姆審巫案 (Salem Witch Trials),是指 1692-93 年間發生在美國塞勒姆的大規模女巫審判事件。當時有三個小女孩(「被 折磨的女孩」)突然發瘋,發出奇怪的聲音,扭曲身體擺出奇怪姿勢,還亂扔東西,當地人都認為她們中了巫邪。地方治安官於 是逼迫她們指認女巫,而被指認的人在酷刑下又指認了更多的人。法庭採信幽靈證據——關於夢境和幻覺的描述,許多人因此被 判處有罪,最終 20 人被處死,5 人死於獄中。【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ndoyn.html,來源:北大法律信息網】
註 3:如性侵犯受害者、未成年人、受關注案件的證人等,此舉是為了保護相關人物的私隱。

註 4:美國諧星,在 2015 年被控告性侵犯
註 5:Katherine Krubb 在 1995 年策劃了展覽「人民的見證:電子時代的法庭速繪」(Witness of the People: Courtroom Art in the Electronic Age)

註 6:VVAW,即 Vietnam Veterans Against the War(越南戰爭退伍軍人反戰組織)。8 人稱打算在 1972 年的共和黨全國 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上舉行和平示威,但後來被政府的滲透者引誘進行更暴力的行為。
參考資料

1.Accurso, Anthony. “Contemporary Courtroom Artists” 1976, pp. 10.

2.Cheung, Helier. “Taylor Swift's court sketch: A misunderstood art” BBC News, 14 August 2017.

3.Frost, Natasha. “The Dying Art of Courtroom Illustration” Atlas Obscura, 23 August 2017.

4.Krupp, Katherine. “Journalism Meets Art” Covering the Courts: Free Press, Fair Trials, and Journalistic Performance, edited by Robert W. Snyder and Robert Gile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1, pp.71-72.

5.Lane, Megan. “A day in the life of a court artist” About BBC News.

6.Linder, Douglas. ‘The Trial of Richard "Bruno" Hauptmann: An Account’ 2005.

7.“Vietnam Veterans Against the War” Library of Congress—Exhibitions Home.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