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崖上的波兒》
101分鐘 粵語/日語

文:茶樓

雖然宮崎駿說《波兒》是拍給五歲小孩子看,可是隨處可聞的「波兒歌聲」已形成了一種誘惑。我這個二十歲大學生也要進場看看《波兒》除了可愛外,還會否有更深層次的寓意。

忙於工作的宗介爸爸和波兒媽媽

簡單總括,《波兒》其實是講述兩個「太空人家庭」的結合。先是波兒一家,一家幾十口(那群迷你「波兒」全是波兒的弟妹)的龐大家庭,屬於魚類一產多卵的特性,當中以波兒較為早熟,成為電影主角。他們的父親藤本本來是人類,後來有了潔癖,只有用深海淨水灑過的路才能走,並討厭人類,被波兒稱作「邪惡魔法師」。可是電影一直沒有交待波兒的母親是誰和在哪裏,直至波兒闖禍後她才以巨形女神的姿態出場。在動畫前半段藤本曾說過「只有找那個人(母親)回來才能制止波兒」,顯然母親是長期不在家的,大概是忙於打理海洋大小事務吧。
至於宗介一家,父親耕一是船長,經常出海工作,留下兩母子在「崖上」。母親莉沙在耕一長期缺席下,要同時擔當宗介雙親的角色,既要照顧、輔導宗介,又要保護和教訓他,好人醜人都要做。莉沙也堪稱女強人的典範,把事業、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擁有一手比秋名拓海還要辣的駕車技術。

兩個家庭其實甚為相似,同是單親獨力承擔起照顧兒女的責任。波兒和宗介可謂在同一處境下成長。

反叛的波兒和老實的宗介

處於經常只有單親的家庭裏,波兒和宗介恰好代表著兩類不同的成長。波兒是反叛型的黃蓉。電影一開始便講她離家出走,躲避父親,在崖邊和宗介邂逅,一見鐘情,及後被父親強行捉回去,又再次逃走,這次還要弄得天翻地覆、世界大亂。這種不理後果,不理父親的反叛態度,其實是父親過份規管的結果。藤本限制波兒的「人」身自由,又限制波兒對人類身份的認同,觸發她要反抗起來。

宗介則是老實型的郭靖。在日常中莉沙不斷向他灌輸價值觀,如不可以貌取人,要跟老婆婆道歉等,令宗介成為模範好孩子,有禮貌又懂得尊重老人家。耕一的不負責任作為反面教材,反而促使宗介成為有責任感的孩子,要代替父親去照顧母親,在母親傷心時安慰她,在母親趕去老人院時,又能「擔起成頭家」,同時也要保護波兒。可是當老實得太過份時卻會變成魯莾,波兒被藤本捉回去時,他竟然不顧自身安危,衝落驚濤駭浪裏,完全不加思索;當世界變成古代魚天下時,宗介又毫不考慮處境便向未知的世界出發,完全沒有危機意識。

除了兩位主角的性格和《射鵰英雄傳》的不謀而合外,就連他們身處的家庭也有幾分相似。黃蓉在出生時喪母,被父親黃藥師困在桃花島內,郭靖同樣初生不久便喪父,跟母親流亡塞外。若單以這兩個文本作歸納,我們竟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由父親獨力撫養的女兒特別反叛,由母親獨力撫養的兒子過份老實。

美好的結局?

或許這正正是宮崎駿所希望表現的。故事結局裏兩位家長為了拯救世界,暗自決定了波兒和宗介的命運。為何這兩位家長都要是母親?藤本為何不能參與討論,水神又為何不把耕一帶來一起商量?正正是因為宮崎駿認為母親們較適合和較懂得處理兒女的問題,難道不是嗎?明明是自私的決定,卻包裝成一場「愛的試煉」,完全沒有考慮宗介和波兒的想法,也不打算告訴他們波兒會有變成泡沬的危險,真是駭人聽聞。母親們對育兒真有其「心得」,善於耍手段。

返回現實,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個美好結局嗎?波兒變成人,老婆婆的腳痊癒了,藤本跟宗介和好,一切看似很美。但顯然這種「大家長」為子女決定一切的做法實會有後遺症,可是動畫在最駭人的位置便結束了。或者繼續接下去的真正「結局」更加駭人,過於駭人,不能被列作一級電影?可是現實中的故事不會暫停,仍要繼續演下去,到底我們的下一代會變成怎麼模樣?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