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

「中文大學,為研究型綜合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

「⋯⋯⋯努力成為香港、全國及國際公認的第一流研究型綜合大學,並使我校建立於雙語及跨文化傳統的學生教育、學術成果及社會貢獻,均保持在卓越水平。」

這些都是中大網站對中大的描述。很不錯吧﹗

可是,進入中大後,才發現網站所說的乃一番空話。明明全是本地生的課堂,講師仍不會使用同學嫻熟的中文授課,而是用上大部分同學的第二語言﹣英文。更甚者,上導修課時導師也是以英文作導修語言,整堂導修只有導師發言也是常態,這是甚麼「雙語教育」﹖這如何融會中西﹖

但這所名叫「中文大學」的大學,不是應該很「中文」的嗎?

國際化的本質          

要解答這問題,就要從「國際化」的概念說起。中大第一任校長李卓敏曾說﹕「中大若要辦得好,我認為一定要國際化」。「國際化」這一詞,其實一直纏繞著中大的過去和現在。當年,中大先賢抱持新亞、崇基、聯合三書院的辦學宗旨在馬料水開山鑿石。三書院院長凌道揚、錢穆及蔣法賢在中大成立前曾投函到南華早報﹕認為香港是中國文化教育的重要中心,居於領導東南亞文化的地位,且「中文在香港的應用範圍也已擴大」,以中文為訓練媒介,自有其適應範疇與需要,確立中大對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性。而弘揚中國文化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將其文化融入於不同範疇,使之能互相溝通。最終融會中西,令中國文化更進步,充實人類文明。

這當然歸因於中大獨特的創校背景,但退一步說,一所大學作為社會上知識和智慧的堡壘,理應面向國際。首先,學術領域應是無邊際的,而大學正好提供了一塊土壤,讓各地文化能互相激盪。其次,同學亦能在大學汲取外地的學問和文化,以不同的角度理解自身的文化。進一步說,大學能夠將融會後的新知識貢獻到社會,潤澤該地的文化。

以上乃理想的大學應行的國際化。然而,綜觀這十數年來,校方只視此為一番空話,用來包裝另一套削足适履的「國際化」。

走上歧路

中學都有教落﹕香港在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從工業轉型到地產業和金融業。回歸後,地產業和金融業仍主導社會,政府開始高舉「國際都會」、「中西文化交匯」等旗幟,並視國際榮譽和市場自由為香港最高指標,連曾蔭權也提過要「市場產業化」。於是,全城「目標一致,積極配合」,倣效「國際」講求效率和商業成效的管理模式和營運邏輯,以獲取最大的商業利益。在這套邏輯下,所有東西都被「企業化」:以錢行先,追求高效、最大利益、最少成本,忽視人文關懷等無法被量化的價值。在這個「國際化」的大趨勢下,教育作為社會重要的一環,自然逃不出這套企業模式。

從香港教育制度的架構中,可見這種營運邏輯是如何深遠地影響我們,從財政和教育政策制定中可見一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掌控著專上院校九成的財政、教育局主理院校的教育政策。這種由上而下的官僚體制和財政控制,使各大學不但失去自主性,更要去迎合政府。譬如,院校鼓勵教職員發表國際性的研究論文,是因為研究發表數量是UGC決定大學資助多寡的其中一個條件。可是,研究評核標準是以北美地區的學術界作指標。這意味著學者不能使用中文作書寫語言,而研究題目亦須考慮歐美學界的興趣。換言之,以本地作題目的研究會少之有少,即使有,亦難以滋養本地文化土壤。

政府希望的「大學國際化」,說穿了就是打著「文化交融」的旗號,帶著與世界市場接軌的期望,向歐美文化傾斜。於是,大學為了投放資源到市場需要的人材,會減少投放資源到相對較少優勢的學科;為了追求國際排名,大學犧牲本地學問的發展甚至是教學語言……

然而,校方高層對這種破壞中大理念的趨勢似乎沒有絲毫微言,反而在中大作「積極配合」,熱熾地推行這種「國際化」。00年後,「中科合併」、「殺系風波」及「教學語言事件」這黑色三連星急降中大,一時烽煙四起,殺眾師生校友一個措手不及。

中科合併(02年﹣03年)

中科合併,一言以蔽之,即「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合併」。各位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中大與科大合併﹖傻的嗎﹖合來幹甚麼﹖但十年前,在中大這片土地上,校方高層竟嘗試強推如斯荒謬的政策。

02年8月,剛辭退中大校長一職的李國章走馬上任成為教統局長。同年10月,他便「建議」中大和科大合併,以晉升為世界一流大學,超越北大清華,而撥款最快可在五年內落實; 更揚言處理合併事宜上會「先禮後兵」,政府擁有最終決定權。合併兩大,是為了方便政府在專上教育的資源分配。首先,合併後的大學會減刪兩大重疊的科目,變相替政府節省資源。此外,各學系的分佈必然更集中,如理學院的科目大多會在科大,文學院則在中大。這樣便能達到政府希望的資源集中和學系專精。但這除了使不同系的同學不能互相交流外,更會忽視了大學「全人教育」的理念。事實上,91年後,中大的主要增長部分恰與科大劃定的範圍相類似,包括理科工程化、工科高速發展、商科穩執牛耳等,而剛好當時市場需要大量這類人材。那時校方已是如此,中科合併更見其赤裸的「市場政策」﹣為了迎合「國際需求」,犧牲全人教育和本地學生的需要。

對政府而言,中科合併更是專上教育市場化的一塊試金石,省靚政府的「國際招牌」。若然要使一間香港的大學具國際上的競爭力,提高香港專上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那麼合併正正是第一步﹣透過資源集中,提昇其臨界規模(critical mass):以最低成本換取最大效益,使這大學得以在國際立足。

另外,「先禮後兵,權在政府」的恐嚇引起社會和大專界強烈迴響。中大與科大學生會隨即聯合發起為期三日的簽名運動,譴責政府干預大學自主,收到近二千九百個師生及校友的簽名。師生爭論不斷,但普遍均不滿校方的行政暴力。另一方面,中大校長金耀基在會見同學時表明支持合併,並會成立專責小組。但該小組十八人中只有三名學生代表,根本不能代表整個中大。金校長卻道﹕「這件事不是看師生贊不贊成,是看專責小組認為是否可行。」而科大學生會其後亦進行全民投票,逾二千同學表態,八成半反對。

這次合併,終在一片反對聲浪中擱置。03年3月尾,專責小組向校董會提交報告,內容指出支持合併的表面理據,但因兩大師生無意合併,加上兩校存在著文化分岐。故中、科兩大五年內不宜合併,但不排除待日後時機成熟時再「談婚論嫁」

殺系風波(04年)

真是「好事成雙」,就在中科合併事件完結後不久,中大又要面臨另一次合併,不過,這次是學系間的合併。03年沙士後,香港經濟低迷,百廢待興。中大接受了政府削資10﹪的方案,教學部門需削減4﹪。而校方竟以「學系重組」這方法來節省資源。

04年2月尾,校方宣告多個學系需要合併,如將歷史系、人類學及日本研究合併、文化研究與宗教研究合併等,牽連甚廣,某些學系如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甚至將被殺系。這次,金耀基校長指合併方案既能加強學系力量,校方又可省錢。然而,金校長這邊廂「重組」在市場上「沒價值」的學系,那邊廂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立法學院;這邊廂指大學同意削資,那邊廂卻資助中六尖子學生全數學費(最高達廿一萬)入讀醫學院等學系,共花了六百萬﹗說到底,校方「殺系」又是套用「國際化」的商業邏輯,重點投資具回報潛力的學系,將大學理念和院校本質拋諸腦後。雖然校方最後作出某些讓步,如日本研究不用重組,人類學系將由社會科學院轉為文學院的課程等,但從「殺系風波」中可見校方仍是以削減資源作為政策制定的基礎,用以補貼他們心中的精英學科(如醫科、法律學系等),與香港以至全球的院校競爭。

又一次黑箱作業。

校方指諮詢足夠,但明明師生至04年1月才從報章得知消息,更有不少同學在校方寄mass mail那一刻才得知消息。另外,教務會(校方主理課程編排的組織)快速通過於05年組成法律學院,四書院及中大學生會卻於會議前一天才得悉此議程。及後,金校長終於在烽火台面見同學,當幹事會會長曾瑋衡問到台下誰曾與校長開會,台下鴉雀無聲。金校長卻道﹕「無溝通﹖我連今晚都唔黎啊唔係﹗」

當時,受影響的同學希望校方能延遲決定,亦有同學希望校方在擬定決策時能以大學理念為本,不要輕易向市場妥協。但校方「耍太極」的態度令他們非常失望。有現代語言及文化研究系的同學說﹕「我們忍讓,換來的只是更大的剝削;我們靜默,換來的只是被抹黑成沒有意見;我們讓步,甚至會一無所有。」

教學語言事件/「國際化」事件(04年﹣07年)

若「殺系風波」令校方露出賺錢至上的猙獰面孔。那「教學語言事件」就是校方一次大「晒冷」﹣放棄中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來換取「國際化」。

04年11月,校方突然要求各學系表明能否於下學年收取非本地生,並提供足夠的英文授課課程。由於未知學系資源會否因拒絕而被削減,加上校園內尚未有足夠討論,中大44個學系中,除7個(包括中文系、文化研究系、哲學系、宗教研究系、語文教育課程、體育及運動科學系及中醫學院)以外,其餘八成學系均答應校方提議。爾後,校方更進一步要求各學系開設足夠的英文課程、必修科須以英語教授和所有英文課程需有英文試卷。 而這就是校方所說的「國際化」﹣英語化。

表面上,學系能增設另一班中文的必修班,繼續維持雙語教學。但對於資源少的學系,根本難以開設新班,唯有「硬食」校方的政策,最終放棄中文教學。再說,即使只上英文課堂,完全不懂中文字,非本地生亦能修讀足夠學分畢業,難以達至真正的中西交流。

在全球化的風潮下,英語主導了世界語言。在學術和文化交流上,透過英語的學習,我們能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去切入和理解自身文化,從而跳出狹隘的視野,因而更深刻了解自身文化的優點和限制。然而,這並不是好像校方那樣邯鄲學步,將荒廢母語和增加多些非本地生視為「國際化」。

其實,以大部分學生熟悉的母語來教學,師生能有效互動,本地議題更易於融入課堂,亦使同學更易吸收外來文化。反之,師生間以英語教學其實隔了一層紗,而且研究議題亦無可避免地日漸西移。所謂中西交流其實是「全盤西斜」,本地學術和文化不得滋養。再說,當初中大成立時正是以「中文」來確立自身身份,對抗殖民時期的「英語霸權」,現在卻為了迎合「國際」而背道而馳。

教學語言事件,使師生校友為之震驚,在滿佈告示板的文化廣場上,貼滿了形形色色的大字報,論戰持續半年,在近年的中大實屬少見。得知消息不久後,學生會及「捍衛中大理想小組」在中大文化廣場掛出〈哭中大〉橫額和大字報,僅一天便廣納了一千多名師生的聯署。〈哭中大〉一文既批評了校方粗暴的行政手段,同時點出校方要中大「國際化」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賺錢﹣在政府大幅削資和現有學額外,大量招收非本地生(當時校方將內地生的學費大幅增至六萬元),幫補大學財政。此外,文中亦指出以粵語上課是最舒適的語言,亦比英語更能訓練同學批判思考的能力;而在「英語霸權」和全球化下,校方的「國際化」只會進一步削弱自身對文化的認同。

儘管師生反對聲音此起彼落,但校方仍一意孤行,以為全校講英語就能成為哈佛、耶魯。君不知亞洲一流的東京大學亦是以日語教學﹖劉遵義校長更邀請前校長金耀基作為政策的諮詢小組,官官相衛,可見校方高層根本也有這種「國際化」思維。而教務會最終於07年10月通過此政策。

即使前任學生會會外務副會長李耀基以個人名義入稟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試圖推翻校方決定,最終亦敗訴。連「法律牌」也打上了,一眾中大人始終無法挽回中大的雙語教學。

讓歷史指引未來?

中大不再「中文」,是因為校方在政府削資下另辟途徑,並以「國際化」的口號來作包裝。今天,中大的「國際化」仍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學系爭相聘請外國教授,營造「融會中西」的氣氛;五間新書院皆標榜自己「國際化」﹣至少飯堂的食物是;在深圳建造分校,是在教資會資助外撈撈外快,賺賺內地生的錢。理想的國際化,本能對同學發展有所裨益。但校方現時的「國際化」使得中大更像一間學店。難道各位希望「國際化」就是以英語學習中國文學嗎﹖難道各位希望在中大就是「俾錢,拎沙紙,走」,活像一位顧客嗎?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