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教科書

 {mosimage}

文:房四寶

 

六四事件這個字眼,今年首次在中國歷史科會考試題出現。該卷第十二題觸及中國改革開放相關議題,其中資料一最為矚目:

 

政府實行「價格闖關」,其後引發「搶購風潮」,導致嚴重的「官倒」現象,最後出現「六四事件」。

 

為考試而設的教科書與試題終歸趨同。觀乎第八十一期《港支聯通訊》的調查,即可知中史教科書與會考試題的第一個共通之處,就是以當權者為主體論述中國歷史。國家機器企圖淡化八九年中國對人民的壓迫,抹殺民眾視角的教科書即成當中

一顆齒輪——人民的訴求沒有處理,學生的《絕食宣言》內容沒有提及,各界發聲希望中共撤回將學運定性為「動亂」的《四.二六社論》,教科書出版商跟鄧小平同樣充耳不聞。教科書與試題另一個共通之處是割裂中港的敘事方式。六四事

件被鋪陳為單純的內地事件,香港的角色被完全切割出去,誰記得當年「民主歌聲獻中華」那顆往內地推動民主的心?香港的定位由漁村變身成純粹的經濟城市,六四期間與中國的政治互動化為灰燼。對中國,對香港,六四只被視為阻礙經濟發展

歷史,阻礙進程的一塊絆腳石。

 

問題根源在於課程設計。翻開新高中的中史課程及評估指引,看看課程必修科部份乙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那一段的改革開放課題,學習要點分別是「改革開放政策與政、經局勢」及「內地與港澳台三地的關係」:

 

象牙塔@教科書

 

中共第一代領袖毛澤東、周恩來逝世後,四人幫被捕,不久,鄧小平成為第二代領導核心。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此期間,中國國力有長足的發展,但亦產生不少

政治及社會問題。

 

何謂「政治及社會問題」?不清楚,但課程指引倒明明白白的為改革開放畫上「中國國力有長足的發展」這個句號。

 

改革開放分拆了國企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在含混的權力分配過程中,大量國家資產「合法地」轉化為少數人的經濟利益,同時造成大量工人下崗。承包制於一九八八年急驟推行,企業、地方政府獲得了更獨立的利益,但也激化了

由價格「雙軌制」產生的矛盾:各利益群體恃特權將計劃內的低價產品向市場倒賣中飽私囊,導致通貨膨脹、社會分配的嚴重不均衡。換言之,有權就有錢。

 

那麼所謂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發展」,只怕是一套鄧小平所說的讓一小撮人先富起來,用GDP去粉飾太平,一黨專政的問題被當權者的論述掩蓋,而改革開放期間至今的工人農民被壓迫的情況與人權問題都沒有在指

引提及,人民的位置到底在哪裡呢?

 

以下資料取自第八十一期《港支聯通訊》──零九年四月

 

教科書A

在經濟轉型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部分官員以權謀私,貪污腐敗風氣日趨嚴重,物價上漲,引起了民眾的不滿。一九八九年春,北京發生青年學生和民眾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持續至六月,引起全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最後經政府武力干預方告平息。雖然中共和政府對黨員和官員的腐敗行為屢加

懲治,但貪污腐敗問題仍然嚴重,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仍待不斷加強,與時並進。

 

教科書B

  分背景(貧富懸殊、國企嚴重虧損、官倒情況嚴重、通賬高企及物價改革失敗)和經過與影響(悼念胡耀邦、軍隊清場、開放政策短暫受阻)介紹「六四」事件。【正文】……群眾的行為超越了政府的容忍限度。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深夜,中央頒布戒嚴令,並調派軍隊進京。學生和民眾在戒嚴令下,

仍然在天安門廣場聚集。六月四日清晨,中央下令軍隊進駐天安門廣場,展開清場行動,驅散聚集的學生和民眾,持續五十多天的事件暫告一段落。事後,部分在事件中的活躍分子被通緝,而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被指在事件中犯錯,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教科書C

【正文】……加之,一些幹部以權謀私,貪污腐敗,激化了社會矛盾。因此,發生了一九八九年夏天的一場政治風波,即「六四事件」。【補充資料】……北京學生及市民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悼胡活動中,提出改善民主政制的訴求。運動從北京擴展到很多地方,有上百萬學生及其他民眾參加。一時之間,局勢頗為動盪。中共中央認為這是有人從中挑動,是在搞「資產階級自由化」,是要擺脫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因此,採取斷然措施,於六月四

日,出動了解放軍,在天安門廣場進行清場,平息了這場風波。【正文】「六四事件」,頗受國際社會的議論,直至於今。而中共亦從中獲取教益,注重民主政

制的建設。

 

教科書D

……此後,學生、工人的示威活動更多,社會醞釀不安情緒,四年後更發生震動中外的「六四事件」,影響政府的管治和形象。

【解釋「六四事件」】公元一九八九年四月胡耀邦逝世,北京各高校學生藉悼念胡耀邦而發動集會遊行。隨後全國學生及民眾加入支持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絕食,而政府處理和反應均失宜;後來事件發展開始失控。六月四日,中央下令解放軍開入天安門全面清場,事件才告平息。隨後中央以總書記趙紫陽處理事件失當被撤職,由上海市市委書記江澤民接任。「六四事件」曾一度引致中國經濟受國際抵制。

 

 

參考資料

第八十一期《港支聯通訊》

http://www.alliance.org.hk/publish/hkanews/?cat=12

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定稿),選修科目:中國歷史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5999/chi_hist_final_c.pdf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