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

文:Selina

皮翠拉.瑞沃莉著 洪世民譯
出版﹕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作者皮翠拉.瑞沃莉本身是一名經濟學教授。一九九九年的寒冬,她在喬治城大學見到一群學生在反全球化集會,其中一個女生向群眾說大家身上的T恤是那些每小時工資一角八、每天只能上兩次廁所、每星期被迫加班九十小時,而且沒有加班費的印度少女,或是沒得吃沒得喝的越南孩子做的。這番話驅使了作者憑著T恤標籤上寫著的「雪莉實業」,開始週遊列國,找出她身上那件六塊美元T恤的製作過程。
整本書透過原材料棉花在美國的種植;棉花在中國經過紡紗、織布、壓花成T恤;再裝運後運回美國出售;及在T恤變成廉價二手貨物裝銷到坦桑尼亞這四個過程,從一個遊記結合統計數據和政治、
歷史分析的角度去說「全球化」如何對T恤的生產地方和當中牽涉的人做成了甚麼樣的影響。

評論兩極化
作者開宗明義說現時有關全球化的評論呈兩極化,經濟學家一方認為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競爭對全球,不論貧富,終究會帶來好處;而反全球化另一方則認為全球化的市場無情效應會令勞工造成嚴重衝擊,導致工資和工作條件下降。對此,作者認為兩者都是太看得起市場,於是嘗試從她那T恤的全球之旅中指出兩者忽略之處。

貿易不公平
作者指出當經濟學家們稱全球化的貿易會為全球帶來好處時,忽略了背後有不公平的位置。例如在T恤的原材料市場中,現時的豐厚農業補貼固然造就了今天美國棉農在全球佔盡優勢,然而美國二百年前不人道的蓄奴制則令其免受了人力市場的風險,在不公平的競爭下使其成為世界第一的棉花產地。

她的T恤從中國運到美國出售時,也面對著許多不合理、不公平的貿易限制。美國紡織業聯盟憑藉影響總統選舉的勢力,要求政府實行保護主義政策,向窮國進口貨物設下高關稅、低配額等貿易壁壘,以保障他們在本土的生存空間。作者稱可想而知,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如非洲國家)的出口商在嚴苛的規定下根本難以生存;許多美國進口商考慮到時間成本,一看到規定便掉頭走,而轉往加勒比海國家免關稅進口成衣。

反全球化人士的「盲點」
另一方面,她指出反全球化人士也忽略了不少東西。例如在原材料市場中,除去不公平的競爭,美國棉農憑著其「適應力」和「企業家精神」,透過調整生產方式、行銷方法、組織形態等來因應市場供需變化也是其「致勝之道」。而窮國則缺乏完善制度和管理機制及高科技生產方式,即使美國取消了農業補貼,窮國也難以成功。在T恤的第二站中國「血汗工廠」,作者也指出縱然當中工廠女工薪資低,毫無議價能力,但工廠也提供原本生活條件更差、或是在農村受父權社會操控而渴望生活上自主的女工們另一個選擇,可說是解放了窮國婦女的悲慘命運。

太看不起市場
也許是身為經濟學教授的關係,作者無論如何嘗試「中立」,仍顯然認為自由市場會為全球帶來好處,而此沒有發生只因為贏家都不在市場裡競爭,而是千方百計利用政治、權力避開市場。於是,某些位置當「市場」有明顯的負面影響,作者便似乎在避重就輕,而沒有認真檢視。例如當作者指美國棉農憑著其「適應力」和「企業家精神」來獲勝,而窮國則顯得傳統、守舊,似乎作者迴避了窮國不去改進其生產、行銷等方式,非因其守舊或沒有「企業家精神」,而是根本欠缺所需的資金、技術等基本走進市場的資源;更遑論在此情況下美國本土的農業補貼更令窮國根本無翻身之望。

又例如作者指全球化解放了原本生活條件極惡劣的工廠女工時,首先,不可忽視全球化工業令原有的農村生活更為惡劣,如工業污染對農地的破壞。而且作者又迴避了當跨國企業賺大錢時,女工實際上生活/工作條件仍很惡劣,女工們所獲的工作待遇並沒有相應合理的改善。經濟學家往往堅持即使富國分得了十隻雞,窮國只分得幾滴豉油,這也是好事。然而跨國企業為賺取暴利而不願多撥點錢到生產線上,其原因自是市場的所謂重營利,致使女工生活沒有人性化的改善,而這可是即使有經濟學家所謂完美的自由市場也不能解決的問題。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