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組別──香港特製「惹火油物」

 

編按:在討論功能組別之前, 不如先理解一下功能主義。功能主義必須首先預設社會是穩定的,它的著眼點是解釋一種物件在社會上可以產生什麼作用,但是卻有意無意迴避追本溯源的步驟,而特區政府為功能組別辯護不啻是用相同的邏輯。

政府辯稱功能組別可以為議會提供專業意見,然而廢除功能組別以後,政府就沒有渠道聽取專業意見嗎?況且功能組別的代表按理是職業群體的利益代表,跟他們的專業水平未必直接掛鉤。另外,功能組別可以保障工商界利益的論述亦是天方夜譚,即使功能介別的代表只有球迷、婦女、青年、中醫……將工商界完全排除在立會外,精英巨賈就沒有辦法影響政府的施政了麼?

特區政府對這此當然百口莫辯。1985年港英政府「破格」於立法局引入選舉制,可是選舉制度只設立位置予功能組別、區議員互選的代表,硬是拒絕接納直選形式。港英政府以「光榮撤退」作煙幕,功能組別由此粉墨登場,殖民華人效忠者的優勢地位進一步得以鞏固,這同時呼應著與百多年香港歷史共同推進的「勾結式殖民主義」文化政治形構。

特區政府幾個月前公佈政改提議,不單沒有廢除任何功能組別,甚至增加五席由區議員互相推舉的議員,非直選的議員仍瓜分了立法會的一半議席。回歸以來,香港人一廂情願以為英國殖民政府離去後,可以消除一切殖民者的壓迫。恰好相反,華人商賈及其黨羽承襲著大量殖民主義特權觀念和不平等權力結構,功能組當然拒絕簽署「落日條款」。在近日的高鐵撥款議案,功能組別議員大都傾向支持花費669 億購下這頭大白象,完全漠視議會外的民間聲音。面對功能組別這香港特製的「惹火油物」,在回歸前後都大肆壓榨民脂民膏, 令人髮指,我們豈可袖手旁觀?

由是,中大學生報邀請了研集解放本土小組去剖析功能組別,正本清源。首先陳劍青從我城的發展模式去思考政制發展,帶出城市規劃與立會功能組別議席分佈

的勾結關係;同時揭示在珠三角區域融合的大環境下,中央政府為求發展經濟延續政治壽命,可以不擇手段收編功能組別,繼而與中央政府合謀。陳浩倫則以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組合國家」與功能組別作一個對讀,探討當下就「均衡參與」的辯論,顯出兩者之間在選舉制度上的親和之處──劃定位置有利於精英巨賈, 然後再闡明兩者同時是實施「河蟹」大計的手段,令人民服膺於一個極權政府。最後周思中引用精神分析的兩個概念去解釋香港的民主局勢,他指出中英在香港前途談判上,中方已密謀將資本家暗渡陳倉至操縱香港日後發展的權力平台,而功能組別的存在不單是揭發了形式民主最顯著的失效點,而且更可能意味著資本已鋪天蓋地佔領了香港,以及實質民主終極難產的創傷。

不過結局不應是消極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正視這個創傷,走上街頭抗議一個維護殖民特權的制度。在解殖的街頭,我們要聚在一起,集合人民的力量跟不能代表人民的官商勾結政權作戰。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