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真的可成真嗎?——支聯會六四晚會以外 八九民運22周年特刊 文:嬲支槍 支聯會每年均會舉辦各類型紀念六四以及關注中國民運的活動。除了最大型的六四晚會,在晚會以外,支聯會對其宣稱的五大工作綱領﹙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究竟做了多少?對實現民主中國付出了甚麼?或者,從其五大工作綱領,以及其舉行的活動﹙註一﹚可見,他們的工作大致可分為兩點:紀念六四及推動中國民主運動。我們就試從支聯會在六四晚會以外的工作,了解他們對香港及中國問題關注的焦點和立場,察視活動的實質成效。 「紀念」六四、「傳承」六四 支聯會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的六四紀念活動,也會舉行公開講座與研討會,以及接受學校邀請協助舉辦演講活動和工作坊紀念六四,是為了讓六四的記憶傳承下去,直至六四得以平反,甚至民主中國能夠實現。清明獻花,是追思為爭取民主而犧牲的民主烈士和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展示參加者支持中國民主運動奮戰不息的決心;長跑活動,是要將長跑運動精神與八九民運精神結合,永不放棄,盡力完成目標,每過多一年,就跑多一公里;民主放風箏,仿傚當時北京學生勇敢地以風箏干擾半空的直升機抵抗中共,以表達支聯會對民主的追求﹙註二﹚。每年五月,支聯會亦會巡迴各區宣傳六四活動,呼籲市民簽署六四死難者弔唁冊。除此以外,支聯會亦會視乎情況將六四紀念活動扣連當下社會形勢,配合他們舉辦的講座及研討會,對八九民運作不同面向的檢視,也讓人們關注中國香港的不同社會現況﹙註三﹚。中小學教育方面,支聯會除了協助學校舉行講座或工作坊外,還會提供影帶、圖片、展板等資料讓學校申請借用作展覽用。今年,支聯會與教協更特別合辦了「廣場的日與夜」學生兩天營,讓參與者模擬六四時的情境,也邀請了不同講者講述當年廣場的事蹟。 然而,支聯會去年的中小學教育工作就只有受兩間中學邀請舉辦工作坊和到四間中學、一間小學演講﹙註四﹚。面對傳媒對八九民運的刻意淡化、中學教科書的迴避、通識科偏頗的國情教育,甚至教育局計劃全面推行中小學國民教育課程,支聯會作為主要關注中國民主運動的組織,與教協關係又緊密,他們無論在學校推動民主教育,還是對八九民運講述,並不應只限於提供教材和舉行講座,而應使用更大的動員能力去向學生推行民主教育和提供更全面的國情教育。或許,今年舉辦的學生兩日營會是一個好開始,但國情教育並不止於六四,也不止於民主,而是包括經濟民生及政制等各方面的整體理解。我們見到,獻花、長跑、放風箏等六四紀念活動,即使按支聯會所言,也不過是在於對當年死難者的哀悼,以及表達平反六四、追求民主的決心。但他們究竟如何實踐,以達致建設民主中國的目標? 「支援」國內維權人士、「建設」民主中國 平反六四,只不過是支聯會的其中一個目標,能夠在中國實現民主,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註五﹚。但究竟這口號怎樣化為具體?司徒華也表示「沒有考慮過這個大問題」。他認為維權運動有助於提高公民意識,對民主運動是一個有力的發展。﹙註六﹚因此,支聯會以關注維權人士狀況,作為一項推動中國民主的重要工作。但支聯會又如何支援國內的維權人士?就以上一年為例,支聯會多次就劉曉波被捕以至重判及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舉行遊行抗議和街頭簽署行動,抗議中共以言入罪及要求中共釋放劉曉波,也不時遊行聲援譚作人等維權人士。其實,支聯會對於國內受打壓的維權人士,也不過是舉行遊行抗議及發表公開聲明,有時候則舉行燭光集會及簽送慰問卡等等。而他們的人權援助也只是收集及整理維權人士的資料供各界參考﹙註七﹚,但對於幫助國內的維權人士,司徒華卻曾表示:「不會主動牽涉,假如他們提出,我們會看看。很多維權活動我們都不了解,如他們走出來,我們都會幫忙。」﹙註八﹚他也認為:「我從來都說,中國民主是要靠13億人爭取,不是我們香港人去支援。」﹙註九﹚ 其實無論司徒華,還是現時支聯會主席李卓人,都多次表示過有關如果中國沒有民主,香港都難有真正的民主的言論﹙註十﹚,司徒華更有「尾巴搖不動一隻狗」理論,比喻以香港的民主推動中國的民主根本是太大的幻想﹙註十一﹚。支聯會不以推動香港民主為目標,不視之為實現中國民主的第一步,而是希望直接實現民主中國,但其「現實」卻只能有聲援的程度,甚至認為只有靠他們自己爭取。可見支聯會是有矛盾之處,也是令得他們的行動難逃這種被動而間接的方式。所謂的建設民主中國,在現時僅有的工作下,根本是難以實現的任務。 能夠做得更多嗎? 整體而言,支聯會的工作重點只在於整理六四資料、舉辦六四紀念活動和聲援維權人士。 然而,支聯會把六四事件理解為一場純粹愛國民主運動受中共殘酷的屠殺,加上他們所堅持的和平、非暴力的行動模式,最終所能夠做的就只有遊行集會示威的抗議,叫喊口號與悼念形式的情感抒發,以及導致其關注的議題落得片面。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些工作的價值,但支聯會宣稱有五個工作綱領,而且作為香港最具動員能力去關注內地民運的組織,每年又主導整個六四的紀念活動,他們在教育推廣、組織行動抑或支援民運方面等的工作真的就足夠嗎?他們所能做到的就只限於此嗎?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質疑的。 ﹙註一﹚根據支聯會網頁,「支聯會除了每年舉辦清明節獻花、復活節民主傳訊、五月巡迴各區宣傳、研討會、講座、「毋忘六四」長跑、「六四」燭光集會及之前星期日的大遊行、中秋節民主花燈、聖誕節愛心寄秦城、除夕集會,以至年宵攤位等活動外,更因應國內民運人士的處境以及中共鎮壓民運、踐踏人權的惡行,進行動員及聲討,以延續對中國民主運動的關注。」http://www.alliance.org.hk/64/6420/?page_id=404 ﹙註二﹚根據支聯會第十九屆常務委員會全年工作報告,支聯會網頁 ﹙註三﹚今年支聯會就舉辦了四場講座,題目分別為:辛亥革命之教學、辛亥革命之批判──一個保皇黨的論述、辛亥革命之香港人角色及辛亥革命與八九民運 ﹙註四﹚支聯會第二十一屆常務委員會全年工作報告 ﹙註五﹚〈毋忘六四堅持20年 司徒華:為香港人感驕傲〉,am730 ,2009-06-04 ﹙註六﹚〈司徒華: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信報財經新聞,2006-06-05 ﹙註七﹚支聯會第二十一屆常務委員會全年工作報告 ﹙註八﹚明報新聞專輯,華叔最後的五課書,第二課之三:內地民主夢——要靠民間力量不斷積聚 ﹙註九﹚同上 ﹙註十﹚〈司徒華哈佛演講 料2022年平反六四〉,蘋果日報,2009-04-17/〈支聯會悼「四五」事件〉,新報,2006-04-06/〈 關信基:「六四」悲情或礙民主運動〉,都市日報,2006-04-03 ﹙註十一﹚〈司徒華: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信報財經新聞,2006-06-05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八 × = 卌八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