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現實--加西亞‧一套抵畀人噓的冷門戲‧dot the i‧介紹番
文:謙

上期介紹過我與加西亞‧般奴爾的《零距離接觸》,其大名噹噹的電影如《聖教慾》、《戀愛夢遊中》、《哲古華拉少年日記》、《狗男女的愛》等就唔洗多介紹,少人提及的有《越軌驚情》(dot the i)。(繼《浮花》後又一次證明香港電影翻譯的差勁與詞窮)

話說戲中有句key lines,女主角Verbeke話kiss係love + dot the i,Bernal就話這句子在英文語法上唔work。有影評更話這句子不論在西文葡文都唔通,直接而言就是唔關事不值得深究。只係導演玩左幾個最common既signifiers,放埋一齊成為冇意思的句子,但男女主角講完呢兩句lines都仲好sweet,可能導演想證明「i love you,bb」或任何客套情話都只不過係「我想上你」的意思。所以西文「te quiero」係比較上我鐘意的肉麻句,意指「我想要你」,有擁有的意思,直截了當。當然係最好加上「a veces」(有陣時),變成「我有陣時想要你」會來得更坦白直誠一點。

回歸正題,故事都係一個典型遊戲式的佈局大玩真感情真人show,拉丁靚女Verbeke(片中名字為Carmen)在倫敦邂逅巴西仔Garcia Bernal(Kit),他們因一個字--passion(or sensation)而撻著,加上那個餐廳的法式傳統讓他們的邂逅更形浪漫難忘。但Verbeke有婚約在先,典型Woody Allen式的外遇危機處理,最後Kit仔連Graduate式(或上海灘)在教堂大叫「咪住」都因遲到而衰左,眼見冇晒機,點知Verbeke洞房花濁夜竟然走左去搵返佢,一切以為好美滿,戲劇性轉變 –「戲中戲」就來了。最後Verbeke才發現一切都是一個局,一場「戲中戲」,而臨時演員Kit卻真的愛上了Verbeke。詳細講埋就無謂啦,但有好多film critics都批評此片太出,太賣弄自己的brilliance,片尾的報復以好多visual gimmick加上喜劇元素解釋晒,片中的大導(d' Arcy)在解釋自己為何要玩reality show時講到明自己係太無聊,太有錢,唔洗深究佢有啥motivation(佢仲話:一係你自己睇佛洛伊德啦!),但係眼見兩位主角打得火熱時自己內心又隱隱作痛。有點爛,好似《新警察故事》吳現早的gameplayer角色咁,屋企有錢所以無聊。Arcy雖然話玩唔係「因為」咩傳統式家庭缺乏關懷,或者有二十個「心理學」戇居犯罪學分析,但好像讓人覺得「拍戲就係拍戲」,係咁架啦,thats all。最後兩個「相信愛」既主角V同K冷靜地向那位自大導演復仇成功則來得有點牽強地營造那邪不能勝正的無聊老套結局。導演太愛「合邏輯」,太愛技術解說,有點理性偏執狂之感。片中亦非常非常直接畫出腸地賣弄所謂postmodern的挪用及再詮釋,仲要講埋「呢d lines好似似曾相識喎!」。我忍不住都要講句:「非常低手!」

當此片做《畢業生》想show off的Reality show咁睇,都仲ok。太賣弄自己的brilliance,只當觀眾係觀眾,睇住佢對拍部戲,睇住佢點玩,有點不尊重之餘失卻了叫人「出戲院回到現實」反思的機會。有點C‧朗(Christiano Ronaldo)被球迷噓的感覺。佢好波,但佢真係抵畀人噓。加西亞做了無用的花瓶,此乃另一罪大惡極的浪費。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