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善

到底怎麼樣的一個問題才會、才值得成為一個演講題目呢?

如果將問題中「演講」兩字轉為「吹水」,相信立即就會顯得荒謬了。閒聊吹水,說什麼都沒所謂,沒誰會為閒聊定個主題、想個結構,也沒誰有那份心力會為閒談做點正式記錄,當然更沒有誰會深究閒聊話題的價值了。

演講卻不同。好比寫文章,演講就如何開頭、如何推進都有講究,沒記錯的話,演講辭還是中國語文及文化科高考實用文要學的一種文類呢,講結構、講「文采」、更講意義。

演講:對著一大班人說話+

比起寫文章,演講對意義的要求其實更嚴格,演說的內容如果不重要、和聽者無關,那場演講幾乎就喪失了所有的合理性——不聽也對得住天地良心。演講次次動輒就是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對著一大群人說話,當然不得不認真考慮話題的公共性、重要性、逼切性,以解釋為何大家要坐定定聽你說話。

然而,這些什麼什麼「公共性、重要性、逼切性」,是會因為講者的名氣、地位、權力而被逼到後台的(詳見另文,畫外音:你會聽誰的廢話?)。

中大演講比賽

有名氣,演講講到好像閒聊一樣都行;沒名氣,大家就會講究演講的內容了。中大演講比賽的講者只是普通學生,他們沒有名氣撐腰,所以他們的講題必須要有相當的「公共性、重要性、逼切性」,這一點,從歷屆講題的宏大就可看出端倪。

中大演講比賽歷屆題目
2004年 第一屆 廿一世紀的香港中文大學
2005年 第二屆 語言與大學生活
2006年 第三屆 如何促進跨文化交流?
2007年 第四屆 2047的香港
2008年 第五屆 奧運與我
2009年 第六屆 我們這一代
2010年 第七屆 香港失勢?!
2011年 第八屆 香港道德標準:成王敗寇
2012年 第九屆 如何使香港社會更公平?

換個角度說,中大演講比賽的題目亦都就相當反映當時社會的重要議題了。中大演講比賽明擺出來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推廣演講藝術」,看似人畜無害、不涉政治,不過演講而想避開政治,大概真是嗄嗄乎其難哉!

今屆題目:「如何使香港社會更公平?」

從行政步驟來說,中大演講比賽擬訂題目的過程基本上就是合辦單位各派代表成立一個委員會,大家商量商量、腦震盪一下。據今次有份擬訂題目的單位表示,這次訂題目時,其中一位代表一拋出了討論香港公平的點子出來,其他人幾乎馬上就通過了,之後做的都是修飾語句的功夫。

大家不妨認真想想,究竟是何等樣的社會現況令到這個題目被一致承認其「演講地位」?

要說香港社會不公平,其來以久。

殖民地時代尊英貶華;回歸之後,中英矛盾褪色;經濟方面,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堅尼系數恥為全球地區最高之一,窮人百萬。一邊廂棺材房冒起,那邊廂資本炒賣豪宅推高樓市,一面是溫飽都成問題,一面是賺淨賺盡。經濟能力影響政治參與能力,政治方面當然也公平不到哪兒,功能組別選民一人兩票,商界於功能組別呼風喚雨,普選拖了又拖,實行無期。

「如何使香港社會更公平?」當然是一個適切的講題,因為香港社會公平已經成為一個大家不能不思考的問題了。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個極之值得正視的問題,於演講比賽之中參賽者只得最多五分鐘的時間去處理——五分鐘——五分鐘究竟能處理得了什麼,真是極之令人懷疑啊~~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