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enry

 

暑假剛剛完結,相信不少同學的話題都是暑期工、intern、或是組爸媽的grad job, 當中埋怨最多的莫過於無盡的OT(補水只是傳說)。銀行、會計、公關這些公司的忙碌程度,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初出來工作甚至要做到半夜乘的士回家,然後第二日又繼續搏殺。至於政改?新界東北?睡得夠再算吧!

 

政府和一眾商營媒體的聯手滅聲

或者是不少香港人都活在這樣的生活之中,所以七月的幾場標準工時立法諮詢,回響極少,主流媒體提及的通常都是零星的團體示威,和商家說一輪憂慮甚麼甚麼。至於諮詢會發生過甚麼,甚至標準工時立法詳情是怎樣,似乎也沒人提及,彷彿大家都已經一清二楚。

更可怕的是,政府根本一直是大商家的幫兇。推出的研究報告[1],重點不是怎樣保障工人權益,而是重複著一眾僱主的歪論,甚麼影響競爭力云云。(明明全球競爭力第一的瑞士每周平均工時是35.2,而香港是47.0。)關於工人的,通常都是極度簡化,用寥寥數字把極長工時導致的家庭和社會問題帶過,一句沒有共識就抹殺了工人的權利,絕口不提香港人無限OT的慘況。

 

標準工時是民生,也是政治!

但歸根究底,對於甚麼是工時規管,大多數人都應該只有很模糊的概念。首先我們要分開「標準工時」和「最高工時」,這兩樣都是工時法例的元素。當你工作超過了「標準工時」,即算作超時工作(OT),公司就需要補薪, 而且要高於原本薪金(例如1.25或1.5倍),但總工作時數仍必定不能超過「最高工時」。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規管只是讓大家捱少點苦,這真是大大低估了長工時的影響。試想想剛畢業出來工作,如果要每日工作十小時,再加上OT,星期六日(假設你幸運地只工作五天)很難不累得整天呼呼大睡吧。陪伴家庭、拍拖、以至基本的娛樂時間也近乎零。這種生活在很多行業還要是常態!當連看報紙也沒有時間,你還期望他們能跟你一起爭普選、護東北嗎?

 

香港的世界之最

已發展地區之中,香港的平均工時已是名列前茅。根據政府的研究報告所述,2011年香港平均每周工時是47.0。在擁有34個成員國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的資料庫中,只有土耳其(48.9小時)能與其相媲美。但這仍遠遠不是最令人驚訝的。

瑞銀集團在2012年的全球工時研究,顯示香港年均工時為2,296小時,是72個國家中第五高,而OECD國家中最高的也不過是墨西哥的2,226小時,相較之下,最低的荷蘭只有1,383小時。但是,政府的工時研究報告竟對年均工時隻字不提。這正是政府要我們跌入的陷阱:當我們發現與其他國家的每周工時只差幾小時,我們忘記了他們的年假、補假加起來,每年實際的工作時數差不多是我們的一半。

 

工人權益不會從天而降

我們看到外國如此美好的同時,請別忘記當地人為此而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自十八世紀歐美工業革命後,工人工作日益繁重,一天工作10至16小時是常態。他們逐漸意識到無止境工作的痛苦,結果在1791年的美國,發生了第一次爭取縮短工時的運動,費城的木匠開始要求十小時工作天,並蔓延到各行各業。

1817年是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開始。但是,在整整100年後,經歷多場慘案,工運被鎮壓、工人犧牲,甚至被逮捕、處死,才有第一個立法實行八小時工作天的國家。今天各國的工時規管,其實得來不易。歷史教我們的這一課就是:不要奢望這偏袒財閥的政府會主動讓步;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當然,我們同時也不可忽略一環扣一環的勞工議題:如果沒有最低工資保障工人收入,沒有租金管制保障中小企有合理鋪租,這一切也不會有任何益處。

 

自己的權利,要靠自己雙手奪回

今天,距離第一次對八小時工作天的呼喊,已經差不多200年,但香港人仍然處於這無間地獄。作為大學生,其實不到幾年就會跌入其中。雖然諮詢期已在七月結束,但政府仍沒有任何具體的立法時間表。我們日後還有不少爭取的機會,打破財團和政府的謊言,繼續竭力爭取工人的權利。現時基層在香港政治中完全消音,不是單純的政治冷感。爭取標準工時,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也是為全香港人的利益。

 

[1] 政府的工時研究報告全文及摘要可在http://www.labour.gov.hk/tc/plan/swh.htm 查看

[2] OECD是由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成員包括絕大部份已發展國家、土耳其、墨西哥、匈牙利、波蘭和智利

OECD國家的工時數字列表:http://stats.oecd.rog/Index.aspx?DataSet-Code=ANHRS#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