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友善宿舍專題: 如果我係_____, 可以同你一齊住嗎? 性/別 對不少同學來說,宿舍是集體生活的初體驗。在這個空間,每個人私密的部分(浴室傳來的歌聲、睡衣的圖案)通通曝露在公眾的目光下。沒有人希望這些部分引人側目或私語,性別身份亦然——這正是性別友善的概念。 可惜,在我們的宿舍,總是事與願違。〈阿Qua的故事〉是一名跨性別者的自述。擁有男身的她,連去廁所、曬衣服也不自在,一語道盡以生理性別分宿的粗暴。被排斥的不只是性小眾:〈直人情侶的吶喊〉兩篇訪問,一則講述不得不住宿、需要男友陪伴的女生,如何被宿規逼得無處藏身;二則是會面室內,不明自己為何有錯的女同學,在舍監的「關心」兼訓話下無言以對。她們均與校方「純潔」(去性)、不懂與人協調的學生形象相異,於是宿規、宿舍管理者便用以維護他們對學生的幻想。 即是,規管我們共同生活的守則,從來不由我們決定。樓導師作為宿規的執行者,又如何?〈樓導師的尷尬〉沒有說的是,即使有保留、仍必須同意及執行宿規的矛盾——掌握權力的是舍監、書院、校方。 這是我們必須爭取性別友善宿舍的原因:有關大學的政策,宿舍或其他,同學應該有參與決策的權利,不論宿生與否。〈爭取性別友善宿舍行動舉偶〉一文列舉過往中大學生爭取性宿的歷程,由2011年「訓湯石」行動,遭主流傳媒大肆抨擊;到今年逸夫學生會展開了性宿討論展板,均開啟與書院高層的對話,亦凸顯在校政討論中處於弱勢的同學,實踐自主的必要。由這些討論,我們整理有關性、宿舍管理的四個爭議及回應,作為同學間交流的參照。 而我們期盼的,只是標題中的「我」和「你」,能奪回溝通的權利,看見彼此。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七 × = 十六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