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eat又Repeat之重建「改善生活」篇

文︰斯卡

市建局宣傳有關市區重建的消息時,很多會用到「以人為本」、「改善生活」、「持續發展」等詞語去粉飾。可是,口號有口號的說,實際運作卻和宣傳的背道而馳。

政府現時的重建策略是把區內的東西剷平,而且把區內的人、事和物都移走,瓦解原有的社區網絡。我們其實可以看到不少例子,說明不論是商戶或是居民,都十分需要依賴既有的社區網絡生存。

原本住在天台屋的老人家,搬走前常常和街坊「打牙骹」,遷走後在新區沒有朋友,生活得不開心,有些更選擇乘車回到長沙灣買菜。另外,行程中仍然住在天台屋的黎婆婆,原來只要走過鄰街就己經會迷路了。要老人家在新的環境生活其實相當困難,更有研究指,老人家搬遷後一兩年的死亡率比其他老人家的高六成。

周小姐的車房搬遷三次,但都是在相鄰的舖位經營;花牌舖也是從鄰近的元州街搬過來的。酒醋醬園和茶葉舖經營了很久,有不少熟客,很多遠遷至新界甚至新界甚至外國的舊客也特要回來買他們用慣了的醬油和茶葉。這些商舖遷走之後,就需要再花一段長時間重新建立顧客網絡,有不少舊客也因此永遠流失;另一方面,藉這些商舖建立的網絡同時被瓦解。

這裡的住客和商戶都用盡他們的辦法在這裡生活,一直都能自力更生,然而政府一句「唔該」都沒有,就奪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而所給的賠償竟然不能讓他們在附近找到面積是原本的一半的單位。更甚者,政府不承認天台屋和樓梯舖的存在,無視它們最初出現的合理性,也否認這些居民和檔主自力更生的生活。

以上的情況反映,現時的重建方式,只換來比重建前差的生活。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讓商戶和居民能在這區或附近經營或居住,亦即是原區安置,樓換樓、舖換舖。這樣不致令原有的社區網絡被打散。這個論點其實在其他不少重建項目中不斷提及,實行的難度也不大,然而政府一再漠視,看到政府為了賺錢刻意不理會該區的現況。

現時的市區重建、城市規劃和城市空間運用不只不斷打散原有的社區網絡,還大大削弱了形成新社區網絡的可能。現時的市區重建大多以大型商場或昂貴的高樓住宅為產物。在現在的社會流行方便管理的情況下,所有公共地方都要講求整齊、清潔和被規範。住在新型住宅的人就知道,每戶人家都是緊閉門戶的。現在的樓宇設計多是兩三戶放在同一邊的,與以前的公共屋?,一出門就要經過二三十戶門外的畢直走廊。這種設計無形中影響了我們和睦鄰之間發生關係的機會。(以前住戶間出現問題,多會自行相討解決,現在絕大部份的住宅樓宇都有管理公司負責管理,有一些問題如鄰居太吵、冷氣機滴水等,會找管理公司解決,大大減少睦鄰相處的機會)。現代商場的設計著重人口的流動,除了表演場地之外,並沒有為聚集人流而設計的空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無從談起。在商場服務的店員,不過是服務殷勤和具效率的活機器。我們不會期望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的職員,會和酒醋醬園或茶葉舖的老闆般,會教你如何揀醬油揀茶葉,或者知道你肝臟有事不讓你買酒。隨著同類商舖越來越多緊貼民居生活,在居民周圍存在的商舖,本身居然不是構成社區網絡的一部份。

在跟進訪問時,周小姐介紹了一本書,Jane Jacobs寫的《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本書批評美國的城市規劃殺死了街道。現代「整齊清潔」的街道,反而令我們的街道更不安全、更令人抗拒。街舖的人和其他逗留在街上的人,發揮了守護街道的功能。以周小姐在她的店舖生活為例,他的爸爸時常教她,有陌生人經過要給他帶路,有盲人要過馬路就要幫手,有大肚婆經過可以拿張椅給她休息。街上發生意外,在舖內能即時見到並報警……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正是維持街道秩序的元素,而維持秩序的正是生活在街上的人。大家會知道街上經過的人中誰是居民,因為對街上的形勢很清楚,大家也能放心出夜街。

總體來說,現時的市區重建,看不出有利社區建立的內容,搞來搞去都是以賺大錢和鼓吹消費為主的產物,忽略了人對社會聯繫的需求,而且令原住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完全談不上「以人為本」和「改善生活」。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