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霍穎婷、何宇霆
文:霍穎婷

說到本地生和內地生接觸最多的地方,大概是宿舍吧。畢竟非本地生以往都有全宿(但16/17年起轉了N-1政策(見下文)),住宿的本地生總會在宿舍碰見幾個內地生,甚或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生,因此本專題中便有了這一篇關於宿舍的文章,讓我們了解一下內地生和本地生在宿舍中的相處。

楊秀珠教授94年開始在新亞學思樓擔任樓導師,97年成為舍監(筆者此時告訴她:「我97出世!」,然後大家都笑了。),輾轉在這所宿舍過了23個年頭。她告訴我們,學思現時有約六十名內地宿生,佔總宿生人數約四分之一。
 
回不去的那些年

近十年來宿舍最大的轉變得由一部電視機說起,「我哋嘅電視機本來係好大部嘅 Plasma。嗰時大廳嘅沙發重係一排排嘅,一到八點本地生、非本地生個個都落哂嚟。一排排坐滿哂人,一齊睇大長今。好有人氣,姐姐(宿工)同大家都會有傾有講。」楊舍監說。她還說內地生的廣東話也是撈電視汁撈回來的。可是,現在的電視機卻是一部小小的「老爺機」,原來的電視已經壞了,「(現在的電視 機)係人哋俾嘅舊電視,姑且擺喺到睇下有冇人睇咋」。宿工寶姐也說十年前大廳總是很熱鬧的,她掩嘴笑說:「有時姐姐追緊劇,要有同學仔落嚟我哋先有得睇。你知啦,我哋做緊嘢唔係咁方便,咁有同學開咗(電視),我哋都可以睄下。」可是自三、四年前全部房間安裝Wi-Fi後,同學就很少開電視了,內地生與本地生接觸、認識的機會又少了。 

縱然大家不再到大廳追劇,楊舍監在宿工和樓導師的組合上還是會花點心思,嘗試幫助內地同學融入。她在編配樓導師時會在每層安排至少一名來自內地的樓導。「(那位樓導)本身可能就係來香港讀完本科,再留低讀MPhil、PhD。如果(內地)宿生來到香港有任何適應上的困難,起碼佢都會見到有個師姐同樣經歷過,傾起計上來就「好(hao)講(jiang)」囉!」同樣地,她也歡迎有內地背景、會普通話的人來應徵宿工一職。現時,不是每個學思的姐姐都會普通話,正如寶姐。被問到怎樣與說普通話的同學溝通時,寶姐邊笑邊說「姐姐啲普通話極度有限,所以唔掂檔時唯有用返廣東語講,再問下佢知唔知我講緊咩,再搞唔掂就寫字啦!真係,因為我細個讀書冇學過普通話!」但正是這樣,姐姐反而能陪內地同學練好廣東話。
 
中港疏離

現在中港關係成了一個明顯的社會矛盾,中港網民在討論區和Facebook 不時針鋒相對,因此筆者也想知道這種緊張的氛圍有沒有在宿舍出現。楊舍監思索了一下,然後說沒有,「學思始終比較靜,宿生返到嚟都想休息。」事實是,宿生很少聚在一起,而聚集時都是以玩樂為主,所以宿舍不是一個論政、口角的主要平台。
 
不過,身於如此撕裂的社會,中港矛盾在宿舍也有顯現這也許不是口角之類的正面衝突,而是一種本地宿生和內地宿生相互的定型,例如有說內地生習慣用蹲廁,因此不習慣用宿舍中的坐廁、容易弄髒廁所。筆者也曾聽過朋友抱怨過:「實係啲內地生整污糟個廁所啦。」楊舍監指她以往會在內地生入宿前的宿舍導賞團提醒宿生注意廁所衛生。
 
另外,筆者也好奇本地生和內地生有否因生活習慣不同而不和。楊舍監指,籠統而言內地生較緊張學業,作息較定時,而本地生大多較活潑、較晚睡。個別室友起爭執時會需要楊舍監調解,但楊舍監指文化差異不是爭執的主因。「(爭執的人中)兩個係香港學生又有,兩個係內地學生又有,一個內地生、一個本地生都有。」有時可能是一個不喜歡開冷氣而另一個怕熱,有時則是一名宿生不滿意室友常常帶朋友來「屈蛇」。所以,楊舍監說文化差異無法解釋一切不和,始終「唔好太強化所謂嘅文化差異,因為佢解釋唔到每個人嘅性格同經歷。」
 
總括而言,楊舍監認為相比起「中港矛盾」,內地生與本地生之間更多的是疏離,「有時我哋話大家唔溝通,唔係唔溝通呀,而係大家根本咁忙,大家返到宿舍都係返房督手機。你同阿媽都冇時間溝通啦,更唔會無端端話『哎呀,我撥啲時間同內地生溝通先』,唔會嘛!」
 
共融的面具背後

2017年2月,各個書院都發出通告和舉行諮詢,指大學將會對16/17學年入學的非本地生實施N-1住宿政策,以增加本地生住宿的機會及鼓勵非本地生參與校內活動。非本地生在入學的第四年將分為內地生或國際生兩組參與宿舍遴選機制,每組只有50%人能住宿。由宿分決定能否分到宿位,而在校內團體及活動則決定宿分,非本地生只能無奈接受。
 
楊舍監同時也是新亞書院N-1政策落實小組的召集人,她沒有直接參與N-1的決策,但她在推行這政策時反思良多。她說,非本地生在這政策下感到很大壓力。他們要參與許多校內活動,甚至得上宿生會才能在參加宿舍遴選的那年獲得宿位。但由於大部份活動的章則都用中文寫成,而學會的日常會議也用廣東話,本已令非本地生很難加入,而N-1的壓力更是令非本地生很焦慮。她憶述,在N-1的諮詢會上有一位內地同學問:「那麼廣東省來的同學不就很划算嗎?」同學這句話的意思是廣東省來的同學在語言上有很大優勢,容易參加更多活動獲取宿分,反映N-1造成了另一種壓力。
 
筆者不禁疑惑,N-1不是個令校園更共融的政策嗎?楊舍監說,「即係咁,你參加Happy Run係只為咗宿分而去,咁其實(對書院)個歸屬感都好有限。係就係攞到一分兩分三分,(對融和來說)數據上可能work,但唔長久囉。」 要鼓勵非本地生參與活動,不是應該改善活動設計、增設雙語會章嗎?單以宿分威迫非本地生參與活動,而不考慮非本地生參與校內活動的限制,真的能達至共融麼?
 
後記

校方絕不會看不見存在多年的宿位不足問題,卻沒有著手解決。反而在宿舍資源不足之下,招收更多非本地生。N-1政策之下,校方美其名是鼓勵非本地生參與校園活動,實際則是轉移非本地生的宿舍資源予本地同學。這雖然能增加本地生住宿的機會,但卻減少了非本地生的住宿權利,令本地生與非本地生之間有了芥蒂、競爭。在宿位不足之下,校方有責任處理這個困局,要不就增建宿舍,要不就停止招收更多非本地生,才能達致更好的共融。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