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那嗣

◆「民主烈士 vs 殺人政權」!

「王維林擋坦克」,毫無疑問,是整場「六四」最 令人深刻的圖騰。誠如五年前的特刊所描,「王維 林擋坦克」塑造了許多自由派大眾對「六四」的 第一印象,乃至延伸的理解與思考。「民主烈士 vs 殺人政權」這個「正解」,三十年來,一直佔據 着我們的心。筆者中學的時候看着這幅圖片,大 體也是這樣想像的——一位堅定、無畏無懼、視 死如歸、心中熱烈地愛着自由民主的勇士,站在 坦克面前,默不作聲地被搌成肉醬,以血控訴政 權的殘暴。這也是一般我們對「擋坦克」這個行 為的闡析——且舉一例,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在 2014 年舉辦了攝下「王維林擋坦克」一圖的攝影 師 Jeff Widener 的攝影展,介紹道:「縱兩者力量 懸殊,坦克人卻沒表現一絲猶豫與恐懼。脆弱的 肉身、恐怖的經歷、同伴悲慘的下場,都無法嚇 倒他。在這種無畏面前,滿身裝備的士兵反顯得 怯懦及霸道,更對他毫無辦法。嚴厲的打壓對這 無名小卒起不了作用,那還有甚麼能擊退他呢? 昂山素姬亦曾說:『恐懼才是真正的監牢,擺脫恐 懼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坦克人,或正正實踐 了 這 句 話 。」

——直至某天,我在 Youtube 看到了這幅照 完整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sHEi- H32ZM)

痛苦的是,我當刻意識到——王維林原來什麼都 不是,他只是一個相當空洞的素材。事實上,他 的年紀、身份、祖籍、政見,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甚至連「王維林」也只是英國小報亂作的名字。 片段中,他的確有「擋坦克」,但一切發生得那麼 莫名其妙,完全不是一直以來那個轟轟烈烈的想 像。這位白衣黑褲的男子,提着購物袋,擋住了 坦克,敲開裝甲,跟軍官講了陣數,爬回地面, 見坦克繼續行進,又立刻跑到前頭繼續擋住,最 終被兩三名類似裝束的人護着推走。他是烈士嗎? 我比較審慎,真的不敢妄下定論,更直觀的感受 只是——「呢條友做緊乜吖」。你可能會反駁—— 儘管資料不足、肢體動作神經兮兮,單單「擋坦 克」,就已足以證明此人對武力清場持「抗衡」態 度。但我依然覺得不足夠。要知道——時機怪起來, 連建制派也會衝擊議會。至少,從一段這麼缺乏 資訊的片段,我無法為之自動補充「感受不到脆 弱的肉身、恐怖的經歷、同伴悲慘的下場,都無

法嚇倒他」之類的激昂想像,乃至獲得「vs 殺人 政權」的力量。—— 萬 一「 王 維 林 」根 本 不 是 什 麼「 民 主 烈 士 」呢 ?

在某些人眼中,筆者從片段看到的版本興許非常詭異,但這的確是我——一個 98 年出生、對 「六四」長久以來有着這麼一個「轟轟烈烈」印象的人,在 19 歲某日看到原片時的即場反應。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質疑過,亦從未聽過類似 「解構」出現在接近飽和的「六四」公共討論。當然, 你大可以對片段中的每個細節、互動、氣氛,作 出另一些推理,反駁我理解的版本……然而,這 正正就是問題癥結所在,也是本文首先需要點出 的前提——所有人手頭上都只有這麼一段片,而 這段片,留白的位置是那麼多、疑點是那麼無從 稽考、可供想像的空間是那麼廣。所有人都沒有其他證據佐證、都沒有 100% 肯定正確的答案。 無可否認,這些年來,「王維林」在政治領域上 象徵的任何事情,不管出自中共抑或自由派口中, 很核心的成份,都是我們「看圖作文」。

「王維林擋坦克」這塊「紅色窗簾」在自由世界被 褒揚得如此 symbolic、如此偉光正——《時代雜 誌》封之為「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 100 個人物」 和最有影響力新聞照片之一,載道:「一個舉動為 這個世界重塑了勇氣的象徵」;《生活》雜誌收之 於「改變世界的 100 幅相片」;公視紀錄片《天 安門》稱之為「人類良知與勇氣在向無情的國家 機器挑戰」;當年流亡海外的其中一位學運領袖封 從德說:「這個畫面,象徵了肆虐半個地球、整個 20 世紀的共產政權,走向衰亡」;亦衍生了數之 不盡關於「對抗極權」的新詩、音樂、攝影、雕塑、畫作、紀念幣、行為藝術;最後,當然還有關於 擋坦克者愈發離奇的陰謀論——有說他被江澤民 秘密處決、有說他坐牢十年染上賭博惡習、有說 他在中國某處平安活著。

可是,假如開始抱著前述的約簡意識,去重新審 視到這一切榮譽的單薄原點,或多或少,會感到 一點心虛、不足依靠。誠然,本文的目的,並非 試圖把「王維林」這麼一個實際上來無頭去無向 的人,推向徹底無意義的定性。然則,作為一位「六四」的同情者,我們應該、亦希望大家想下去 的是——當一個抗爭的圖騰,被質疑或判斷為失 真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新一代對於「六四」 在沒有先天的情感,假如不幸地,在他們去感性 化的眼中,「擋坦克」是一個「失真的圖騰」, 那麼,它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守護、高舉的內外在 價值?

◆ 圖騰失真怎麼辦?

承認抗爭的圖騰失真,是沒有問題的。換一個說 法,圖騰的本質,就是賦予超過其本義的意義。 它本來就無可避免地會失真,只是滑落程度的問題。

故此,我們必需銘記、時刻提醒自己的是——抗 爭的正當性,絕非建基於圖騰的真假。假如「王 維林」本人今天現身,說當年他只是在問路,誤 會一場哈哈,難道我們就會從此放棄三十年來的 主張嗎?非也。那麼很明顯——正當性,不來自 依賴「能人所不能」的神話力量,而是依靠神話 背後秉持的理想。儘管王維林不一定是抗爭者, 但當年的天安門的確有成千上萬的抗爭者在場; 儘管王維林沒有被坦克軋死,當年天安門的抗爭者的確有被坦克軋死;儘管王維林真正的心態我 們不得而知,當年人民的確有對民主自由的追求、 對政權的憤怒——這才是我們看待「圖騰」的應 有態度。沒有了圖騰,它背後的脈絡還是存在、 有血有肉的,圖騰只是投射、安放我們理想的容 器。

此外,現實來說,即使失真,圖騰帶給我們的對 政治行動的效益,亦是存有巨大外在價值的。這 些效應足以說服我們包容裡面的一點失真。倒不 是反烏托邦電影那種,很多人看到了「擋坦克」 這個意象,紛紛仿效,暴政就一夜倒台了—— 固然,「擋坦克」或多或少會成為往後抗爭者的道 德指歸,給予他們現場的勇氣。但更普遍的效果 是——「王維林擋坦克」成為新一代進入「六四」 歷史脈絡的一個契機。透過圖中鮮明的對立,勾 起他們探求真相的熱情,並把相關的記憶傳承下 去。

再者,圖騰展示,作為一種簡易的政治表態,如 今在很多場域語境仍舊舉足輕重的——前一陣子, 德國相機品牌 Leica 的宣傳片“The Hunt”於網 上流傳,敘述攝影記者在各個戰地環境冒着生命 危險紀錄影像,其中出現「王維林擋坦克」的倒 影,引起熱議。幾乎同一時期,抖音流出一段視 頻,一名白衣黑褲的男子,提着兩個塑膠袋,站 在北京軍事博物館的坦克前。在慣於遺忘、甚至 高壓禁言的環境下,這些抵着政權、市場壓力的 簡易表態,仍是附帶沉重代價的。而冒着沉重代 價仍要堅持下去,以顯示我們沒有遺忘、放棄—— 才是這種表態真正的道德力量。而這種冒險已經 非關舊有圖騰的來歷、真假、壯烈與否,而是當 下我們對中共政權的服從抑或抵抗——這是這個 時代對我們的挑戰,以及我們自己交出的答案。

即便中性一點來看——事到如今,觀察哪一些人、 場合、組織、國家容許「王維林擋坦克」的圖騰 展示,哪一些不容許,依然是一個有效標示政治 風向轉變、版圖轉移的方法。這個觀察,能把我 們導向一個更深刻的自我質疑——我們當下及往 後行動的走向是否合理或有效?有沒有好好回應 過這些轉變和轉移?舊時「長毛」梁國雄很喜歡 在示威時燒紙坦克,又如支聯會在年宵售賣重現

「王維林擋坦克」一幕的膠積木組合,老實說,我

都很討厭。不是「人血饅頭」的問題,而是沒有 「道德力量」,甚至乎是我們的敵人樂見其成的—— 這幾年風向明顯地在變化,林鄭月娥說六四「係 一件令人非常傷感嘅事……歷史係一定會有一個 交代」,梁振英反常地說「香港市民應該關心內地 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認為年輕人不應因抗拒中 國人身份認同而放棄悼念六四——由此可見,在香港的語境下,香港政府已經不太諱言「六四」, 甚至反操作成一種與「中國人身份認同」綑綁發 售的魔咒。「本土思潮」與「中國人身份認同」的 張力非本文討論之處,這裡值得反思的是——我 們展示「王維林擋坦克」的圖騰是「示威」,「示 威」的「威」,是為了令政權害怕,假如政權不害 怕,寧願下一代繼續高舉圖騰展示,也不要放棄 與中國的連結,那示威者「示威」冒的代價何在? 其「道德力量」的根據又何在?圖騰展示屬於「示 威」還是「行為藝術」,只是一線之差。我們應當 小心,一旦政治圖騰被異化,淪為安全的藝術品, 無法再透過「冒險」去感召人們的道德心,長久 而言,則難以繼續擔當有效的政治動員工具。

◆ 為什麼要考量「圖騰失真」的問題?

某些讀者對於「假如王維林不是民主鬥士」這個 思想實驗不明所以,或覺得毫無必要——反正我 們信的不是「圖騰」,而是「圖騰」背後的理念。 但是,這個假設對於「六四」的紀念如何走下去, 是非常必要的。

誠然,圖騰的確有即時的號召力,帶給了我們第 一波參加運動的群眾。但這些動員之多不是一蹴 而就的,怎樣吸納「三分鐘熱度」的群眾,把運 動的精神續傳下去,那就需要不只流於圖騰的理 念 。 我 經 常 拿「 悼 念 六 四 」與「 返 教 會 」作 比 較 — — 聲稱自己堅持出現了多少次、多少年,是無濟於 事的。重要的是,我們對聲稱堅持的信仰作出了 反省——而漸漸擺脫對單一圖騰的迷戀和依賴, 在更高的層面(歷史梳理、身份認同、政治思辨) 為我們的主張尋找立足點,把紀念場合一時情感 的宣洩,轉化成持久、經得起考驗的思想體系。

而且,這個「反省」也不限於「圖騰」,而是不 斷更新的——假如「平反」兩字已經不合時宜怎麼辦?假如支聯會不再可靠怎 麼辦?假如新一代的政治覺醒 從「六四」轉移到了「雨傘」 怎麼辦?……前幾年很多針對「六四」大台「行禮如儀」的謾 罵攻擊,很大程度,是大家多 年來照本宣科,不加反省,沒 有為「六四」的做好辯護與與 時並進的思想準備所致的。

筆者並不是主張把使用圖騰的 門檻從此提到極高。而是—— 哪怕我們一開始的確是被某種 浪漫的圖騰吸引進來,但經過「反省」、經過從「六四」這個大圖景拿掉某些元素的思想實驗,我們便可以找到自己聲稱相信的信仰核心是什麼。經過這些反省,我們未來在抗爭現場的表現,未必相異甚遠——但作為某種主張的長期堅持者,這是個不可或缺的修行。正如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再山還是山」是一個佛理的昇華, 把 「 山 」 換 成 「 王 維 林 擋 坦 克 」, 亦屬同理,是一個對「六四」 理解的昇華——「擋坦克」是 一個神話,但我們也需看得透 神話背後使之永朽的是什麼。

古代以「三十年」為「一世」, 三十年,恰好是一代人替換的 週期。假如你是一位中、老年 人,對「六四」的一切依舊歷 歷在目、如數家珍,興許你會 覺得這個關於「圖騰」的思辨 多此一舉,因為圖騰與背後的 脈絡,已經與你的生命融為一 體。但請不要遺忘,這是一個的新衝擊、新政治理解、新命 題,他們對於「六四」,也許會 有從你看來「大逆不道」的新 視角。同時,後世對於「六四」 的執念,亦無可避免地,只會 愈來愈淡薄、變得需要依靠令 人印象深刻的「圖騰」作為開 端來傳播。文中提到「只認圖 騰,不加反省」的傾向,也只 會愈來愈普遍——這是所有歷 史記憶最終都會邁向的宿命。 故此,單純依靠「圖騰」來情 感動員新一代,是浮動、無以 為繼的。我們需要緊記的是, 經 常 說 「 承 傳 」、「 薪 火 相 傳 」, 我 們「 傳 」的 絕 不 該 限 於「 圖 騰 」, 而是把對「六四」整段歷史的 反省態度,也一併繼承下去—— 這才會令「六四」的視角經得 起新一代、新思潮的考驗,才 是真正的「傳承」。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