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alendula

羈留人士提及這些折磨與痛苦的時候,最常說的話是,「我寧願去監獄」,只因 CIC 是個比監獄還差的地方。

黃金泳灘的陽光海灘,早晨有人沿著海旁跑步,單車與車輛在公路上來回穿梭,一切愜意非常。旁邊有一座與普通大廈無異的政府建築,裡面的人每天只能遙遙望著海灘,而看不到自己的前路。他們是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下稱 CIC)的羈留人士,部分人在今年 6 月 30 日起發起絕食抗議,抗議 CIC 的無限期羈留,以及當中的不人道待遇。

本地人不會踏足的 CIC

CIC 用作羈留違反入境條例人士,包括非法入境者、非法勞工、外籍釋囚,以及尋求庇護者等。由於香港並無簽署《難民公約》,因此沒有設立任何難民權益和政府責任相關的法例,香港不會接收難民,而 CIC 是這些人士被遣返回國或前往難民收留國之前的中轉站。這些人士若不想返回本國,而希望尋求庇護,只能申請免遣返聲請,入境處不會將他們遣返回國。入境處將轉介獲確立的免遣返聲請者給聯合國難民署,考慮確認聲請人為難民,並安排他們移居至其他國家。

截至七月,CIC 共羈留 388 人,其中約 300 人為免遣返聲請者。雖然入境處指個案平均約需十星期處理,但由 2014 年至今,入境處接獲超過 17,000 宗免遣返聲請,當中只有 179 宗獲確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上訴,繁複程序使他們要以年計地等待。CIC 也因此成為了羈留他們的「監獄」。

今年 6 月 29 日起,羈留人士自行發起絕食,高峰時期有 28 人參與,他們大部分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亦有來自非洲的。他們被羈留數月至兩年不等,而容許他們獲得一定自由的「行街紙」亦審批準則不明。

為何要以死相逼? 細數 CIC 的各種罪狀

問題一 // 無限期羈留

上述提到免遣返聲請獲批率極低,上訴和司法覆核程序亦以年計。期間即使羈留人士沒有居留權,入境處仍可批出訪客身份的「行街紙」,容許他們在香港自由行動,但不得工作,並定期到警署和入境處報到。

然而,「行街紙」的批出準則極為模糊,入境處稱部分人是因有案底而較難獲批,但亦有釋囚在幾星期內獲發「行街紙」,甚至有同一案件的釋囚都不是同一時間獲釋。入境處的決策難以被監察,與羈留人士的資訊不對等,他們往往很難找到負責職員,入境處也經常會用一句「你再等下啦」打發人走,令很多人覺得不公平。眼見有不少羈留人士的背景或是案底與自己相似,入境處卻不能解釋為何會有差別待遇,迫他們走上絕食之路。

而事實上,即使羈留人士是釋囚,亦不是無限期羈留的合理原因。入境處說羈留準則包括相關人士曾否干犯嚴重罪行、會否對社會造成威脅、會否再次干犯罪行。但其實他們早已在進入 CIC 前完成刑期,現已是無罪之身,CIC 僅是他們等待遣返的地方,羈留的性質是在他們沒有犯法的情況下而限制其自由。入境處若有一絲司法精神,都不應該有罪推定,一口咬定部分人有犯罪的可能,借此延長羈留期限。

問題二 // 非人待遇

在監獄尚且能工作學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可以做點運動。但 CIC 裡的人只能在小小房間內呆坐,等待時間流逝。

中心的衞生條件極差,老鼠曱甴橫行。羈留人士有好一段時間只能從一個大水桶取水,待議員反映後才增購水機;如果沒有在港親友送物資的話,羈留人士只能用 3 粒一立方厘米的肥皂洗澡,也沒有換洗的衣服;有不止一個羈留人士無法忍受骯髒的馬桶,他們向職員提出自行清潔,但職員僅給牙刷他們去洗馬桶。

中心內的醫療服務更是完全無視羈留人士的健康狀態。無論他們患上什麽病、有什麽不適,醫生都只會提供「必理痛」;曾經有羈留人士的手指被門夾斷,手術後診所沒有合適藥物,中心又不容許他使用外來藥物,最終兩隻手指在數周後壞死;亦有羈留人士手臂有腫瘤,中心拒絕讓他外出做手術,甚至連止痛藥也不願發放,只有關注組抗議時提及事件,職員才提供藥物。

診所只有一名男醫生當值,由他為女性羈留者做全裸身體檢查並不妥當。羈留人士中亦有穆斯林女性,這對於她們而言更是極度冒犯。

根據 CIC 關注組與羈留人士親友進行的問卷調查,超過七成受訪者指 CIC 的經歷極為不人道,沒有人對 CIC 的評價正面。羈留人士提及這些折磨與痛苦的時候,最常說的話是,「我寧願去監獄。」,只因 CIC 是個比監獄還差的地方。

問題三 // 行政混亂

CIC 的職員仿如土霸王一樣,可以隨意對待羈留人士,沒有章則和操守可言。羈留人士面對各種具歧視性的言語,被取笑為非法入境者,如「你們在乞求留在香港」、「你只能乞求拿到行街紙,因為你窮」,不少人被他們毆打,更有人險遭性侵。

而羈留人士無法對以上種種惡行做出有效投訴。羈留人士可以在太平紳士或議員巡查時舉手查詢,或者透過職員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當然,在權力極不平等的關係下,他們最終會被單獨囚禁。釘倉內沒有窗,只有一扇門,上面有一條縫隙僅供職員從外觀察或遞東西,被囚禁的人不准與職員談話。能蓋上身的只有一張氈子,還是沾滿霉跡和尿味的。 羈留人士經常在八至九樓聽到尖叫聲,有人事後患上創傷後遺症,更有人被囚九個月後無法忍受,用褲腿吊頸自殺,惟入境處拒絕承認事件。事實上,入境處亦否認是次絕食性質,僅稱羈留人士拒絕進食。當傳媒問及中心内的平均羈留時間,入境處更指沒有統計相關數字。

We Connect, 香港人與異國人的連結

事實上,入境處一直否認絕食事件,僅稱羈留人士拒絕進食,完全扭曲了他們的抗爭性質和入境處的嚴重漏洞。入境處也極力否認無限期羈留、衛生環境和醫療服務惡劣的問題,然而,在入境處和羈留人士的權力和資訊極不對等的情況下,他們從沒有解釋為何有人要在中心虛度幾年光陰,也沒有公開任何程序守則與機制,永遠只會稱「要 Case by Case 審視」。

政府態度散漫,但民間仍有反抗的希望。印傭 Yuli 因報道反送中運動而不獲入境處續工作簽證,她曾在 CIC 逗留數月,經歷各種非人待遇後決定憤然站出來,促進 CIC 關注組的成立。關注組在這幾個月間探訪羈留人士、與親友進行問卷調查、和入境處開會、開記者會⋯⋯嘗試用一切方法讓這個黑獄浮上水面,也使更多人關注羈留人士的情況。而以上資訊亦是靠義工與親友每天與羈留人士的 15 分鐘探訪所整合,從各人的每字每句拼凑出 CIC 的真實面貌。

夾縫中的人何去何從?

「黑獄」般的 CIC、耗時數十年的審批程序、入境處的歧視與輕蔑,這是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應該發生的事,而又與我們的距離如此接近。 有一班人正以性命作為賭注去呼叫他們對自由的渴望,他們來自我們不認識的國家,説著我們未聽過的語言,擁有我們無法想象的過去,我們可以做的,是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支持追求自由 的靈魂。


如欲更多資訊,可參考 FB @CIC detainees right concern group,關注組會定期組織探訪和示威。


[1] 立場新聞:【羈留者絕食抗爭.上】青山灣首次被聽見的呼聲:不自由毋寧死
[2] 立法會九題:免遣返聲請
[3] 入境處:入境處嚴厲譴責網上媒體對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作出失實報道
[4] CIC detainees right concern group: CIC 黑獄絕食第 52 日新聞稿—關注組公佈 CIC 待遇問卷調查結果
[5] 惟工新聞:從埃及到香港的無盡苦路——基督徒難民夫婦 S 和 H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