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卡姆尼思癡

受訪者介紹:

保羅·勒·布朗(Paul Le Blanc)在美國勞工和社會運動鬥爭中活躍了六十年。他是《美國工人階級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US Working Class)和《列寧與革命黨》(Lenin and the Revolutionary Party)等書的作者,拉羅什大學(La Roche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

三十年前的蘇聯解體對香港人來說是歷史事件多於是世界革命理想的變異與崩潰,但若要超越教科書上意識形態的解讀,便要重新探索歷史,及承繼當中的歷史使命創造我們的時代精神。二十一世紀的動盪不安雖不如二十世紀初般轟烈,殘暴壓迫的帝國主義雖似乎已成過去,但人類的不幸以一種更穩而不見的方式,存在於城市殘破的角落與世界的邊緣。苦難現在雖透過消費主義式的新聞資訊消化融解,但其陰影卻揮之不去,這種苦無出路的狀態比以往更需要革命的解放。蘇聯曾作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先鋒,其理想與被背叛的理想值得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反思。筆者抱著這個想法訪問到美國歷史家與社會活動家保羅·勒·布朗(Paul Le Blanc)教授,分享其對蘇聯歷史的看法以及其時代意義。勒·布朗教授收到訪問邀請後,回覆了一段回應現時困境的勉言,筆者認為以此開展本文適合不過,引述如下:

「我向來珍惜每個與其他地方社會活動人士交流的機會。若對未來的希望尚存人間,那麼其將透過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在各國創建一個自由而平等的社會。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需分享彼此的想法,共同致力於學習過往鬥爭中勝利與失敗的經驗。2022 年是 1917 年俄羅斯革命的 105 週年,這場革命在淪為令人失望的可怕暴政前,以希望之姿帶領著自由與社會主義的鬥爭。我很高興能分享我對這段歷史的反思。」

問:現時人們往往認為蘇聯與獨裁政權無異,甚至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蘇聯的解體不值得同情。反思蘇聯解體的歷史有何重要性?

我們必需以歷史的視角理解蘇聯。蘇聯終結的原因在於人們無法承受官僚獨裁的統治,但它一開始實行的是勞動大眾、活躍而激進的民主理念。俄羅斯年輕的工人階級與廣大的農民於沙俄帝國時期組成聯盟,挑戰由富有而暴虐的地主與工廠主所支持的沙皇君權,及其所代表的暴政與剝削。 

在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如列寧與托洛茨基領導下,工人階級群起爭取政治權力,將其奪回至工農手中,並將帝俄的經濟資源納進民主管治。這透過所謂的低下階級民主議會(俄文為蘇維埃)得以實現,而大眾亦因革命勝利而得到莫大的增益。

革命最急切的目標,是終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殺戮,以及復甦經濟,以降低城市中的飢餓人口,及讓貧農獲得土地。但這場革命冀望走得更遠,透過由勞動大眾自行管治經濟,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當我們仔細研究俄國革命真正的目標時,我們發現它對今天仍有啟發性。它致力於向所有人提供體面的工作、八小時工作天、合理的薪酬,與由工人管理的工作環境。工人所創造的財富,足以換取良好的食物、醫療護理、房屋及教育機會。這場革命致力於終結對弱勢的迫害,包括所有少數族裔、宗教群體以及女性,並爭取讓半成人口得以享有平等自我發展權利,為所有人的福祉促進藝術與文化自由發展,締造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與經濟生活管治。如馬克思與恩格斯所敦促的,這場革命以個體的自由發展,作為所有人自由發展的前提。

俄國以外的強國資本家懼怕並痛恨這場革命。他們籍杯葛與破壞,從經濟上意圖扼殺這場革命,又透過軍事干預調動軍隊,煽動及資助一場血腥的內戰,以復辟前朝統治階級。這一切皆對革命政權造成威脅與傷害,俄羅斯共產黨的革命家在列寧和托洛茨基的領導下,竭盡全力幫維持政權。 但他們發現在這艱險的處境下,要維持他們為之奮鬥的蘇維埃民主是不可能的。 有時他們為生存而拼命掙扎時,挺而走險,甚至會犯下嚴重的錯誤。

革命勢力最終戰勝了反革命勢力,但這樣做亦令革命遭受了嚴重的失敗。 反對革命的暴力攻擊每年衝擊俄國,使 1917 年勞動群眾的革命民主,到 20 年代初淪為共產黨的革命專政。 一些革命者繼續堅持最初的革命民主理想和目標,但另一些人(包括擔任中心職位的斯大林)變得殘暴和腐敗,他們在共產黨和蘇維埃國家的官僚機構中獲得了權力。 在這種狀態下,民主蘇維埃已經讓位於對史太林唯命是從的腐敗官僚。

列寧和托洛茨基等傑出的共產黨人開始反對這種官僚腐敗。 但是列寧死了,托洛茨基被打敗,斯大林的獨裁統治很快便成「共產主義」的定義。 1917  年革命的一些成果仍然存在——充分就業、體面的醫療保健和全民教育、利用經濟財富實現社會現代化,並改善勞動者的生活。 但這是在官僚專政的統治下完成的,官僚專政旨在維護自己的權力和物質特權,越來越多的官僚變得徹底腐敗,嘴上空談舊的革命理想,實際上已不再相信它們。 

 多年來,這種對官僚特權的犬儒承諾使蘇聯的經濟無法維持,虛假的「共產主義」崩潰了。 許多人希望投奔資本主義同時會獲得民主和自由,以及更美好的生活。 但資本主義並不致力於這樣的理想。 相反,腐敗的前共產黨官僚和黑幫控制了經濟,使自己成為資本家。 他們偷走了至少在形式上,曾屬於社會的工廠和經濟資源。 1917 年以來的成果——人人享有工作、人人享有醫療保健、人人接受教育、人人享有住房等等——被逐漸摧毀。 濫用權力、特權制度、腐敗現象和不平等等問題並沒有消失,只有越趨惡化。 

問:缺乏民主是蘇聯社會主義實驗最嚴重的問題。 如果德國革命成功地推翻了德國的資本主義社會,情況會有所不同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對列寧和托洛茨基等早期共產主義革命家而言,他們的看法和承諾背後至關重要的基本見解,是社會主義的可能性其實取決於民主和國際主義。

列寧和托洛茨基都認為社會主義革命是從民主革命有機地發展出來的。 這是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的核心要素,與他的見解有關,即只有工人階級與農民結盟,才能領導鬥爭走向真正民主的結局。 這將使俄國由其勞動大眾的管治,為向社會主義經濟民主過渡創造了框架。 

列寧戰略方向的核心要素也是對民主革命的承諾,他認為這是為社會主義革命創造先決條件。 列寧認為,工農聯盟對於俄羅斯民主革命的勝利不可或缺。 他認為,這將締造一個工農革命政權,甚至可能帶來一個通向社會主義的「不間斷革命」(uninterrupted revolutionary)。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直到 1917 年,列寧越加強調,只有通過在社會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爭取真正的民主,工人階級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經濟民主。 

這與馬克思所說的一致:「民主鬥爭勝利」是工人階級社會主義解放的道路。在他 1883 年去世前的幾年裡,他曾暗示經濟落後的俄羅斯可能發起一場全球革命。他認為,俄羅斯的社會主義革命將有助於歐洲和北美工業先進國家的工人中掀起革命高潮。這既可使這些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又可為俄羅斯創造向社會主義過渡所必需的工業化。馬克思認為,只有在工業化、現代化的富足經濟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過渡至社會主義。否則,社會上的人們終將爭奪稀缺的資源,並由少數的壓迫者壟斷最高層。馬克思警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重蹈少數精英剝削勞動大眾的覆轍。一個經濟落後的俄羅斯,只有與工業發達的國家聯手,實現從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向世界社會主義經濟的過渡,才能達到真正的社會主義解放。

這種國際主義方向是 1917 年俄國革命的核心。人們預期這場社會主義革命將引發全球革命浪潮,將全世界帶往社會主義。 托洛茨基斷言,在像俄羅斯這樣一個落後的國家建立社會主義的努力充其量只能造成「一個膚淺的反動烏托邦」,與俄羅斯工人一直在爭取的豐富的社會主義民主相去甚遠。 列寧亦堅信,在落後俄羅斯發生的社會主義革命不等同於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建立社會主義孤島。 正如他所說,「我們是一座被圍困的堡壘」,等待社會主義革命蔓延至其他國家後能帶來增援和救濟。 

人們寄望工業發達的德國將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在德國,受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一個龐大的工人階級建立了一場大規模的工人階級運動。 雖然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主要領導人並不支持革命,但黨內許多成員——受到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等傑出馬克思主義者的影響——決心走革命的道路。 從 1918 年到 1923 年,一場難以壓制的騷亂似乎足以迎來社會主義革命,這種情況不止一次。 儘管遭遇了挫敗,但在蘇聯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共產黨還是在德國誕生了。 如果德國共產黨能夠在 1930 年代初與更大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統一戰線,反對希特勒的崛起,德國社會主義革命仍然有望。 

無論是發生在 1920 年代初期還是 1930 年代初期,德國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本主義都會阻止希特勒的納粹政權上台,並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將有助於激發社會主義革命在其他國家的進一步傳播。 這將使蘇俄內部革命者和官僚之間的鬥爭,免於向史太林主義投誠的災難性命運。 它本可以振興和加強蘇聯的民主。 

問:日本共產黨曾提出組建東亞社會主義聯邦。 如果這個想法實現了,東亞與蘇聯的關係會變得怎樣? 

很抱歉,我對日本共產主義的歷史或東亞社會主義聯邦的概念知之甚少。 但可以想像,在另一種歷史中,1920 年代社會主義革命浪潮席捲東亞。 想像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革命勝利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在這種情況下,東亞社會主義聯邦是可預想到的結果。 

當然,這並沒有發生,但它作為一種「思想實驗」,可以有助我們思考革命的社會主義思想和原則意味著甚麼。 這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概念工具,可能有助於指引革命者的未來行動。

朝社會主義進發的亞洲各國團結一致,將為其成員帶來顯著的益處:資源共享; 在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分銷方面進行合作; 分享成員國不同的經驗和教訓等等。 建立這樣的聯盟以及與蘇聯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也將有助雙方擺脫各自的脆弱狀態。 1920 年代初期的蘇維埃共和國會視與這樣一個東亞社會主義聯邦結盟,為一份極好的禮物。

當然,過去數個世紀所經歷的,以及與這些經歷相關,且根深蒂固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模式,必然令任何有思慮的人擔心未來將充滿脅迫、傲慢和壓迫。 依我所見,列寧在他關於民族自決的著作中所提出的指導方針,有助民運人士致力於建立非壓迫性、非剝削性、相互尊重和互助關係。這種理想對於社會主義的實現至關重要,就像我們在這次採訪中所討論的民主和國際主義承諾一樣。 

問:展望 2022 年,世界似乎並沒有變得更好。 各種抗議活動四起,我們如何理解這種情況? 人們在尋求什麼? 我們如何從蘇聯的歷史中吸取教訓? 

我同意這個世界似乎並沒有變得更好。 不平等越漸嚴重,許多人的生活質量每況愈下,暴力和威權主義正在蔓延,自然環境可承載人類生活的能力正逐年急劇下降。 

在與被斯大林暴政所腐化的共產主義之間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權力鬥爭後,貪饜的資本主義獲得了勝利。 蘇聯曾經強大的共產主義政權已經垮台了,其領導的東歐國家政權也隨之崩潰。 即使共產黨治下的少數幾個國家,它們也適應了資本主義。 事實上,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中國本身已經成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重心。 

資本主義正在消耗地球的資源來製造人們必需購買的商品,為的並非滿足人們所需,而是為了讓資本家最大化其利潤。 世界上大多數人民正在經歷無產化, 世界上的工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但是工人階級的組織已大大被削弱,許多組織已經被摧毀。 在很大程度上,許多此類組織已淡化、敗壞或放棄以往所作的社會主義承諾。 這就是不平等不斷加劇的原因之一,也是世界人民的生活質量在許多方面急劇下降的原因之一。 

人們在尋求什麼? 他們正在尋找忠於自己作為人的方式——人們需要尊嚴和生活自主,需要創造,需要一個真正健康的社區,在這個社區裡,有著不同背景和年紀的家庭成員與友鄰皆可盡情發展和探索自我。 他們正在尋找更基本的生存之道——免於恐懼和匱乏,免於飢餓、暴力和壓迫的自由。 隨著我們時代的危機在這個資本主義全球化「勝利」的時代擴大和加深,這願景變得越來越困難。 

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宜居的環境即將面臨的破壞。 數百年的資本主義,最終加速了兩個世紀追逐利潤的工業化過程,加劇了威脅所有生命的氣候暖化。 科學家們指出,我們還剩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來扭轉這一過程。 到目前為止,精英們需要維護他們的權力和積累越來越多的財富,這阻礙了人類做必須做的事情。 隨著我們墮進災難,數以百萬計的人已經失去了生命,還有數百萬人以多種方式承受氣候變化和環境破壞的後果:乾旱和飢荒、洪水和火災、暴力和混亂、空氣和水污染,蔓延的傳染病等等。 

除非全世界人民群眾有效地,為更美好的未來而組織起來,否則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抗議固然重要,但我們也需要真正的解決方案——為此,我們需要權力轉移和系統變革。 這樣的事情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就需要深入的組織力量,艱苦的鬥爭,並取得較小的勝利,讓我們得以從中展開鬥爭,爭取更大的勝利。 

當我們為所有人得以體面地生活,為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以及一個人們能夠生存的世界而奮鬥時,我們可以從蘇聯的歷史中學到很多東西。 在我們可以學到的許多教訓中,有三個與我們已經討論過的內容有關。 

1. 未來的希望在於勞動大眾——若以清晰的思維和建議為指導,他們就有能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正如 1917 年向我們展示的那樣,它們有能力開闢充滿希望的未來。

 2. 爭取更美好世界的鬥爭在於擴大和深化各方面的民主:政治、社會、文化、經濟。 如果民主的中心地位被削弱或放棄,為更美好世界而進行的鬥爭終將消弱或脫軌。 正如馬克思所說,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必須是所有人自由發展的前提。 

3. 爭取解放的鬥爭——爭取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社區,當然還有保護能夠承載人類生活的環境——必須是全球性的,唯一持久的勝利終將包括我們整個星球。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