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果:投射、挪用與泡沫爆破 2023年 迎新特刊, 精神 文 / 姍除線 進入正文前,先分享數個片段: 曾聽說友人在新亞飯堂吃飯時,旁邊的人說餐具有污 漬,正當友人以為是一般顧客的抱怨時,那人竟補多 一句「嗯⋯⋯一定係錢穆時代遺留嘅,真係好有新亞 精神!」 又聽說另一個故事,是前文編輯 D 的經歷。不久前 山城音樂節在新亞的小百萬上舉行,狂歡過後滿地垃 圾,編輯 D 希望說服身邊同行的人幫忙執垃圾,便 半戲謔地說:「我哋喺正錢穆圖書館前面,如果唔幫 手執晒煙頭罐頭水樽再走,對唔對得住錢穆?」 再談談一個近年的新聞,在 2021 年國安法生效時, 段崇智隨多間大學的校長發表聯署聲明,表示支持一 國兩制,以及理解訂立國安法的必要,遭到大眾抨 擊,指他「漠視中大精神」。 精神!精神!!精神!!! 以上並不是孤例,不信?問問身邊的人為何選擇入讀 中大:有些人為了「三大」的名聲,更多是為了環抱 山水日月之景的校園、滿滿的人文氣息和若有若無的 社會關懷⋯⋯每個人的答案各有不同,然而「中大」 彷彿等如「充滿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彷彿 等如大家心目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說到這裡,「中大精神」到底是什麼其實也說不清, 它有其真實的一面,同時也有虛空的部分。真實在 於那些社會關懷是有傳統支撐,各位耳熟能詳的新亞 書院創校、三間書院聯合創立中大過程(詳見〈輝煌校史〉),正是構建神話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場景。及後的抗爭如四改三學制集會、八九民運、雨傘 運動、反修例運動等,同學的積極參與,也為這個場 所增添「學運搖籃」的傳統意味。 值得留意的是,人文精神也是官方刷靚招牌的說辭。 大概在沈祖堯校長時期,官方很熱衷營造「中大充滿 人文精神」的形象。這令人們也習慣在具爭議的校園 議題,要求校方實踐「應有的人文精神」。沈不時落 區與同學互動,大談「大學生應該是浪漫的」,又回 應回教同學對清真食品的訴求,甚至公開為被政治檢 控的同學發聲 [1]。相比起歷任校長(尤其與上任劉 遵義),他成功令大眾將他視為歷任校長其中一位最 「關懷社會」的校長。 結果「中大=充滿人文精神」這個印象就在官方與民 間一虛一實的交叉下慢慢構建。 有毒的精神? 等等!一所學校具備學運歷史,官方以人文精神的形 象宣傳,又有何不可?何況同學不是也以此推動校方 關懷基層員工,或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員生所需,難道 不值得追求嗎?不錯,然而過份依賴「人文精神」這 個說法,便容易忽略了校方擁有的權力,以及其於社 會的位置。 繼續上述的例子,尷尬的是,親民開明的沈祖堯在任 內先後爆出建築工人追討欠薪、圖書館清潔工外判等 事件。尤其在迫遷居住在校內工友事件發生時,沈忙 著與員工食月餅賞月,回避被迫遷工友的訴求。這些 「社會關懷」的行為真的好假喔。 回望校史,大大小小的抗爭行動被描述成由「人文精 神」等符號引發,人們傳頌的同時也續寫並支撐著這 些神話。然而,利用符號十分方便地回應各個校園議 題,也容易陷入挪用的陷阱。 常見的挪用情況是運用歷史事件時,抽空時代背景, 或依據立場剪裁適合的歷史片段作為論據。無可否認 的是,現在有更多人願意認識官方論述以外的校史, 只是大部分仍欠缺對複雜歷史的爬梳。為人傳頌的高 錕事件正是一例: 在 1993 年 11 月的開放日,有同學在場內派發放有 抗議單張的避孕套;在高錕上台致辭時,有手持口號 衝上舞台,搶走麥克風,也有同學爬上煲底拉起布橫 額,擾攘數分鐘後被趕下舞台。其中一幕不斷被歌 頌:當高錕步下舞台,有學生記者問他會否處分同學, 高錕平靜地反問:「處分?我為什麼要處分他們?他 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 自此之後,高錕的事跡便成為大學校長言行舉措的標 準。當段崇智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議學生、向權貴 獻媚的表態時,便會被公眾大力鞭撻,說一句「今時 唔同往日」,慨嘆大學失去風骨與人文精神。 故事十分動聽,但在反覆引用前,需要注意描述不要 變作盲目的崇拜。高錕如何對待學生是有社會條件 的配合。在九十年代初,當時政治氣氛尚算開放。 1991 年,有同學在國慶酒會外抗議八九民運遭鎮壓, 高錕仍可各打五十大板地批評政府剝削表達自由及學 生擾亂秩序,這不是一句校長有德就足以概括的。 現在政治批鬥瀰漫,大學處於風口浪尖,校方落實政 策時需要面對更多校外因素,如教資會撥款條件(詳 見〈教我如何逗利是〉P.40)、更嚴厲的外部監察(例 如來自尊貴立法會議員的鞭撻)。高錕的例子說明 單單以個人品格來評價,容易忽略大學於社會的位置 和責任,以及大學管理層下決定時要面對的制肘。如 果大家懷緬的是高錕的管治風格,請整全的評價他的 所作所為,不要忘記當時他被任命為港事顧問的爭議 喔。如果高錕在 2023 年仍是校長,到底他是「高爸」 還是「高狗」??? 結語:泡沫爆破 XX 系人、XX 書院人、中大人等身份固然是被建構 出來。可能有人會立刻反問:「我知道 XX 精神是很 虛,但拿來爽又有什麼問題?」 是的,挪用沒有嚴重的後果,在解構大家的美好幻想 後要問的是:我們應如何更好的使用「身份」或「精 神」。筆者不是要否定大家對校園抱持的歸屬感,因 為就算只有短短數年,校園生活經驗會對個人有一定 影響,也是構成認同感的重要因素。 然而身份不是一個讓人放棄思考的藉口——建立了中 大人身份後,需要好好梳理建立認同感的歷史片段, 並意識到歸屬感如何建構自己對事物的立場及論述。 在動員運動的過程中,大家以人文精神作討論,無疑 是更快引起同學共鳴,然而只高舉同樣抽象的精神是 無助深化討論,甚至會掩蓋大學與社會的關係這些更 重要的問題,因此身份不應成為參與不同議題或討論 的界限。下次在回應校園議題時,除了「與 XX 精神 背道而馳」、「先賢風骨蕩然無存」的空洞反對修辭, 試著想想人文精神以外的說法吧!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三 × 九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