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文 / 路痴

一、作為全研的同學,你對重組有咩睇法? 

一兩年前已經聽到計劃,那時的反應不是特別反對。因為報告裡提到全研的問題確實存在,例如是課程重疊,同一個老師教兩個大致一樣的課目, 但就要在全研和政政分開教。當時學校和同學接觸的時候,看不到重組會令現有狀況變差,因為當時聲稱JUPAS 編號不變,財政獨立,不會削減現有資源。如果把相似課目合併令更多人可以讀, 實習機會共享,對(我們這些)細的課程是有利。(現在看到有很多爭議),我們知道的細節不多, 新學院之後的課程走向、資源共享、⼈⼿及辦公室安排都未⾒太多執⾏計劃。知道專責⼩組背後有其他的考量,但不清楚新學院期望邁向怎樣的願景,所以難以評價。


二、在重整課程方面,你有咩想講? 

覺得重組節省出來的資源可以多開課程和聘請老師,例如政政系早兩年以歐洲研究為專業,原本任教全研名下歐盟課程的James 離職,感覺上是⼀個可惜的損失,如果合併之後可以⼀起聘請老師,或者我們會有更多資源挽留這些專業⼈才。但要強調的是,感覺到現在專責小組想三個系的政治課目整合,但三個系卻各有考量:全研不是全球版的政政系,不會涉及太多政治哲學,而是會討論些更實務的東西,所以整合的空間可能比想像中有限。


三、三科的同學共用實習和交換生機會,你對此有甚麼意見? 

實習和交換生是畢業要求,實習機會的內部競爭的情況不算激烈,但當然好的公司都會有人競爭, 同學也會找市面上的實習機會。而交換生的機會自給自足,學系會加簽協議來保障同學有足夠位置去交流。


四、對於學院的命名,你聽過系內同學們有甚麼意見? 

當時我都有交名,例如「國際事務與政策研究」、「公共政策與國際事務」,參考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哈佛甘乃迪政策學院、哥倫比亞⼤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這些沒有「Politics」作學院命名,沒有「政治好恐怖」的問題,而是用「Affairs」、「事務」這些字。


五、聽過有數政同學不想要「政治」在學院的命名,全研的同學也會有嗎? 

我會理解數政同學有這樣的想法,也許當初學生選擇數政就是不想跟政政這麼接近。全研不會如數政般有這麼強烈的擔憂,可能數政同學習慣處理政策多於政治,全研都會處理政治議題。我也不明白專責小組花這麼大氣力拿走「政治」,但簡稱依然是「政政」,這不會洗脫與政治的聯想。如果問人「政政」是甚麼意思,很多人其中一個答案都會是「政治」,「好似搞一大堆嘢又回到起步點。」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