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專題:前言 2024年 3月號, 精神健康專題 「2023 年8 月至10 月,香港共錄得新聞報導22 宗涉及未成年人士或大專學生企圖自殺個案,比去年同期的11 宗增加一倍」[1]。數據顯示香港學童自殺率趨升,個案無可奈何累計成數據,我們深知這是現實,卻又只能別過頭如常前進。但請注視下去,這〈精神健康專題〉是我們嘗試為這個「病」給出的一個「診斷」和「藥方」。 精神病、心理壓力也好,都不像內外科的病那樣會有明確的診斷;自殺死者都未必被診斷為情緒病、精神病患,而且你我都知道沒有自殺或者沒有被診斷成病,也不意味着一個人沒有因精神壓力而受苦,一個人能夠從事生產和如常生活也不代表是「無事」。 一個人為甚麼會「病」,「學童」會因何而病和自殺?「學業壓力」、「家庭關係」、「社會氣氛」, 這些都是籠統抽象卻又順理成章地存在的標籤, 數據很自然化約了「人的生活艱難和傷害史」[2]。而數據與標籤會埋沒了些什麼,是在對話和聆聽之後才會知道的;我們與幾位受訪者談話並寫下三篇訪問——〈我有病,但我唔敢睇病。〉、〈由『自由鬥士』到『自由騎士』:社運與疫情〉和〈研究研究生:孤獨又忙碌〉,而在其中兩篇文章的觀看順序和排版安排上,我們以「病歷表」為先,受訪者經歷為後的呈現形式,為的是表現醫療論述主導下的表面理解之後,再重現一個具厚重感的生命,也希望讀者可從閱讀幾位受訪者的經歷中得到訊息。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燥鬱症」「創傷後壓力症侯群」⋯⋯這些病名或許你我都從新聞乃至身邊的人聽過,我們卻很可能不理解這些不尋常的主觀體驗,為了更能想像身同感受的經驗,我們記下這些身體的感受。 〈中大的天台,保健處的隊伍〉結合學生代表的意見和制度內的精神健康支援資訊,指出中大的精神健康支援制度的局限和資源不足。毋庸置疑,中大甚至社會的醫療保障制度都存在資源問題,連配藥選擇都很有限。那麼病人進入了醫療體制,就會被醫好了嗎? 生物取向的醫療論述似乎主導著社會理解精神病及患者的方法,以至我們好像以為一個人到了醫院,一直保持覆診服藥,就會輕易「痊癒了」或「總會痊癒的」;接受治療的經歷是更具體而必定是體察的,抽血、禁錮、服藥、神志迷糊、覆診、體重大增⋯⋯〈醫病?越醫越病!〉從一位有接受精神科醫療同學的經歷去批判醫療程序中的對病人的控制與管理,亦沒有時間資源去讓醫生與病人建立深遠的關係。但不要忘掉即使離開了醫院,社會還是我們的病房。 我們的心靈精神都已滿目瘡痍,只差肉身還未頭破血流。現代人的處理方法向來都是貼上膠布,繼續前行。在這冷冰冰的社會沒有人關心和扶持才是常態,誰都很可能得不到關心,畢竟麻木做人、互相保持距離可能才是現代社會最方便和明哲保身的活法;所以我們最好可以相信自己的關心,可以為人雪中送炭。關於關心,請看報社編輯同學之間的一次對談〈我沒事,不需要幫忙。〉, 我們用了這次對談,去表達對於朋友生活狀況的憂心,以及記下這次對談的意義反思。 正視自己或是身邊的朋友的心靈也早已千瘡百孔,承認我們可能始終無法完全理解、還有「愛莫能助」的感覺,疾病和各種處境交纏的複雜性。 唯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開始互相扶持,讓本來就搖搖欲墜的個體不用再陷進孤立無援的困境、讓一個人無論是否如常地站立都可以有人依靠。 註: [1]:香港數據顯示學生自殺率趨升,陸台兩地亦錄得類似危機,端傳媒,2023 年11 月9 日。 [2]:編按:用字「人的生活艱難和傷害史」直接引用自李智良著作《房間》的序。《房間》再版序:有人每天依時服藥,房間,李智良, 2016 年12 月13 日。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三 − = 二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