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希嬉

中大山頭咁大,唔知你有無去過位處李惠珍樓的「A&P中大第二書店」(下文簡稱書店)。知唔知它跟座落本部的大學書店有甚麼分別?其實書店設立的一大目的是推廣閱讀風氣,所以賣的主要是課外書,而不是較賺錢的教科書。中大學生報替A&P(學術專業圖書中心)總經理陳振良先生做了一個專訪,了解為何A&P會入中大經營書店推廣閱讀風氣、他如何理解閱讀、書店在未來又會有甚麼計劃等。

由一開始就預了會虧蝕
訪問一開始,陳生就跟我們強調入中大辦書店不為賺錢,他們前兩手書店都已經慘澹收場。第一間是由一群有心人自己打本成立的第二書店,他們雖然辦了很多次十分成功的讀書會,可是最後也因連年虧蝕,做了兩年後就被迫結業。後來由擅於經營內地書籍的新思維書店接手,情況比較好,做了四年多後亦因財政上不能維持而結業。A&P接手後原本想叫中大第二書店,可是原來第二書店這名稱已經被最初的有心人註冊,所以現在全名叫「A&P香港中文大學第二書店」。陳生表示「我們不會比他們辦得好太多,所以對我們來說,只要不虧蝕太多就很好,我們都會一直做下去。」

受惠於當時的閱讀風氣
要了解為什麼他有這個「偏向虎山行」的決心,也許要由他的背景談起。陳振良80年代在中大讀哲學。那是在中大駕車不用跟足香港交通法例、大學健身室的位置還是臨時宿舍的年代。他形容那時的閱讀風氣很好,就算一開始不是對閱讀特別有興趣的,慢慢都會愛上看書。「可能因為當時大家的話題離不開書本,現今你不談書,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談了。」而且當時還是四年制,同學還有空間可以Hea,可以睇書。

資訊多,更要讀好一本書
現在時間少、誘惑多,又是否讀書氣氛一定大不如前呢?陳振良認為現在的資訊發達了,我們更容易接觸到我們有興趣的資訊,理論上讀書風氣應該可以比以前更好。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資訊雖然多,但往往十分零碎,所以他強調學生不應貪快睇摘要、睇精華,至少試一次由頭到尾睇完一本書。

用書展接觸更多的同學
對閱讀有多多想法,又會如何影響書店未來的發展呢?陳振良形容書店的目標就是中間的一群,只要有合適氣氛就會看書的人。於是書店推廣閱讀風氣的方法有別於第二書店的讀書會,他們希望可以在中大不同的位置多做展覽,拉近同學和書本的距離。最初校方不容許他們辦展覽,不過書店和校方最近有共識,可以開始在不同位置舉辦書展。陳先生甚至提議對書展有想法的系屬會做書展可以和他們合作,書店可以向他們推介/提供一些較冷門的書籍。他相信同學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一科一書、一中大一書

陳先生對書店未來的發展方向充滿想法。他形容自己在中大讀書時,因為能接觸很多不同的科目,所以獲益良多。他其中一個想法就是邀請每一個學系推薦一本教科書給其他系的同學讀,這樣同學即使不讀1001的課程,也可以由一些較系統、較有質素的教科書去認識不同的學科。另外,他亦提到外國城市會有整個城市的人都讀同一本書的活動。他反問,中大又得唔得呢?如果做到,其實書就可以成為大家的話題,對提升閱讀風氣很有幫助。

未來的困難
正如這個訪問一開始,陳生就話在香港做書店不易為。高昂的地價令很多有心人辦的書店都做唔住,他舉例沙士過後、地租平的時候,有的書店做得還可以。但租約一完,地主坐地起價,較大型的連鎖書店如商務的分店亦支持不住。他一面認真地說香港人羨慕台灣有誠品,其實如果香港地價可以合理一點,好多本地的書店都可以辦得很好。在香港辦書店不易為,A&P在中大放棄賣熟悉的教科書,反而主力賣課外書更不易為。也許同學可以多多支持?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