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來如此

農民苦況3

1978年以前,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由國有企業和人民公社進行生產。政府負責訂立生產計劃、控制商品價格和資源分配。然而,文化大革命、四人幫作亂、嚴重的天然災害對經濟做成極大破壞,中國經濟百廢待興。另外,當時中國科技落後,需要從西方輸入缺乏的物資,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敵視共產主義國家,加上中國與原先的盟友蘇聯鬧翻,中國物資供應上更是捉襟見肘,令中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

為了解決經濟問題,鄧小平在1978年上台後,將計劃經濟逐步改為市場經濟,並推行一連串的經濟改革,中國的經濟模式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時中國農民工問題、福利問題,都與改革開放時的政策和制度轉變息息相關。回顧改革開放的歷史,對於理解改革開放所做成的經濟矛盾與六四的關係,甚至現時中國的主要問題極其重要。本文主要指出哪些政策上的改變對社會造成不公,導致今天中國的經濟問題,為讀者描繪改革開放如何影響現在的中國。

承包制釋放農村勞動力

經濟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始。改革開放以前,農村組成人民公社進行集體生產。1978年,政府在小崗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現成果不錯。(註1)1982年開始,政府將它推廣至全國,漸漸取代人民公社。在這個制度下,農民與國家訂立合同承包土地,每年將某數量的農作物上繳中央。超量生產的農作物能夠拿到自由市場售賣更高的價錢,從而刺激農民生產,提高農作物生產的效率。由於能夠生產更多的農作物,即使減少投放進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也能夠維持生產量,因此農村出現大量剩餘勞動力。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城鄉差距越來越大,進入城市打工比在農村耕作能獲得更高的工資,再加上國家放鬆了人口流動的限制,大量農民進入城市工作,加快城市化的發展。

雖然現在承包制已經名存實亡,很多地方已經不會將農作物上繳到中央,但它將農村勞動力解放,為企業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令企業得以高速發展,這個轉變可謂是改革開放的關鍵。鄉鎮企業私有化

鄉鎮企業是在農村主辦的企業。1978年底,國務院宣布要大力發展社隊企業。1979年,國務院進一步明確社隊企業的地位、作用和發展方針。在1984年,中共把社隊企業改名為鄉鎮企業,並要求各部門積極支援鄉鎮企業的發展。(註2)農村中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數目不斷地增長。1984年至1994年鄉鎮企業的數量以年均37.9%的速度增長。9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出現效益下滑。中國農業部在1994開始改革鄉鎮企業制度,將公有的鄉鎮企業私有化。在2000年底,有95%的鄉鎮企業被私有化。(註3)私有化的鄉鎮企業需要負責工人的勞工福利,但它們為求利潤最大化而大量裁員和不斷地削減工人的褔利。

私營企業崛起

改革開放前,中國所有企業都是國營企業。僱員的福利如房屋、醫療等都由國家負責,加上所有人都是終身聘用,當時的工作可謂是「鐵飯碗」。但許多國營企業都是賠錢多、賺錢少、生產力低,需要靠國家的資助才能繼續經營。為解決問題,在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發表《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標誌著城市推行經濟改革的開始。(註4)

國家開始放寬關於控制生產和資源分配方面的權力,關閉大量國營企業,容許私營企業出現,並給予它們較大的自主權決定聘請、解僱、升職員工。另外,改革開放後,國家對外開放市場,在沿海地區建立經濟特區,容許外國企業在相對自由的管制和介入的環境下進行投資。改革開放後,政府將提供福利的責任轉移到私營企業身上。私營企業與私有化後的鄉鎮企業一樣,不斷地剝削工人。而政府只顧着提高經濟效益,對私營企業剝削工人的行為視而不見。

價格雙軌制──政府定價的沒落

改革開放初期,政府仍控制能源、原材料等基礎工業品的價格。隨着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漸漸深入,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不協調越來越明顯──基礎工業品的價格定得太低,而加工品的價格則太高,出現基礎工業跟不上加工工業發展的情況。政府打算開放基礎工業品的價格,卻害怕一下子開放價格,價格將會大幅上升,引來嚴重的通脹問題。於是,政府在1981年引入價格雙軌制(註5),即是同一種資源有兩種定價──一是官價,另一是市價。官價比市價便直,這一方面能避免資源的價格一下子大幅上升,另一方面能提升基礎工業品的價格。但這個制度有漏洞,官員能夠利用這制度來謀取私利。官價與市價的差價很大,官員可以用官價購入資源,然後用市價賣出,從中獲取暴利,內地稱之為「官倒」。 在官倒成風下,商品亂漲價亂收費相當嚴重,於部分地方和領域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儘管中央三令五申,仍無法阻止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和國營機構投身到物資倒賣中。(註6)

政府為打擊官倒和穩定社會,於1988年5月開始取消價格雙軌制,開放部分商品價格,實行「價格闖關」。但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物價瘋狂地上漲,全國「零售物價指數同比」攀升至26%(註7),搶購潮席捲全國。政府立刻停止繼續闖關,可是闖關失敗所令社會出現恐慌,社會秩序混亂,醞釀了市民對政府不滿的情緒,為八九民運埋下伏線。政府在下令停止闖關後立刻出手控制物價,直至1992年政府全面放開產品價格。在這以後,市場定價機制取代政府定價,計劃經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世貿、工人、農民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在加入世貿後要接受世貿訂下的貿易規則,如削減進口關稅、取消配額、進出口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取消出口補貼、放寬對引進外資的限制等等。在這些貿易規則下,外國商品能夠更容易地進入中國市場,為資本家剝削工人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加入世貿後,大量外國商品將源源不絕地湧入中國市場,許多中國商品的技術、質量、成本和生產效率比外國商品有大段距離,與外國企業平等競爭必然落下風,大部份中國企業難以承受跨國公司的商品競爭而破產、倒閉,或被收購合併,大量工人因而失去工作和生活保障。

除了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外,中國農民也難逃厄運。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上百萬公頃的農場能夠用大型機械和農藥,生產大量便宜的農作物出售到中國;中國農民卻沒有這些工具,生產出來的農作物不論是產量或是質量都不能與之匹敵。對外開放農業市場,意味著中國農民必須面對外國企業的挑戰,結果中國農民慘敗。農民的收入本來已是不足,在加入收貿後,農產品的價格下降,農民的收入更是大幅下跌。

總結

本文只是很粗略地指出了幾點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改變,但我們不難看到改革開放其實是中國從社會主義轉而投入資本主義懷抱的歷史過程。政府由計劃經濟到引入市場經濟、將勞工福利的責任轉移到私人企業身上、加入世貿等改變都指向國家對農民和工人的責任越來越少。農民和工人的福利不斷被企業削減,而政府卻執法不嚴,對企業剝削工人視而不見,於是企業就更加有恃無恐。農民和工人在改革開放後成為最大的輸家。改革開放的成果主要是靠犧牲農民、工人獲得,但許多人的眼光總是被經濟增長的數字吸引,忽略農民、工人在背後付出的血汗。我們在得到成果時,必須問究竟這些成果從何而來?這些成果究竟被誰分享了?誰又被忽略了?為何這些人被忽略
了?

註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維基百科
註2、<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4年)> 人民網
註3、<集體主義、鄉鎮企業與農村工業化> 吳一平 《財經科學》2005年第2期
註4、<十二屆三中全會有計劃商品經濟> 2008-12-11 中國網
註5、<三十年價格體制改革的歷程、成就與經驗>2010-11-04 王學慶
註6、《激蕩三十年》吳曉波
註7、<1988年價格闖關闖出禍> 2008-11-10 《文匯報》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