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andora、Edward

我們要評價一種新事物,先要給出改變舊事物的理由。套用到我們現時的處境,就會顯現出以上問題的迫切性。作為大學生,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史無前例的學制改革,是否定舊事物、接受新事物、無可逆轉、無從反抗、無可奈何的改革。學生由始至終處於被動。既然事已至此,你總不能叫中六生從頭讀起;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保有思想上的自由,為新學制下一個判斷:究竟,它針對的是舊學制的甚麼問題?又,它的方法可行嗎?

新學制這個詞彙太空泛;要理解它,我們或可從貼身事物開始。中大為應付新學制,作出了大量課程改動,包括收生安排、課程難度、通識教育及總結學科等等。下文將會分析中大的課程改動,希望從中發現一些端倪,有助加深對新學制的理解。

如果~命運能選擇~~
假如你是一個新生,課程改動影響你的第一件事便是收生安排。來年,部分學院將會引入大類招生,即是入學的第一年不需決定主修科,而要修讀一系列的學院課程。學院課程通常分為數個組別,如理學院便將學院課程分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統計學五組。學生在決定主修前,先要修畢指定科目。另外,即使引入大類招生的學院,亦不代表所有主修科目均會撥入大類招生,如理學院就有五個主修不列入大類招生之列[1]。

大類招生針對的問題據說有二:第一是針對現時過早分科,學生知識過分偏狹,希望能使學生有更廣博的學問基礎;第二是使學生有更多時間了解自己興趣,避免選錯科。這些目標自然是好的,但現時大類招生的設計卻使功效成疑。

對於第一個問題,中大拓闊學生學問基礎的方法是推行學院課程。然而,細心一看,有些學院課程只是高考科目的翻版,如理學院的五個組別與高考理科如出一轍[2]。雖然組別分類與高考的相同,兩者的內容可以不同,但我們可以想像到兩者的差別並不會太大,所以新生在year 1的課程只不過是在讀以往的中七課程。學的東西根本一樣,只不過換了在大學讀而已。另一些則與現時的基礎課程分別不大,如商學院的學院課程基本上為現時商科生的一年級課程。

如果學院課程的目的是為改正以往高考分科過專的流弊,卻換湯不換藥,目的何在?

對於第二個問題,效果更是微乎其微。我們平日聽說的轉系理由雖然千變萬化,但大體上,仍不出以下三類:第一,「現實」與「理想」之爭;第二,在讀的過程中發現「真愛」;第三,「騎牛搵馬」。

如果你是第一類同學,很遺憾,大類招生絕對束手無策。所謂「現實」科,通常是收生成績較高的科,學校為催谷收生成績,往往不將它們列入大類招生。結果,捲入現實與理想之爭的同學,依然是在入學前便要下決定。選錯科的機會並不稍減。

如果你是第二類同學,很好,你選科錯的機會比第一類同學稍低。理論上,你的確能有更多時間了解自己、思考前程。但是現實上又是否這樣呢?新生若要在二年級時選A系為主修科,就必須在一年級時完成A系三個基本課程。如果一早對某科心有所屬,完成三個課程並非太大問題。但如果我三心兩意,對A、B、C三個系也有興趣,那我豈不是要讀九個基本課程?即使課程有重疊,但一年能夠讀的學分只有四十分左右,基本課程已佔了一大部分,再加上要讀書院通識、與人文對話、與自然對話、PE、中英文……等林林總總的課程,究竟還有多少時間讓我們了解自己、思考前程?況且,大類招生只讓新生在學院以內自由選擇;若你的「真愛」在其它學院,那只好自求多福了。

如果你是「騎牛搵馬」的同學,你的鴻圖大計能否成功視乎你想找甚麼「馬」。大類招生的各主修科目大都沒有設學額預限,校方此舉的確能降低某些主修科目的入學門檻,因為大系的收生人數大增,轉系成功機會理應較高;但如果你要找的是「千里馬」--收生成績較高的學系,則你的命運與第一類同學相若,只能聽天由命了。

上到黎唔代表達陣 好戲在後頭
好了。假設你過了課程安排這關,下一個問題便發生在課程難度上。作為一個三三四新生,你比舊制生讀少了一年高中,吃虧在所難免。大學課程原本預設學生有高考知識作根底,今後數年舊制和新制學生並存,學校會否修改課程,使三三四新生能跟上進度?另外,學校為新生安排學院課程,有沒有限定報讀資格?如否,三三四新生將被修讀過同樣內容的舊制生大舉屈機。

繼續走下去,在第一修學年你要修讀「與自然對話」和「與人文對話」兩個通識基礎課程。這兩個名稱莫名其妙的課程本意甚好:同學在導師帶領下研讀經典,從而「思考人生問題」、「了解古人智慧」云云。針對的,當然是時下大學生缺乏思考嚴肅問題、展讀經典書籍的習慣。此課程應是倣效外國知名大學,如芝加哥大學的通識課程。然而,一些學制上的先天缺陷使該兩課有東施效顰之譏。外國大學通識課程佔全課程比重甚大,以芝加哥大學為例,首兩年所有學生不分系,一律只修讀通識課程,故學生有充分時間細讀經典,不致於被主修科抽乾;反觀中大,新學制一百二十三學分中只有二十一學分為通識課,還包括若有若無的書院通識。中大既要倣效外國,又只開兩門基礎通識課,同學分心主修科之餘,還哪有閒情去陪你「了解古人智慧」?

校方的雄心令人訝異。為了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理解經典的梗概,基礎通識課的編排異常緊密,一本經典往往一、兩堂便輕輕帶過。小弟曾慕名閱覽該課課本,發現只是將經典中若干章節輯錄成集,支離破碎,無主軸可言(該書於大學書店有售,讀者可自行判斷)。另外,課程涉及著作之深之廣,即使皓首窮經亦未必能通。校方如何保證各教員能精通諸典籍,以釋學生之疑?為這兩個問題,小弟曾去信大學通識教育部。部員回信稱「該課程並非要學生盡悉書中精義;只是希望能引領他們思考人生大問題,並簡介古人對諸問題的思考進路。」又云「教師們不以權威自居;當然,教師們對經典的理解必須要遠超同學。」對於這種說法,我只能深表遺憾。經典往往就是悶的代名詞,剛開始讀時通常是最苦的時刻;要精讀細讀,好處才會慢慢浮現出來。這樣蜻蜒點水地讀,便是將學生長期處於最苦的時刻,又怎能期待他們完課後不將經典拋諸腦後呢?其實,同學對此課程的評價不俗,有修過課的同學反映老師教學用心,批改作業一絲不苟。學生報過往就曾為它作報導。只是,與其貪多嚼不爛,何不專研一本著作?

最後,在畢業前,你還要面對最後的新事物--「總結學科」。小弟尚未得知總結學科細節,學校網頁中亦只有寥寥數語。網頁中將總結學科形容為課程的「終結樂章」,相當風趣。至於「如何終結?」、「如何樂章?」,卻是語焉不詳。網頁中只透露此學科將會是獨立探索(研究)或實踐(實習工作、實地考察、設計等),將過往四年所學融會貫通。雖然看似自主性甚大,但最終學生有無選擇,難以預料。畢竟資助一名學生研究還是實習,所用資源有天壤之別。前者需要耗用教員大量心力、時間;後者卻只需將學生拋給老闆便可(而且學生還樂於接受)。到底總結學科會否成為大型實習計劃?請大家拭目以待。

只能問一句:「Why always me?」
三三四新生都算諸事不順,中學時要面對文憑試,考一個四不像的通識科;難得考上大學,諸般奇難雜症又接踵而來。校方為三三四進行改制,雖然效用成疑,我們又能怪誰呢?大學夾在社會與學生之間,既要回應學生期望,又要回應社會需求;既要培養公民,又要訓練工人。由是觀之,在客觀社會條件的限制下,中大改革的漏洞,似乎便能被同情地理解。受盡無妄之災的新生,恐怕只能感嘆一句:「why always me?」了。

後記:
話說我這次既然談及學校政策,自然要與校方交流,以便取材。以上所列四大改動,我曾列出諸般問題,求教於各學院、大學通識教育部。結果,回覆者寥寥,除大學通識教育部詳細解答所列問題及醫學院、工程學院作出官腔回應以外,其他各學院一概不回應。可能學生報聲名狼籍,經常找校方的碴,以致竟得如此冷待。然而,我在作為學生報編輯以前,首先是一位中大人;校方如此對待學生,置學生疑問於不顧,實在令人齒冷。

[1]:五個不列入大類招生的主修為中醫學、風險管理科學、計量金融及風險管理科學、數學精研,以及數學及訊息工程(通過數學精研收生)
[2]:理學院五個組別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統計學;高考的應對科目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純粹數學及應用數學。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