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上)
文:胡蘇

「所以談研究所、談中大,都還得從書院談起」《與中大一同成長》

要是聽過中大的名字,想當然會聽過當初中大是間書院邦聯制的學校。但今時今日,所屬書院對於新生來說除了宿舍、書院通識、週會以外,會剩下甚麼呢?老胡想就是唸過幾年的畢業生聽見這問題也免不了一陣的沉默。書院理念時至今天到底是些甚麼?除了空洞的口號以外,大部分同學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對書院歷史有興趣的同學大可以聽聽老胡的胡言亂語;就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也不妨聽一聽你們即將在此渡過幾年的陳年舊事。這些故事,就讓老胡娓娓道來。

話說早在中大成立以前,三間書院早就已在香港落地生根。「中大」,只不過是三間書院根據中文教學的理念而.合一起的名字。三間書院早在「中大」出現以前,甚至遷入馬料水以前早已經營辦學。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新亞校歌〉

當中要數歷史最悠久,老胡實在不得不提新亞書院。新亞書院的前身是亞洲文商專科夜校,由南遷香港的錢穆、崔書琴與居香港的劉尚義舍力籌辦,及後更邀得唐君毅、張丕介的加入。新亞創立的原因乃源於錢唐等人希望籍此繼續他們於國內的辦學精神,力求保存及發展中國傳統的人文主義精神。

回想當年,新亞於 1949 年最初開學的時候,窮得只能負擔租在九龍一家中學在夜間上課。1950 - 1953 三年間更是新亞最艱難的時候,老胡依稀記得那時的新亞沒有職員,更沒有校工,一切日常校務,全由老師跟學生共同負責。同學們下課後還需要清潔課室,整理桌椅。那些年的青春歲月雖然堆滿汗水與淚水,但也好不快活,實為老胡最為享受的時光。而學校的營運經費則多為募捐得來;老師的收入也非常微薄,只有上課的鐘點費,生活多靠稿費支持。老胡可以大膽的說老師們除了一腔對傳承中國文化的古道熱腸以外,就別無支撐他們堅持辦學的理想了。老胡現在想來,新亞校歌中「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也許是錢老當年貧苦辦學,仍奮勇向前最真實的寫照吧。新亞書院的名字也是於 1950 年訂立起來,意謂寄望創造一個新亞洲光明的未來。

現在說起來,那年間新亞的經費籌募也真可稱得上是個傳奇。老胡猜不知道是不是新亞士人過於寒酸,財運不佳,來港以後屢次失去財政支持。呵呵,或許支持新亞財政的王岳.也是受新亞的霉氣感染,弄得足半年便破產收場。而正當美國耶魯大學的雅禮協會對新亞伸出援手,發展出現一線曙光時,錢老竟還能與耶魯來的代表討價還價,堅持不替教會辦學,不讓雅禮過問校政。這段歷史實在讓老胡敬佩汗顏,所謂的獨立不屈,所謂的士人風骨盡在錢老身上體現至盡。

說了這麼久,到底何謂「新亞精神」呢?此乃一千古不解之迷思,各人有各自的解釋,許是錢賓四重遊陽間也未必能給個眾人信服的答案。老胡對此亦只能作一膚淺至極的猜測。新亞書院的旨趣道「以人文主義之教育宗旨溝通世界東西文化」,老胡認為新亞精神便是教育出能批判,能包容,能堅持,能理想的君子,並且能承傳中國文化,廣學西方知識,溝通中西的通才。新亞講重的「誠明」便尤重對於中國文化修德學習的精神,誠明二字便出自《中庸》,寄望同學能探求事實,認清真理;為學做人,需要知行合一。

因此在當時的新亞課程中,尤能看見新亞著重培養學生傳承中國文化和廣學西方文化。要知道錢唐等中國文史哲學者乃自北方大陸逃難以來,他們認為共產主義乃將中國文化摧毀殆盡的思想,因此他們來港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保存彌足珍貴的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在早期的新亞課程設計上,新亞精神可謂表露無遺,當時的新亞同學需修學四年。

第一年不分系別,共同學習,並主要分為三個範疇,一為教授中英文的語文科,二為教授中國通史、哲學概論及社會科學的人文學科,三為教授自然科學的科學知識。到了第二年,同學主要仍是以學習中英文的全人教育為主,包括中國現代史、西洋通史和理則學或倫理學。回想當年的新亞學生,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科學未必都為學貫東西的博士,卻都是貫通東西的通才,新亞精神在課程安排上實表露無遺。哼!難為今天之人以所謂的通識課程妄想傳承老新亞精神,這簡直是痴人說夢話。

「崇奉基督,勵志篤行」〈崇基院歌〉

成立第二早的書院則為崇基書院,成立於 1951 年。談起崇基的發展過程,可比新亞輕鬆得多。崇基的建立乃源於基督教會大學在中國大陸的被迫結束,不少前任教授及學生逃到香港。因此崇基創立的一大要旨便是繼承西方基督教會在中國的辦學精神,恰恰與著重發揚中國儒家人文精神的新亞相映成趣。老胡特地翻了一下書本,當時崇基的建立得力於的香港有教會背景的人士,例如聖公會的何明華會督、前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歐偉國及其他的教會領袖,取名為崇基便是取崇奉基督精神的意思。崇基的開辦經費最初來自香港聖公會,並得聖保羅男女中學、聖約翰教堂及會督府借出校舍。及後更得到英國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及嶺南大學的美國基金會補助開辦費,崇基的開辦在本港與歐美的教會組織扶持下可謂一帆風順。

崇基不但備受教會的特別扶助,就是港英政府也抵不住這小貴婦的魅力,於 1956 年於馬料水撥地十英畝興建校舍,九廣鐵路更為此增建馬料水站,方便大小姐出入,於是崇基便成為了日後中大的基地—馬料水的第一位成員。老胡那個年代的的馬料水可真是遍地牛糞,人跡罕至,放眼盡是農田跟荒野的不毛之地。港英卻願為此斥巨款興建鐵路,這可真不只是一般的偏愛。要是把新亞說成是個南下流亡,身無分文「千斤擔子兩肩挑」的窮書生的話,那崇基就是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貴族大小姐。

崇基的基督教精神不獨體現在創校理念上,在其建築、學生活動和課程設計上也可見一斑。崇基在馬料水建校初時並不像今天般龐大,建築物並不是很多,但很早就已經有了禮拜堂和神學院。就是最早的兩棟宿舍(應林堂和華蓮堂)分開男宿跟女宿也體現了當時的基督教會的風氣和價值觀。那個時候的崇基已經有一種宣揚團結、友愛的基督教價值觀,惡名昭彰(?)的週會那時已經有了,很多其他的宗教活動如感恩崇拜會、校慶唱聖歌也是早期崇基的特色之一。課程方面繼承了國內基督教大學的部分特色,以經濟學及人生哲學為其中必修科。至於音樂系和神學系更是崇基當年創立之初已經有的學系,到了今時今日,這兩個學系的同學仍然只能進崇基。神學於基督教的關係自不待言,而音樂在當時來說則是用以輔助傳教,創作聖經詩歌的重要途徑。老胡直覺得對於當時的崇基來說,把崇基精神說成是基督教精神也毫不為過。

「我校聯合,氣象萬千」〈聯合院歌〉

第三間,也是最後的一間老書院就是聯合書院了。聯合書院在 1956 年成立,由華僑、廣僑、文化、光夏及平正五所院校組成,大多都是於 1947至 1950 年間由廣州南遷來港的私立大學,屬所稱的「流亡書院」,都是為了逃避共軍南下而來港。因此要是算老的話,那個時候最老的並不是為人熟悉的新亞和崇基,反是聯合前身的這五間書院,他們都是淵源於三、四十年代的專上院校,當中例如廣僑書院前身的廣州大學和作為光夏書院前身的上海大夏大學,便比老胡的祖父輩還要老得多。

聯合成立的背景與新亞類似,來港後都經歷了一段財政非常困難的時期。縱使這些書院具有歷史基礎,有些甚至在內地一併把師資、學生、圖書等都移到香港。例如華僑大學搬到香港的華僑書院時,學院立即擴充到文、法、工、商四個學院大個學系,學生增加到六百多人,與香港大學不相上下。而且原華僑大學教師陣容鼎盛,許多著名教授諸如趙冰、錢穆、唐君毅都曾一度任教,發展本應一片光明。可惜的是 1949 年便被英軍不由分說的強行徵用了沙田校舍,真可謂「屋漏兼逢連夜雨」。

規模最完善的廣僑也落得如斯下場,其他院校就不容分說了。這些院校大都只能租用設備簡單的校舍及在夜間上課。各書院的經濟來源,就只靠有限的學費。教職員的薪金都非常微薄,各書院經濟情況常陷困境。幸好在此情況下有 1950 年台灣捐出的孫氏助學金和 1952 年亞洲協會捐出孟氏獎助學金,情況才有所改善。想來也奇怪,那些年的台灣還處於國民黨獨裁專政,資金不能自由進出的年代,忽然有些台灣來的「孫氏基金」,想來與國民黨應該有不少關係吧。結合聯合書院的院徽的色調,還有那首具濃濃國民黨風味的院歌(「浩浩青天,昭昭白日」,說到這實在很難不讓老胡想起青天白日滿地紅吧…….),還有五所院校逃離共產黨南下的背景,你說聯合跟國民黨毫無關係的話,老胡就打死也不信的了。好了好了,閒話完畢,聯合怎樣成立的呢?這就源於福特基金會在 1956 年來港,五間院校才統一資源和人才,組成「聯合書院」,以後的發展才一步步暢順起來。

正正基於聯合書院本來就是一所由幾間院校組成的書院,是一個包容和妥協的結果,因此他的理念感覺上並沒有新亞和崇基這麼強烈。但在老胡眼中,包容多元正正就是聯合書院的最大的理念。聯合書院的學者均來自於不同背景,分別有著不同代表儒學、西方基督教及地方性務實的中國大學傳統,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在香港繼續其教育與學術工作。舉例而言,聯合的第一棟宿舍就是帶著紀念天主教來華傳教士湯若望味道的湯若望宿舍;而課程設計上聯合向來著重切合社會需求,在聯合成立早期已經重視其科目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因此會計和商業管理等發展得特別早;而在聯合的校訓「明德新民」就是來自於儒家經典《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句。聯合在各方面多元的表現均充分反映其自由多元的特點。

這段時間雖然是三間書院經營最困難的時候。嗯……好吧,崇基算不上經營困難,但亦是三書院最自主,其理念最強烈的時間。在這段日子裡,雖然中大還沒有成形,書院的認受性和地位亦遠低於現在,但回想起當年,每個學生只要一踏進校園,就能感受到那股書院氣息和人文味道,那股瀰漫在空氣中令人激動的氣氛至今還殘存在我的鼻腔之內,窒息的感覺還能依稀沿記憶找到,這一切都讓老胡回味不已。

博文約禮 中大校訓

接下來的便是三書院如何成為中大的歷史了,轉捩點出於雅禮協會駐新亞書院代表朗家桓於 1956 年致書高詩雅,討論私立大專學院的地位。他主要來說提出了三項意見,大約是要政府規定大學的入學標準和校舍等規格,界定政府在大學財政上應擔當的角色和加強大專院校認受性等。用老胡的說話來說,朗家桓就是說出了一些政府老早應該考慮而沒有考慮的事情。接下來,政府也就忽然被一言驚醒,終於開始關注專上教育的發展,再加上當時香港的政經形勢,例如經濟發展開始向工業製造和出口的方向轉型,對專業和高教育程度的人才需求增加等,中大在政府協助下亦火速籌組起來。三院於 1957 年成立了「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1959 年政府宜布資助,三院正式開始籌辦一所新大學,1963 年中文大學正式成立。

對當時三院的發展以至大學組成後的性質、組織等影響最深遠的就是富爾敦提交港督的《香港專上學院發展報告書》,報告書雖沒有直接提出邦聯制的建議,但指出單元制對由三院組合成新大學是不切實際的。接著政府雖然接受了《富爾敦報告書》,據此界定了大學的組織、權力和學制等,但各書院仍有很大的自主權,甚至在統一學生程度和教職員編制上各有特色。當大家都以為三書院將會自主獨立的發展下去時,殊不知在一股陰霾正逐漸逼近……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