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BEYOND GAY
文:Kelvin

《同志大遊行》
Beyond Gay: The Politics of Pride
片長:82分鐘
導演:BobChristie
上映年份:2009

來到廿一世紀,縱使愈來愈多國家接納同性戀婚姻,根據2011年的國際人權報告,全球仍有76個國家將同性戀定罪,至少5個國家甚至把同性戀定為死罪。香港也是91年才把同性戀非刑事化,但現在仍未就同性戀婚姻和防止性傾向歧視立法。

本年度的「香港同志遊行」將於11月10日舉行,遊行籌委會最近就舉辦了一個紀錄片放映會,播放《同志大遊行》(下簡稱《同》)﹐影片中溫哥華同志大遊行總監Ken Coolen走訪世界各地的同志遊行:從全球最大規模的巴西同志大遊行(每年都有數百萬人參加!)﹐以及受天主教教徒和國家主義者唾罵的波蘭華沙同志遊行,到紐約沒有贊助、沒得到警方同意的DragMarch(變裝者遊行)等等,展示全球同志運動的各種不同面貌,探討同志遊行的意義。

勇敢走出來

依我理解,此電影認為同志遊行主要有兩種意義:團結(solidarity)和可見性(visibility)。

電影很強調同志遊行是國際性的全球人權運動,每個地方也不只顧自己,也得為其他國家發聲。加拿大已有很多法例保障同性戀者的權利,多倫多遊行的訴求也因而擴展至關注全球的性小眾人權狀況,例如關心牙買加裡受暴力對待的同性戀者。[1]另外很深刻的一幕,是Ken帶著加拿大的國旗去參加俄羅斯莫斯科一次地下同志遊行。莫斯科有強烈的恐同社會氛圍,一個叫Nicolai的行動者申請了同志遊行155次都全被市長駁回,市民掛一面支持同性戀的旗幟也會惹來別人辱罵。在如此不安全的環境裡,Nicolai和十數個朋友還堅持暗地裡組織了莫斯科第一次同志遊行,在街上自信地展示彩虹旗和高呼口號,即使只能維持了約十分鐘。

另一個層面的團結,在於同志內部—「同志」從來不是鐵板一塊,不只包括一般人所理解的同性戀者,其實雙性戀者、易服者、變性者、性工作者等等處於弱勢的性小眾也是同志遊行需要連結的群眾,共同爭取性權、婚姻、領養子女、在職場、校園不受歧視等等權利。而這種團結其實早已有之—《同》拍攝紐約的第十五屆Drag March後,Ken在遊行終點石牆酒吧特地訪問了一些曾參與美國1969年「石牆暴動」[2]的老同志;他們憶述當年與警察抗爭的過程,指出當時除了男女同志,也有一些變裝皇后(drag queens)參與抗爭,不屈服於警察的強權。

團結之外,舉行同志遊行也為了make presence。許多國家的同志遊行也是叫Pride Parade,顧名思義,就是以嘉年華式的巡遊,在街道展現多元的性/別風景,讓平時被忽視和污名化的的性小眾,能夠自信和驕傲地做回自己,向大眾公開地說:我們不可恥,我們就在這裡!故此,電影裡較大型的同志遊行,不少參與者都會穿上平時不會穿的華麗衣飾、艷妝濃抹、甚至以奇裝異服示人,既是一種自我肯定,也嘗試挑戰日常性/別刻板想像及秩序。

粉紅色的誘惑

《同》處處流露製片者對同志運動壯大的渴望。只是,我們不能忘記「壯大」的過程必須是正義的。

電影名為Politics of Pride,politics固然涉及性/別範疇上權力關係及群眾運動,然而,政治從來與經濟密不可分;電影有嘗試指出同志遊行與「粉紅經濟」(性小眾的口味和需要所帶動的消費經濟)[3]的關係,但只輕輕帶過了。性/別身分也可帶來利潤,例如針對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較高的同志而設的零售、餐飲、娛樂服務等,有時連遊行也無法避免沾上粉紅的商機。例如電影訪問了第30屆溫哥華同志遊行的搞手,問及「錢從何來」和遊行商業化的問題,他也坦白回答遊行其中一個主要財源,是銀行和旅行社的贊助。我想,這些企業之所以會大力贊助遊行,是因為遊行也是個宣傳商品和服務給同志社群的好機會吧。

同志遊行是繼承眾多前人的努力,由下而上,爭取人從壓迫中解放出來的運動。正如片末Ken所言:even though it’s a celebration, Pride is still a movement.當商家和銀行家「支持」大型同志運動的同時,卻繼續壓迫人其他方面的生活,例如製造騙人的金融產品,以及在工資、工時及福利上剝削員工,我們要問:接受他們的商業贊助來推進運動,難道沒有問題嗎?

誰的團結?

以上帶出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同》不斷強調世界各地的同志要走在一起,互相支援,但,性小眾就只能跟性小眾站在同一陣線嗎?其他社會上受政治、經濟、文化壓迫的弱勢者呢?

性/別壓迫從來跟政經、宗教、種族等其他社會議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想想香港的情況就會明白,一直以來反對同志平權的其中一大勢力是明光社陣營,而它是一個有財有勢的保守基督教組織,有許多中產支持者。他們就是憑著雄厚的資源和宗教勢力,在社會發揮其政治影響力,例如可以在《明報》刊登半頁的「維護婚姻/家庭宣言」聯署聲明,要求政府和立法會候選人維護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4]此外,實際上一個同性戀者要「出櫃」(向別人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也不是易事。試想想,一個在保守學校任教的同性戀老師,想出櫃就得面對被上級解僱的壓力。換言之,有時性/別壓迫的源頭不只在於性/別政策或市民的態度,也牽涉其他制度的問題,例如職場裡分層級的僱傭勞動制,就對一些冇乜say的同志打工仔女很不利。

因此,要推動同志平權,在社會傳播性/別友善的聲音,就不得不與其他民主運動的連結,改變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所以新移民、少數族裔、基層勞工等等活在制度暴力下的弱勢者,也應是性小眾的「同志」。

回顧世界同志運動,有一些性小眾支持其他民主運動的例子,卻鮮有人提及。被稱為同志運動起源的1969美國「石牆暴動」發生的數個月後,一個基進的同志組織The Gay Liberation Front(GLF)在英國成立了。GLF不單爭取同志權益,也有參與反戰運動,並跟一個反種族歧視的組織The Black Panthers結盟,支持黑人民權運動。另外,70年代末英國保守黨戴卓爾夫人上台執政,大推自由市場政策,大力削減社會福利及工會力量,壓迫勞苦大眾;戴卓爾政權藉著礦業蕭條去削弱工會並將產業私有化,礦場陸續關閉,於是1984﹣85年英國爆發全國礦工大罷工,有一班同性戀者竟組成”Lesbians and Gays Support the Miners”到現場支援罷工,並在同志酒吧和俱樂部籌款,買了一輪粉紅色的小巴運載礦工糾察隊。[5]

這樣,才是真正的go beyond gay吧。

[1]多倫多同志遊行的參與者不只有加拿大人。《同》就訪問了一個因人身安全而離開牙買加的難民同志。他在牙買加因同性戀者的身分曾被4名警員毆打,他有13名同志朋友甚至被殘殺。

[2]石牆暴動(StonewallRiots)是在1969年發生於紐約石牆酒吧(StonewallInn)的一連串自發性暴力示威。事緣在五、六十年代,美國的司法制度嚴重歧視同性戀者,警方常常在同性戀酒吧和夜總會進行搜捕行動,接吻、牽手、甚至在同性戀酒吧出現都是被逮捕的理由。1969年6月28日凌晨,數個警察進入石牆酒吧,聲明要調查酒精飲料許可,他們清空酒吧,數百名客人被迫留在外面的街道上,之後因不滿而開始與警方發生衝突,向警方擲石塊和瓶子,警方也有毆打示威者。這被認定是美國史上同性戀者首次反抗政府的行動,亦被認為是全球同性戀權利運動發跡的關鍵事件。

[3]2010年,人稱「粉紅經濟」的同性戀市場,光美國的年產值就高達6400億美元。

[4]詳見明光社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sites/default/files/poster/n3816_poster2.jpg

[5]‘LGBTPoliticsandSexualLiberation’,CollinWilson,fromInternationalSocialism,Issue114,http://www.isj.org.uk/index.php4?id=313=114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