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ffrey

很有趣,香港人對美國選舉的關注,似乎多過自己特區的選舉。

哎明白明白,香港只得一個中央委任的狼振英。看看美國的政治人物,都是從心底裡散發領袖的味道的。羅姆尼又好,奧巴馬又好,在香港人眼中,就是擁有一種香港政壇人物沒有的魅力。不論是台型、演講、辯論,香港有誰能匹敵?

不過,正如世界各地許多事情一樣,美國大選亦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冷知識、小道新聞,甚至……公開的秘密,但香港卻沒多少人知道。

大秘密之一︰投票率

投票率,投票者佔全部有資格投票者之比例也。一般的想像是,先進民主國家如美國,投票率應該相當高。事實上,2012 年的投票率只有 57.5%,比 2008 和 2004 年大選還要低。根據推算,有投票權的人口是 1.7 億。其中大概有 9300 萬人是沒有投票的,包括有資格成為選民但沒登記的人。

是不是有點驚訝?有此權利卻不行使,原因通常有兩個。第一,兩個候選人都看不上眼,連廢票也不造了。第二,對選舉不關心,誰當也一樣。有些人甚至再極端一點,連註冊成為選民也不幹。然而根據數字,不投票者多為低下階層。以 2008 年大選為例,薪金愈高,投票率也愈高(下圖)。基本上重點只有一個,就是覺得誰當總統,也不會特別注意低下階層的利益。

美國有一篇評論這樣形容︰「對於勞動人民,他們的選擇只有羅姆尼(前投資銀行家)或奧巴馬(證實維護金融權貴者)[1]」。美國的中產和有錢人還會留意候選人會否加減稅,但如果收入微薄的清潔大姐、低技術勞工、貧苦大眾,你可以怎麼選?說穿了,這次選舉是中產和有錢人選總統罷了。

講真,如果你生於基層,有份投梁振英唐英年何俊仁,你覺得哪一個能真正幫助你?老闆欺壓,屋租高昇,誰可以救你一命?

大 秘 密 之 二 ︰ 選 舉 經 費

一次選舉所牽涉的費用,是億億聲的。除了印選票、聘用工作人員外,最大部分的支出是候選人的宣傳費。奧巴馬就花了 4 億在宣傳上。羅姆尼也不輸陣,用了 4.9 億美元。

錢從何來呢?原來候選人可自行籌募經費,接受獻金等等。奧巴馬所屬的民主黨,今年就籌了 6.4 億美金。羅姆尼的共和黨就略少,但也有 5.5 億美元。大家都知道,錢,對於選舉來說有多重要。光是在宣傳上,有錢就代表多上鏡,多點人認識你。即使當年出名節儉的林肯總統,也得借助黨派的財力來參選。因此,如果你是窮人一個,光賣理念理想,但沒有金錢的支持,是根本沒可能當選的。畢竟,宣傳就是讓別人認識你,捐獻就能像雪球般越滾越大。

另外,美國對籌募經費有一套嚴格的司法制度,叫 Campaign Finance Law,由一獨立的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執行和監管。例子有「每個美國人最多只能捐獻 2500 美元給每個候選人」「社福機構必須以福利作為募捐的首要目的,而非政治利益」等等。但是,捐款的機構仍然可以利用不同的途徑,投入大量資金,為總統候選人宣傳。

大 秘 密 之 三 ︰ 候 選 人 身 家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高官們身家有多豐厚吧。美國總統候選人究竟有多少身家呢?

答案是,不確定,只有一個範圍。上面提過的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基本上只要求候選人提供一個自己資產數額的範圍,而不需要候選人自行申報或調查。若然小記去參加大選,而身家只有 100 元,那麼只提供「50 到 200 元」或者「1 元到 1000 元」就可以了。好吧好吧,聽著好像很荒唐,但資產一類東西又真的很難計得清楚。觀乎 2012 年 16 名候選者,最富有的就是羅姆尼,身家介乎 8500 萬到 2.6 億美金。奧巴馬就排第三,身家為 280萬到 1180 萬美金。

順便一提,美國史上最有錢的總統候選人,是 1992 與 1996年參選的 Ross Perot,坐擁 35.8 億美元資產。第二位是著名的財經雜誌《福布斯》創辦人的兒子 Steve Forbes,在 1996和 2000 年參選時,擁有 4.5 億美元資產。總之,參選總統的人不是「有錢」,就是「極度有錢」。

大 秘 密 之 四 ︰ 總 統 相 似 度

明星去整容,有時會被雜誌譏笑,拿另一位明星作比較。所謂「整黎整去,咪都係又果種鼻果種眼」,整容後大家樣貌都差不多,就會出現相似度 xx% 的說法。一般人可能認為,奧巴馬與前總統布殊十分不同。事實上,兩人的政策相似得很,甚至有人稱奧巴馬為「布殊2.0」「George W. Obama」。例子眾多,在此選兩個比較為人垢病的來談談。

外交方面,當年布殊向伊拉克宣戰,指對方擁有大殺傷力武器。最後甚麼都找不到,美軍繼續留在當地。其中發生過甚麼做過甚麼,誰都不知道。奧巴馬上任後,曾答應撤走駐伊美軍,更列出時間表。結果呢,記者發現撤走人數比公佈的少,亦不及時間表所述的準時。在奧巴馬上任前的五年期間,美國對巴基斯坦發動了 44 次的無人機轟炸,而他上任之後,轟炸次數已急升至超過 250次,攻擊目標更擴至阿富汗、也門和索馬里等國家。哦……本來還以為奧巴馬不太好戰,原來是個騙局!!

另一個是處理金融問題的方針。美國的金融問題眾所周知,華爾街可以稱得上危機處處。布殊在位時經濟惡化,令美國金融面臨極大困難。其中企業間相互借貸、高風險投資等,是完全沒有監管的,亦間接造成 2009年金融海嘯。奧巴馬上任時曾表示整頓華爾街、各間銀行和大型企業。然而四年過去,情況沒多少改善,依然是錢滾錢的運作。經濟問題與民生息息相關。整體而言,奧巴馬只是令人民生活好過了一點點,但面對龐大的金融問題,卻沒下過決心改變。

大秘密之五︰羅姆尼的新世界

奧巴馬大家聽得多,對羅姆尼多數不認識,更不用提了解他的政策吧。現在就簡單介紹美國人最關注的稅務問題。

羅姆尼政策其中一個亮點,就是減稅。他提議降低所有層級納稅人所得稅率 20%,並廢除投資所得稅、房地產稅。削減企業稅率,從 35% 減至 25%。乍聽之下似乎十分吸引,然而方案一出,即引來低下階層指責,認為羅姆尼只顧中產和大財團利益,因中產享有較多稅項優惠。而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Kruyman 曾撰文,質疑羅姆尼的方案是否可行。減稅後能否維持政府開支,也是一個問號。

羅姆尼亦曾有一次私人籌款活動中失言。他被問及有何致勝策略,就趁機批評美國太多人「不交稅」。他指47% 的美國人認為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而「我的工作不是為這些人憂慮」,因為這些「不繳所得稅(income tax)」的人,「我永遠無法說服他們應為自己負責,照顧自己的生活」。此番話顯然是把享有福利的美國人視為懶人,亦覺得政府無須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這與香港政府的「綜緩養懶人」何其相似。把經濟需要簡化為個人問題,無視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羅姆尼可算得上又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白痴。

大 秘 密 之 六 ︰ 財 政 懸 崖

這是影響美國以後數年財政的重大問題,選舉時這議題亦有不少激烈辯論。

簡單而言,美國一直受財政赤字困擾,政府一直希望透過減少開支,增加收入來解決。前總統布殊曾在 2001 和 2003 年,因應當年經濟的危機,大幅寬減稅項以刺激經濟。期望能為大財團帶來更多收入,以便創造職位,帶動全國經濟。這次寬減的限期是 2010 年。

奧巴馬上任後提出限期延至 2012 年並獲通過。也就是說,如無意外,2013 年各項稅率應該會大增,哎不對,是回復原狀。同時,美國國會亦會啟動減赤字機制,財政支出將會大大緊縮。因此,財政赤字理應會如懸崖般陡然直線下降。

這聽起來沒甚麼大不了的事,減赤本來就是政府的責任嘛。但是,美國國會預算局的報告顯示,若美國跌入財政懸崖,失業率將升至 9%以上。白宮曾發出報告警告說,跌下懸崖將導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減少 1.4%。也即是說,美國會陷入財政危機。此外,不少美國國民擔心生活將大受影響。一般而言,要低下階層多繳稅,是最最辛苦的,亦可能意味生活質素下跌。對於富裕的商界,影響則不過爾爾。而且大家都知道,大財團是可以透過會計手法,逃避繳稅的。這在會計圈子內是不爭的事實。可以說,加稅苦的只是基層。對中產和富人的影響,壞極有限吧。

雖然奧巴馬有不少措施減低懸崖的影響,但效果未明,美國國民仍活在「加稅」「社會福利減少」的陰影下。反觀我們的香港。每年庫房收益數百萬港元,比美國穩健許多。不過社會福利開支長期處於低水平,連美國這福利少到不行的國家,都比不上 [2]。當美國仍在煩惱,要加稅來維持日常福利開支時,我們是否要想想,香港的福利是否足夠?香港明顯不是沒社會問題,但美國那怕要加稅,也要維持國民的福利。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香港,有盈餘有收入,投放在社會福利的資源卻少之又少。是不是有點不該?

[1] 奧巴馬政府從沒認真監管金融機構運作。出自 World Socialist Web Site, 16/4/2012
[2] 近年美國的社會福利開支佔國家生產總值 21%,香港只有15-17%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