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

某些詞彙總是帶著強烈的情緒。無論我們怎樣將裝扮、稀釋,熔鍊,暴力一詞還是帶著令人顫慄的意象。流血、疼痛、撞擊、破壞——彷彿在我們的基因深處,已經刻有咒語一樣的教條,教我們恐懼暴力、厭惡暴力、敬畏暴力。於是,我們往往只能沉默。

但如果我們從神話的敘述走出來,走進歷史的維度,便會發現人類的故事充滿著暴力。但它不單只在暴君、劊子手、野蠻人手裡,它還在農民、工人、義士、君子的手裡。它不止是代表屠殺、血腥、它還代表著守護、抗爭。它不止是象徵欺壓,它還象徵著希望。

佔領中環的運動,可謂討論得如火如荼。看似與別不同的抗爭方式,牽起了一陣陣煙火。建制派大舉組織與動員,指佔領中環會搞亂香港;那邊廂,「佔中三子」力宣傳公民抗命,認為愛與和平終會感動群眾。結果,我們就這樣看著一場名為暴力的泥漿摔角。他說會亂,他說不會。

但我們能否在這裡稍作放肆?為甚麼暴力——那怕只是一點點的衝撞——都不被允?歷史經驗到底告訴了我們甚麼?面對一場或許決定我城前途的運動,我們是不可以尋根究底一點,暫時放下那些先天的厭惡,好好去想清楚有關暴力的種種?

我們正是帶著這樣的心態,去構作這個專題。第一篇文章,是訪問佔中三子之一,校社會系的老師陳健民教授。在該訪問中,陳健民老師談了很多平時沒有機會展的想法,比如如何看待暴力,佔中的策略想像等等。第二篇文章,則是嘗試從歷角度去評價兩位非暴力的代表人物:甘地與馬丁路德金。細看歷史的話,便會發他們的非暴力運動,如果沒有其他更激進、更衝突式的抗爭所支持,根本難以有在的成效。最後,我們嘗試從政治道德的角度,去反思一些比較激進,擁抱衝突抗爭。我們會嘗試去說明,他們是在道德上站得住腳的。

誠然,我們也不打算隱藏我們的立場:我們認為,是時候要擺脫和平、理性、非暴的教條了。我們必須承認,激進的抗爭很多時候都有其必要性。我們不能擔保可說服大家,但這最少是我們長考以後的結論。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