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維怡

家住舊區,好多文具店玩具店,節日變更,門面的貨品就一直一直地更換,在這個氣候開始含混不清的年代,耳提面命著時節應有的變更。農曆新年、情人節、清明、復活、端午,之後中秋、盂蘭、萬聖節、聖誕節……細心一數,即便最近代而又較為大家所知的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國際兒童節,其源起的故事,都要數算到1857、1866、1925、1942。除外,在香港,好像沒有一些廣為人知的節日了。(有些日子如元旦、佛誕,大概只被理解為「假日」吧。)

節日,究其性質,通常不過是「敬」、「畏」二字。

有的節日是對自然界/鬼神/死亡的敬畏,亦即對人所不能掌握的事物存有敬畏,嘗試以節慶、祭祀的方式來面對。如農曆年的年獸傳說;中秋最早乃因農業社會在八月十五月最圓時,要拜月神和土地神,後來才有月兔嫦娥的傳說 ;盂蘭節相傳鬼門關大開,人人燒物祭鬼,更是此中佳例。

有些節日是敬念賢人或對歷史上慘劇(或曰人的劣性)予以紀念和警戒的。如清明紀念有功卻寧死不受祿介子推;端午紀念為忠君而投河死的屈原;萬聖節本是天主教會早期為公平紀念名不經傳的聖徒所立的節日;聖誕和復活是基督教信仰中紀念耶穌事蹟的重大日子;情人節本為紀念不畏強權的修士為自己的信仰自由與他人的戀愛自由而犯險並被處死的日子;五一勞動節是紀念美國工人為爭取合理工作條件而被政府屠殺的日子;三八婦女節為紀念最早期的勞工解放運動由女性走上街頭並遭打壓開始;甚至國際兒童節(實為六月一日),都是因紀念二戰時德軍在捷克某地方對十六歲以上男性全給屠殺,進而監禁婦女和兒童的日子。

當然,節日之可以被集體流傳,總是與歷史的沿革有些關係,更與何種故事被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強勢多重力量決定(over-determinate)為「可以被傳播」有關係--試想,在介子推和屈原的年代,若曾有女子集體反抗父權的日子,應該不會被紀念及流傳,反而會被歷史掩埋了吧。不過,人要集體生敬畏並流傳一些固定日子去暫停日常生活,去祭祀或紀念一些事情,這當中,必定要有故事、傳說可尋,並且要有強烈的價值觀與宇宙觀附於其上。這或許解釋了,進入後現代消費社會及確定受薪勞動(wage labour)為唯一勞動形式後,所有節日,在大家的理解中,為何主要只剩下了「消費」和「放假」。同時,與公義和反抗有強烈關係的節日,要不就沒什麼人關注(五一、三八),要不就是意義被消滅(聖誕、情人節、萬聖節),要不就是不流傳(香港普遍認同的兒童節是四月四日)……

(按:除了因為西歐及美國的的殖民歷史,而廣泛地流傳到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西歐節日外,基本上,每個地區都會因為自己的歷史和信仰,形成一定地理範圍內受到慶祝的節日。這些,因篇幅及研究關係無法談及,並,本文的分析部份暫時只論及香港及部份第一世界城市,敬請留意。)

~~~~~~~~~~~~~~~~~~~~~~~~~~~~~~~~~~~~~~~~~~~~~~~~~~~~~~~~~~~~~~~~~~~
李維怡簡介:

19歲開始參與基層社會運動,關心人民如何可以自主的問題。近十年主要從事藝術培育、各種基層平權運動,及與基層民眾一起搞紀錄片及媒體創作,現為錄像藝術團體影行者之總監。書寫出版結集有小說/詩/畫結集《行路難》(2009)、《沉香》(2011)及《短衣夜行紀》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