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E,DON’T JUST CARE 校園, 14年3月號, 43屆莊「川」(13-14) 文:聰 博群計劃主要分為6部分: -研究與調查:資助學生探討社會問題 -服務計劃: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服務 -博群大講堂:邀請學者、藝術家和知名人士分享 -社企及企業社會責任:在校園推廣社會企業,舉辦「博群社企創業計劃」 -非牟利團體實習計劃:讓同學到中國大陸及台灣實習,進行社區工作 -本地扶貧項目:培養學生持續參與社區服務及關注本地貧窮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活動,比較廣為人知的例如:花節、書節、博群領袖課程等。 I·CARE博群計劃由社會及公民參與督導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是沈祖堯校長和社工系馬麗莊教授,旨在推動中大學生的社會及公民參與。 人文精神的重現? 沈校長任內大力推動的博群計劃,可以說是填補了近幾代校長在「人文精神」上的空白。沈校長說過:「香港中文大學是帶著中國的人文精神而創校的」,單單是重溯中大創校精神,在歷任校長中(尤其是李國章、劉遵義之流)已屬罕有,亦在同學間大受好評。 所謂「人文精神」,指的是對人和社會的關懷。以「博群大講堂」為例,不時邀請知名人士主講如「中國憲政之路」、「死亡的意義」、「北島詩歌之夜」之類涵概政治、文藝、哲學等不同範疇的講座或論壇,豐富了同學的涵養。 在現今大學教育產業化的情況下,人文精神從日常教學中幾近缺席。沈校長在社會(或親戚)僅關心大學生「讀呢科出到嚟搵唔搵到錢」的時代,能嘗試在教學以外補足這個問題,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實在是難能可貴。姑勿論博群的效果有多大,至少我們都可以看到博群嘗試與「商業/利益為本」的主流價值對抗。 止於關心 沈祖堯校長在博群花節說道:「人生是應該浪漫的,做大學生是應該浪漫的。」從「應該」,可以看出沈校長對社會和人生有一種理想的想像,但「應該」歸「應該」,現實社會卻是凶險的。沈校長這番話應該有下一句:「但可惜現在不是,所以我們應該改變它。」才算完整,這也正正是為甚麼博群提倡人文精神。 但事實上,博群對「改變」的行動往往避而不談。不反思制度,不謀求改變,卻止於社會服務、體驗、聽講座等表面的活動。舉例說:探訪貧窮長者,幫忙打掃家居,當然值得做,但若果不爭取「全民退休保障」、「長者生活津貼」等制度上的改變,義工離開之後,這群長者的處境不會改善,而且長遠會有更多人陷入困境。如果這樣,博群怎樣講貧窮、服務、責任,其實都很易淪為一些讓學生和主辦者「自我感覺良好」的活動,對社會的幫助十分有限,甚至容易令學生出現任務已經完成的錯覺。 另一方面,博群計劃也受到財政來源的制肘。博群計劃不是中大撥款項目,運作依靠校友和捐贈者的支持。捐贈單位除了有十位左右相信是校友的個別人士和兩三個慈善單位,同時又有周大福慈善基金、旭日集團、恒生銀行等有金融、地產背景的機構[註1]。恆生銀行到底會否資助博群舉辦有關「地產/金融霸權」的講座和調查項目呢?不難想像,即使主辦者想透博群呼籲學生站出來反對霸權,也絕非易事。在香港關心社會和探討貧窮的同時不談「地產/金融霸權」,根本無法觸及問題核心。 總結 雖說博群計劃有上述的局限,但不得不承認博群是中大的一個突破(或是起點)。至少我們理解沈校長推動博群計劃絕對不會是一件易事。或許沈祖堯在冷冰冰、利益為先的大學管理層中,只能在既有的治校制度下尋找縫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博群計劃只能依賴捐款。其實,博群有其價值,或許應該正式成為中大的恆常項目,使用大學的經費。雖然又會無可避免地被UGC(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制肘,但至少可以免除商業機構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博群所做的應該是大學名正言順去做的。 博群計劃的確能作為同學關懷社會的第一步,但博群提倡的所謂人文素質和公民責任其實絕不應止於了解和關心,關懷社會根本難以避開對制度的反思和行動,這只能靠同學自發去做了。 註1: https://www4.cuhk.edu.hk/icare/index.php/zh/acknowledgment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8 + 七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