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篤

卸任/續任在即,我們應如何評價沈祖堯呢?

不妨從最表面的印象說起。沈祖堯確是一個親民的校長。在facebook隔幾日就見到沈校長一次,可謂神出鬼沒。書院院慶,你見到他;百萬大道看世界杯,又見到他;鄰系系會影莊相,又見到他;新年到,他在家中等你來拜年;素食活動儲印花,獎品竟然是與他同檯食飯。

或會有人覺得,這些門面公關,也是一個大學校長工作的一部份。這些種親民態度是否公關手段,我實在不清楚。但想深一層,他選擇在眾多行政事務、籌款應酬之中,花如此之多的時間面對學生,無疑反映他樂於與學生交流。

沈祖堯尊重學生,視之為校園一部份,雖未有邀請學生參與校內實權決策,但比起發表「學生只是顧客」這種偉論的前任校長,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了[註1]。當學生聲音夠響亮,沈祖堯就會馬上回應。2012年中大學生陳倩瑩被政治檢控,當時二千多名學生浩浩盪盪地聯署。聯署信直接指向沈祖堯,要求他實踐上任時的承諾,表態支持公民抗命活動。未幾沈祖堯就回覆,表示願意私人向陳倩瑩提供經濟援助。

但最得同學、以至報章傳媒歡心的,是沈祖堯極具「人文精神」的治學理念。沈祖堯沒有閉關在校長室。他十分樂意在各式的文章、訪問、演講中,交代心目中理想大學的圖像。一句「做大學生應該要是浪漫的」就引來無數掌聲和facebook share。更難得的是,他又確有將這些口號付諸實行的魄力:他說薪金不代表大學生的價值,就決定不再對外公佈中大畢業生的入息薪酬;他說他重視中文,就聯同兩岸四地的大學,籌建一個中文的引文索引[註2],希望改變學風。

只是上述的各種改變,可能因為與我日常大學生活沒直接的關係,如非特意搜索,亦說不出他有過這些政績。但我還是有留意沈祖堯的發言,例如他認為中文應有學術地位,我十分贊同。我切身地感受到,英文課無可避免會減低發言的意欲,課上的整體討論氣氛亦明顯不及中文課。有時遇到老師不擅英語,被迫用英文,眼見他渾身學識熱誠卻有口難言,聽又辛苦、教又辛苦,又何苦?但有時不禁覺得吊詭:既然沈校長說他重視中文,為什麼我系內還是只有這麼少課用中文教?

於是乎,我仔細閱讀沈祖堯所撰的〈珍惜我們自己的語言〉[註3],才發現文中雖然強調中文的重要性,收尾時卻又只空泛的說要「中英兼重」,靈巧地避過課堂上教學語言的爭論。當年前任校長搞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國際化」運動,在各學系強推英語教學,一眾師生發起「哭中大」運動聲討,亦保不住中文大學自創立之初對中文教育的堅持。沈祖堯的中文引文索引計劃浩大,確有誠意重新重視中文,但偏偏課堂上使用的語言才和同學最切身,亦是學術語言戰爭的最前線,沈祖堯卻忽略了這部份。

我明白在教學語言的辯論中,本地生、外地生、前線教職員、不同學系的管理層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意見,不可能武斷地「反國際化」。但問題在於,沈祖堯上任以來,教學語文的討論根本沒有重新展開,仿佛將之封印成一個禁忌話題,以致劉遵義時代國際化遺留的後果一直懸置到今日。究竟沈祖堯覺得,中文大學之後的語言發展的大方向是如何?沈校長又是否認同前任校長「與國際接軌」、「吸引海外學生」的說法?「中英兼重」這種措辭,實在太模稜兩可了,不禁令我懷疑沈祖堯是否刻意迴避爭議。

沈祖堯總是面面俱圓,但這樣迴避矛盾,有時未免有欠俐落:面對真正具爭議性的題目,他總是事事留一線,只拋出最政治正確的大方向。例如前述的陳倩瑩案,沈祖堯的回覆中,只因陳倩瑩的無私為公義的精神而支持她,卻不為檢控是否合理下判斷,文末更特意強調社運要非暴力。於是,無論你覺得陳倩瑩被無理打壓,抑或警方檢控手法合理,也無從批評沈祖堯的處理方法。

或曰沈祖堯這樣回應是出於對「政治中立」的堅持,但不妨併合其他發生在校內的事件去理解。2012年校方迫遷工友事件見報。工友或過中年、或將退休,突然要攜同一家老少,離開住了十多年的宿舍,用半份糧交租。如中大半夜凌晨有緊急事故,就要從老遠趕回馬料水處理。校方之後更催促未找到新住處的工友搬走。這是件牽涉到校方行政的醜聞,不是隨意發封信表一表態就可以敷衍過去,加上關注的同學較少,沈祖堯於是就沒有作公開回應。就算數名受迫遷影響的工友曾給校長寫了封聯署信,沈祖堯亦只是將這個燙手山芋交給副校長處理。我不得不說,沈祖堯實在是逃避責任,無從抵賴。

結語

近日,沈祖堯發表網誌,批評教育產業化,導致師生關係變質。然而,中大自資課程收入卻又逐年上升,一同參與這個將教育當成商品出售的遊戲。容我懷著為沈祖堯辯護的心態去猜測:或者他在校方的某些高層會議中已拼力反抗過。但在今日黑箱運作的校園,我們根本無從知道,沈校長手持多少權力去實踐他的治學理想。

沈祖堯肯在黑箱之外面對同學,無疑是開明的表現。甚至乎可以說,如非他願意交代自己的想法,以上對他的批評根本無從說起。但要公正地評價一個校長,不應只著重看流於空談的理念,觀察一下他任期內校園的變化更實際。

註1:當年劉遵義將治學比作經營茶餐廳,謂「廚師由我請,學生是顧客,客人不喜歡,可以不光顧,沒理由由顧客來選廚師」。

註2:即Citation Index,會決定論文被刊登、引用的次數,而這些數據和個別教授的升遷、院校排名、以致政府教資會的撥款都有關。現時國際間未有一個權威性的中文引文索引,導致英文的學術霸權一直在香港維持。

註3:該文發表於「校長網誌」。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