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自殺專題-前言

suicidep preface

去年九月至今,已有五位中大同學自殺。
主流媒體普遍以「本來活潑開朗、成績優秀的學生因課業壓力自殺」報導自殺個案,校方亦多次公開回應事件:沈祖堯校長呼籲同學珍惜生命;吳基培輔導長的公開信中,強調加強大學的「關顧服務」,例如為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舉辦朋輩輔導支援計劃(uBuddies)、增聘專業輔導員;許敬文教授及張妙清教授的公開信,一方面肯定大學體制的輔導成效,另一方面鼓勵師生對身邊的人多加關心。
驟眼看來,校園輔導在「校園壓力過大」的社會呼聲中,理應大受家長、同學歡迎。現實情況則是,似乎沒有太多人願意為校園輔導說好話。Facebook上有關校園輔導的討論中,有些同學不關心、有些同學認為浪費時間、有些同學關心但認為目前的輔導流於形式化,已經完全失效。至於輔導員,對於輔導員人手不足的情況也頗有微言。
本專題首兩篇文章希望了解現時大學輔導服務及休學機制。〈中大輔導二三事〉問了輔導員T,請他解釋輔導的方法和原則,也表達輔導員的困難。〈必要的休息:休學與late drop〉整理了各系處理休學的方法,也訪問曾經申請休學的同學C分享經歷,為打算休學或late drop的同學投石問路。

上述不同校方高層的說法,對於校園自殺的分析其實是一致的:同學的情緒出了問題,我們要撥亂反正,一起建立正向思維。使人不解的是,這是否意味著同學的消極思維是過往校園自殺的主因?即自殺責任全在同學的消極思想?即使假設消極思維是問題核心,為甚麼校方認為單靠輔導可以解決?事實上,輔導服務早已推行多年。
以上提問的關鍵不在否定輔導的成效,而是指出假若堅執分析輔導的成效,可能忽略了同學的生活情境與條件。今天部份青年對外在世界的無力感、自我形象低落,也許有極為具體的現實基礎——畢業後的就業壓力、「廢青」標籤、也許還有對大學體制的失望。規勸者如果完全不能理解這種心態,並以為是單純的自溺,或許無法真正與這類同學溝通。
今期我們徵集有過自殺念頭、或身邊朋友自殺的同學投稿,也是希望讀者暫時放下勸戒的衝動,聆聽同學感受。同學投稿中總是頻繁出現「傷口」、「壓抑」的意象,所描繪的不堪忍受的現實,幾乎使人忘記他們還是只有二十多歲的大學生。在學生刊物冒出這樣真誠而沉重的文字,教育工作者應慎重思考其中的意涵。
最後李智良的〈哀痛之難〉寫對於「他的讀者」M的反思和感受。李智良關注的並非死者為何自尋短見,而是死者生前經歷了怎樣絕望、冷漠。在校園自殺事件中,看見生者的涼薄和冷漠,這就是李智良的洞見,但不可錯過的是李智良的書寫方法。文中幾乎一半的篇幅都花在代入M的感受,想像M死前所見,正是這些「同理」的部份超越了廉價的感傷。
值得一提的是,〈哀痛之難〉是李智良於2008年寫的文章。其中年份的差距意在說明,校園自殺問題其實一直都在,而現在比過去更嚴重。假若對照今天主流媒體「某某突然自尋短見」的說法,也許有必要重提李智良當時的話:「M的自殺不是獨例,將來還有的。死亡佔盡上風,而我們只有自己的平庸和不甘。」

 

專題文章:

〈中大輔導二三事〉

〈必要的休息:休學與late drop〉

校園自殺專題——徵稿前言

來稿:或許你即使走,都可以帶著更多愛

來稿:未來的主人翁

來稿:我們都一樣

來稿:我為甚麼不開心

校園自殺專題——徵稿後感

〈哀痛之難〉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