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

注意:下文含《死亡筆記》原著及其改編作品的劇透。

前言

美國從日本動漫改編成真人電影已見怪不怪,但其中不少電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未如人意,如:《七龍珠》、《攻殼機動隊》等。最近,美國又有新「搞作」,就是確定改編新海誠的《你的名字》成為真人電影,不少影迷均大呼「崩壞」,為何美國改編日本動漫的電影,總有令人覺得崩壞的感覺呢?是情節出了問題,還是選角出了意外?就着這個問題,筆者選了其中一部不論美國,還是日本均有對其改編成真人電影的作品——《死亡筆記》窺探箇中因由。

美國版的《死亡筆記》由Netflix出品,在作品推出前,已有選角爭議,原本由日本人飾演的L,改由黑人飾演,不少原著的忠實粉絲均不滿此決定。而選角爭議其實不只在《死亡筆記》裏出現,較早前的《七龍珠》亦有類似爭議。筆者在此問題上的立場倒是抱開放態度,只因作品早已言明是改編作品,有角色設定的更動,情節的增刪亦在情理之中,不足為奇。而且改編作品的成功不在多大程度上忠於原著,而應在改編作品中體現原著的精髓,即使是用了別的方法來展現。過往亦有成功且更動不少的改編作品例子,如:Nolan的蝙蝠俠三部曲。

失焦的改編

角色設定方面,美版死筆的男主角不是原著中的那樣完美,讀書天才、運動能手、高大英俊、出身警察世家,反而是出身單親家庭的男生,幹着幫其他做功課的勾當,是學校的被欺凌者,這種角色設定的顛覆,本令我期待非常,可惜的是,越看下去,越發覺得往後情節處理失當。男主角的角色設定與後續的情節無甚關聯。更重要的是,美版的L更是顛覆了我對其原本的觀感。美版的L可以說極度感情用事,衝動莽撞。在觀看此部作品前,筆者實在料不到L會以身犯險,持槍追殺男主角,我還以為這是恰巧有個人與L同名而已。

情節方面,這次美國改編的《死亡筆記》,相較於日本改編的,實在相去甚遠。在筆者的理解,任何人看畢《死亡筆記》原著,心中必然地省思着:「甚麼是正義?」、「我們應動用私刑嗎?」諸如此類的道德或哲學問題。若用兩字來概括筆者對美國版的《死亡筆記》的觀後感,或許只有「失焦」二字,請注意並不是「失真」。美版的《死亡筆記》把原著的精髓隱沒掉,反而把敍事重點移至旁枝末節上。原著整個劇情架構都是以夜神月與L的鬥智鬥力來支撐,藉此帶出夜神月與L誰是正義這個問題。但美版的死筆中男主角與L的交鋒着墨不多,劇情發展至最後,反而集中敍述男女主角對死亡筆記的運用的分歧,繼而觸發彼此爭奪死亡筆記的情節。唯一帶出私刑與公義這種問題意識的出處,僅限於開首時男主角利用死亡筆記替逝去的母親「手刃」逍遙法外的惡徒才有輕輕帶過,並沒有深化。

美版的死筆從情節上亦不難看到編劇有滲入美國元素,例如參考另一作品——《死神來了》系列,強調死狀可怖的官能刺激與男女主角的色欲情節。站在商業片的角度而言,血腥與色欲這些直接挑動人心的元素的確對宣傳有幫助,但從劇情推動上,則無甚益處,甚或有節奏拖沓的反效果。或許正因着劇情單薄,所以才靠着這些情節勉強支撐作品。總括而言,美版死筆劇情與角色上的更動,完全沒有超越原作的魄力。

超越原著的改編

反觀同是改編死筆的真人電影,日本的改編來得更好,角色設定上大致忠於原著,一些經典場面,亦拍了出來,如夜神吃薯片的那一幕。不論劇情或對白上都相當大篇幅拷問着原著核心問題——甚麼是正義?畢竟原著漫畫是長篇作品,改編電影只有四個多小時,將如此多條敍事線索的內容壓縮在這四個多小時內,劇情的更動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着其藝術形式而言,漫畫和電影是有相當大段距離的,改編的工作決不只是把漫畫的分鏡稿轉為劇本便可,例如要改變情節的表現形式。所以我才說改編作品沒有所謂「失真」與否,本質上就有更動的部分。改編長篇作品作電影更是對編劇的一大挑戰。日版的死筆這方面確實做得不錯,尤其是南空直美的那段情節,原著是相當刺激,引人入勝,電影的新嘗試雖未能超越原著,但可謂不俗。而且改寫的情節可順滑地導入下一集故事的開首,上集的結局以夜神月女友的死作結,故夜神月有藉口加入警隊,假協助調查之名,行對付L之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結局。已看過原著的筆者,對於日版電影的結局亦頗為欣賞,因為正當我以為編劇會顛覆原著的結局,以夜神月為新世界的神作結時,鏡頭一轉,L乍現眼前,結局還是將夜神判了死刑。而且還處理了其他角色的情感需要,那就是夜神月死後,夜神一家的情感宣洩。這些都是原著沒有的部分,但我認為是必須且有道理的。尤見於夜神一家,一個模範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妹恭,突然家中一員逝世了,完美的家庭一夜破碎,父親為了兒子的顏面,隱瞞他真正的死因,獨自承受着真相的殘酷。而夜神月的母親和妹妹則要受着親人離逝的那種痛。這種角色情感的處理比原著更勝一籌。

結語

改編作品失敗的原因有許多,不一定是情節上的問題,有可能是選角上真的有點錯配,演員對角色未能詮釋到位,令所謂「角色還原度」不夠高。若涉及科幻元素這類對電腦特技效果要求較高的電影,則視乎電腦特效是否逼真。這些元素都很重要,所以日本動漫作真人化亦可以劣評連連,非關劇情上、文化上的障礙。即使克服到選角、特技的問題,劇本為一劇之本,是作品的靈魂,若改編作品未能把捉原著作品的內在精神,對原著的詮釋提出新見解,把這些理解和詮釋均以電影可展現的形式表現出來,改編作品很可能會有情節失當、精髓隱沒的情況出現,這亦直接影響觀眾的觀影經驗。即使外在技術做得多好,例如電腦特技把科幻小說的情節完美呈現,還是瑜不掩瑕,未能彌補情節的失當。結果很可能便是票房或收視滲淡的下場。

圖片來源:freepik,https://www.freepik.com/free-vector/blood-splatter_1341333.htm#term=blood&page=1&position=16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