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基層關注組grassrootconcern.wordpress.com,
與我們一起關心基層生活!

訪問: 唔驚咩,空調巴士
撰稿: 唔驚咩
排版: 發緊夢

惠儀,基本上,是個過份精算的師奶。放工時間講明了是十一點,一定準時走,打死不會蝕底給老闆,哪怕在合作社之中,那個老闆就是她自己。

她是第一批合作社社員,歷史悠久。打從第一天起就對伙伴說明:「我不會當夜更,要照顧孩子。」這麼多年來,每個社員輪流的輪班,她是唯一一個沒有當過一天夜更的。問她會不會有社員怨「分工不均」?她理直氣壯:「我第一日就講左我唔做,當時大家都接受既,我又唔係呃人。」公道點說,惠儀又的確是有言在先,而且她不當夜;也是朝朝八點返到大學。

合作社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經常面對的其他人對其理念的挑戰,基本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濟課本上對共產主義的主要質疑,即所working incentive,用廣東話講就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問題。在一個自我管理的工作環境下,合作社的社員如何面對分工問題?惠儀說:「就囉!大家將就囉。一個人能力有限,一定要合作,靠大家自律,盡力做得幾多就幾多。問題係,我地個個都覺得自己個套最好,人人都想話事。」

那怎麼辦?惠儀的答案很是實際:「傾過幾次,拗過幾次,初初都多爭執,後來就大家都慣左,唔會有事。」即是說,問題未解決,但是大家無氣力談下去而已。 

「最好唔使開會」

和惠儀談下去,發現她說話其實很有條理,表達自己表達得相當清楚。問她喜不喜歡開會?她笑笑:「好多野都傾好耐,傾來傾去都無結果。最好就唔使開啦!」話需如此,小記記憶之中,惠儀卻很少缺席女工每兩周一次的大會。可能大會是社員的業務會議,是女工發表自己意見,維護自己權益的機會,所以無論如何都是不容錯過的。

覺得合作社的工作,比起外面的環境,辛苦嗎?惠儀覺得,外面反而可能沒中大工作這麼辛苦。「係呢度,要自己睇埋盤數,有多好野要處理。總之來講,就係覺得有壓力啦。」,哪裡做事是沒壓力的?我們做學生也得日夜趕死線。算了,還是不應該把自己的標準硬放在他人身上。事實上,做一個要返工的媽媽,要面對的責任不是我們可以輕易想像。但是,難道可以管自己的帳,不是有機會多學一點別的事嗎?我們還怪外面的麥當奴工那種重覆工序坑了工人。卻原來,有時員工也會寧願不變應萬變。

也很難怪。惠儀年輕的時候在工廠工作,自己一個人負責一個部門:挑褲腳。就只好一個人,負責不停的挑褲腳;做了十多年,手工極精緻了,卻也不想handle太多工序,覺得辛苦。的確,工人都是工廠訓練出來的。想像,四十年後如果我們的社會發展到,主要的工作模式是:跳舞?大概我們這一「代」都要被淘汰了,對著四十年後的記者說:「以前我們只需要整天坐著,按電腦,我們handle不了跳舞。」

惠儀說話很直接,爽快。問到她的家庭,她很緊張:「我無理由為左分工唔理個仔家嘛!」與現今大部份女人那種「我為事業豁了出去」的氣概十分不同,開始令人反思,為老闆博命是否絕對。也許是因為傳統,也許是教育的機會,也許還有其他文化的因素,惠儀作了以家庭為重的選擇(可是仍要兼顧合作社的業務!)。其他社員或者會覺得她太過誇張,開口埋口自己個仔、我老公;可是,傳統不是要求婦女以家庭為第一嗎?當她們踏足社會工作,卻要面對心血分配的兩難:太顧家僱主兼煩、太專心事業又被人說忽略家庭,假如仔女有什麼不聽教、老公有什麼緋聞,一律賴女人太過「有事業心」。惠儀也許真是一個隨處可拾卻又特別的例子,提醒大家再為現代的家庭和女人的身位重新思考。

XXXXXXXXXXXXXXXXXXXX

木瓜雪耳南北杏糖水 

冬季又到,係咪想食番碗溫潤滋補的糖水呢?女工合作社社員惠儀專誠為大家推介一款地道港式甜品—木瓜雪耳南北杏糖水。

木瓜:煮八人份的糖水,1斤重的木瓜足矣。平時食木瓜,大家都是揀最熟最甜的來買,但是惠儀卻話, 煮糖水的木瓜是半生熟最佳, 木瓜太生,就唔好食, 木瓜太熟,一煮就化曬,好考功夫架,女工們都是做了多年先有今日水準。買木瓜可以去街市慢慢揀,但是住Hall的同學就唔容易拎上中大了。惠儀話,平日女工要煮呢款糖水,都是系大埔街市買木瓜後辛辛苦苦咁挽上黎。

其他材料:

南北杏兩湯匙
幹雪耳1兩
紅棗10粒
冰糖半磅

處理:木瓜要去皮去核,然後切粒,約半寸大細。去皮用水果刀就可以,不過就要考大家的手藝啦,小記見過好多同學蘋果都唔識批。雪耳要浸泡直至發大,熱水浸約 1 小時即可。之後要把硬莖去掉。紅棗開四,去核。

製作:

(1)8碗水,同時放入處理好的南北杏和紅棗,滾15分鐘。
(2)將冰糖一次過放曬
(3)然之後放木瓜同雪耳,再滾15分鐘。

咁就,大功告成! !

話你知:如果喜歡吃爽脆的雪耳,應購買體積較細而密的雪耳:喜歡軟身而糖水帶膠質的便買較大而疏的雪耳,而且可煮焗久一些。

話你知:呢款糖水冷吃仲好味!

如有興趣一起當"小記"訪問,請電郵至amer@live.com與我們聯絡。

分享至:

One Respons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