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過後的反思——同學與校內事務 校園, 19年4月號, 49屆「逆流」(19-20), 常刊 文:杜宗健 在大專學界學生會斷莊之際,中大學生會自2016年起再次出現「撼莊」局面——「晨煦」及「乘風」,兩個學生會候選內閣均以本土為其政治立場。最後,一號候選內閣「晨煦」以2262票成功當選。筆者有幸跟獲勝的候選內閣進行訪談,過程中談到學生組織與學生近年的關係,亦令筆者反思近年同學參與校內事務的狀況。 在學生會選舉期間,不難在當時的候選內閣「晨煦」宣傳單張中發現中大人身份的蹤跡。中大人這一個身份,究竟代表甚麼?而過往的學生會選舉亦甚少強調,不禁令人聯想到近年來本土派所提倡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希望透過身份認同推動香港人的政治參與。「晨煦」又是否想借身份認同推動同學的參與?會長蘇浚峰和副會長呂天忻表示當初並無刻意去使用這一個詞語。他們認為是自己對中大人的身份有認同,因而強調「中大人優先」,關心的是校內的資源分配問題,認為現時大學的校巴、餐廳都被非中大人佔用,希望大家可以意識到問題並去解決。長遠而言,他們想令同學更關心這個地方、參與校內事務及為中大人這一個身份自豪。 過程中談到同學參與校內事務的問題。「晨煦」認為同學對中大人的身份有認同感,便會令同學主動參與校內事務。以筆者觀察所得,,不論是關於校政的討論抑或是學生自治方面的校內事務參與,近年來同學的參與的確並不熱烈。但現時中大同學又是否欠缺對於中大人的身份認同?而推動身份認同是不是可以令同學關心及參與校內事務呢? 欠缺同學參與的校內事務 或許可以先談談第一個問題,同學是否對中大人這個身份欠缺認同?筆者認為不然,平日不難發現不少同學也會穿著由學生會發售印有中大字樣的衛衣和T-shirt,而且也會有同學使用學生會發售的tote bags。在網路世界中各大討論區,不難看見有「利申:中大」的字眼。若然欠缺對於中大人的身份認同,很難想像他們為何會有以上行為。所以,中大的同學並非欠缺對中大人的身份認同。因此同學不關心和參與校內事務未必和身份認同不足有關。要知道參與校內事務的途徑十分廣泛,學生會選舉的投票、向系會或宿生會反映情況、加入校務委員會成為學生代表等都是校內事務的參與。就現時所見,即使是學生會選舉的投票比率也不足兩成,更遑論是參加要抽空出席會議的校務委員會小組呢?現時應弄清楚究竟為甚麼同學會對校內事務的參與欲如此地低,甚至是連花少少時間去投票也卻步。 早在2016年的時候,學生報已就一些參與校內事務的問題訪問了一些校內同學。對於他們不願參與的原因,他們都認為這些校內事務跟他們沒有關係,有的更認為即使關心或參與也未必能帶來實質的結果,做甚麼事情也是徒勞無功的。就以筆者及身邊的朋友為例,雖則大家都曾經參與過中央組織的工作,也即是有參與校內的事務,但大家卻並非對所有校政事務都十分關注,有朋友甚至對「晨煦」在選舉期間所提出的餐廳、校巴被外人佔用的事沒有甚麼感覺。他們認為這些事情並未有影響到自己,而且又不是自己想關注的事,所以並沒有太關心。當校內事務未能觸及同學切身的利益時,的確很難令他們主動參與。 校內事務未必觸及同學所關心的事,學生組織之間的關係亦加劇了這一種想法。校內學生組織如系會等與中央學生組織斷裂,會與會之間欠缺聯繫及溝通,難以組織跨學生組織之間的行動,令系會自身缺乏對於共同決策校務的校園民主想像,加上現時可見的是學系系會多數只著重娛樂,為同學提供福利及舉行如Photo Day、春茗等活動,甚少校務的參與成分在其中。雖然舉行娛樂活動可以凝聚同學,但現時所做到的又好像止步於凝聚的層面上,沒有再推進至校務參與上,結果也是會令同學欠缺對於校園民主的想像。校內事務離學生愈來愈遠,剩下的只是娛樂活動的參與。兩者造成惡性循環。 同學的不關心令到校內事務的參與人數下降,欠缺群眾基礎的行動很難有足夠的力量去向校方爭取任何的改變。而長期徒勞無功的抗爭也會令參與者洩氣,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和校方抗爭交涉也沒有實際的成效。長期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也令參與行動的人缺少意志力繼續參與。自雨傘運動後,香港人也多次發起集體行動對抗政權,但行動卻難以見效而且還遭到政權的打壓,這亦令到現時的政治寒冬出現,連遊行也缺少人參與。放在大學的校務參與情況上也是相通。 本來已不願或無心力參與的時候,參與門檻較高且未能直接融入決策層面也是令同學卻步於參與校內事務的原因之一。若同學有心參與學生組織的運作,同學必須了解會章及學生組織複雜的與運作架構,也需經常留意mass mail緊貼學生組織的情況。況且,一般同學除沒有職務去號召同學參與之外亦缺乏參與校務的相關經驗,難以不依靠中央組織去發起行動。最近的校長與學生會面也只限於中央組織的成員及教務會成員,一般中大學生難以直接參與會談。所以對於一般同學而言,校內某些事務的參與門檻確實較高,同學亦未必有足夠的時間和心力投入。 重構校園民主的想像 對於同學的低參與度,筆者認為有必要反思如何促進同學們的參與程度。或可以先談談上面提及的第一個原因。要知道大學生的生活多姿多彩,兼顧學業之餘亦有其他課外活動參加,若校內事務未有觸及同學的利益或同學有興趣關注,是很難令他們有意欲參加;但作為中大這一群體內的其中一份子,校內事務很難由個人利益中抽離出來。學生會會費、宿舍費用、學業方面的課程的設計等等也是牽涉同學的利益,而同學是有必要參與校內事務,例如是向中央組織、系會、教務會等反映意見,為自己發聲。也許不應假設所有同學都不關心這些事務,但上面談及的中央幹事組織欠缺與同學之間的聯繫可能令同學即使有意參加卻無從入手。在將來的日子可以培養同學的公共德性,擴闊同學對於校園民主的想像,令同學知道需更有意識地去關注校務。而中央組織亦需要修補與系會、同學之間的裂縫,如開設一些Whatsapp群組,增信息的透明度及流動性,而系會舉行活動聚集同學亦應更進一步,推動更多學生參與校務,而非只停留在玩樂層面。 而面對同學的無力感,筆者認為這是雙方的問題,不但普通學生有無力感,學生組織的成員也一樣,而我們不能單單怪責學生組織未能為同學爭取到甚麼。雖則學生會有責任為同學爭取權益,而筆者亦明白多次的爭取無效確會帶來無力感。但孤掌難鳴,沒有同學的合作,只靠學生會和校方抗爭,很難有足夠民意基礎向校方爭取任何事。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繼續集結各位的力量向校方施壓。其實現時一些校政例如閱讀週及早年凍結宿費的事宜,都是學生組織多年來與校方爭取得來的成果,當中商討及研究細節動輒便要數年的時間。政改革並非不可能,只是需時較長,而且最重要的仍是學生與學生組織之間的合作。 關於參與門檻的因素,學生會所提出的「全民參與式預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筆者認為「晨煦」所提出的全民參與式預算其實也是希望提升中大人身份的認同感,雖則本人未必認同中大同學是因為欠缺認同感而缺少關注校務,但全民參與式預算可以算是第一步,同學可以先透過參與一些涉及全體學生的活動決策,從而獲得參與校內事務的機會,參與的同學也會獲得校內事務的決策經驗。在將來的日子,學生會再和校方有甚麼干涉的時候亦可以再把決策權擴大至更多的中大同學。以一個漸進的方式,希望同學可以一步一步地由關心及參與校內活動福利的政策慢慢延伸至校政事務。另外,學生組織之間亦可參考臺大的學生組織,開設多個屬下委員會,如臺大的學生會屬下委員會有新聞部、福利部、活動部等,令整個學生會的組成人數達兩百多人,令學生會的決策權門檻下降。而且,與中大代表會性質相似的臺大代會的組成亦包括該校系會的成員,令更多同學可以參與校內事務。筆者想點出的是應當令更多同學決策校務,而不是將責任都放置於少數同學身上。只有同學共同參與校內事務的經歷,才更容易建構校園民主的想像。 而學生會今年所推出的「流動學生會」亦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學生會與同學之間的關係多年來都十分緊張,但可見近幾年學生會的確想修補和同學之間的關係,多推出服務同學的政策。在筆者眼中,流動學生會便是打破與同學之間隔膜的做法,主動接觸同學收集意見。雖說同學未必會因「流動學生會」而主動接觸學生會,但學生會應多舉行「流動學生會」並為其訂立主題,且在同學經過的時候應主動接觸同學,詢問他們的意見。 大家可以做的事其實更多,上述的「流動學生會」及「參與式預算」只是現時一些辦法。在將來的日子,應該要提升同學對於校園民主的想像,同學和學生組織都不應只是在投票的時候才出現,同學在其他的日子都可以為校內事務作決定。過往同學缺乏這種校園民主想像,不知如何介入校內事務。只有同學意識到自身是構成校園民主的一部份,才可以有校務參與的想像產生,在往後日子繼續和學生組織合作。 結語 校內事務不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的事,而是涉及全體學生及職員的利益。近年的確可見同學較少理會校務,只有一小撮人關心。同學的冷淡、學生組織之間的關係、參與門檻過高都是令同學止步的原因,種種原因之間因果扣連。若大家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意識到這問題的複雜與龐大,明白現時正處於一個極具艱難的起步點。中大有不同類型的同學,筆者入讀中大僅有半年之多,接觸的同學數量亦有限,未能了解所有同學的想法,而在中央組織的工作亦只有一個月,沒有得到甚麼學生組織的經驗。以上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亦只是筆者的自身觀察及想像到的對策,礙於經驗尚淺,論點或有不足,所以大家應該要繼續探索導致同學不參與校務的原因,再想出對應的方法。在此亦感激現任學生會接受訪談,探討現時的校內問題。亦祝願他們可以如內閣名稱「晨煦」一樣,繼續照耀山城。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八 − = 零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