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識寫簡體字的L

看到學生報十一月號被棄置在垃圾桶,還未細想「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這段我熟悉的字體所傳達的意涵,我的第一反應是——為何以這種方式表達異議?

或許這位同學與學生報的文章意見相左,但沒有建基於理據的表達則是洩怒,沒有建基於理性的行為易成為暴力。但為何以洩怒和暴力的方式表達異議?談論這個問題,我不得不想到當前中大的校園氛圍。

從資訊與媒介而言,非本地生與本地同學總體上分佈在不同的社交圈和話語環境內,人際脈絡、常用社交平台和新聞媒體重合度較低。面對這個現實,校方在明面的「多元共融」框架內部架設了一套割裂的機制,一方面製造不對等的資訊環境(如 Ocamp 的群體區隔),一方面順應群體割裂的現狀切換不同的臉面。譬如今年十月一日中大校方舉辦升旗儀式後僅在新浪微博官方帳號與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而 Instagram、Facebook 以及中大官網的新聞稿板塊卻只字未提,許多同學無法知悉中大校園內發生過諸位管理層參與升旗儀式此事,而現場身著統一制服的同學也多以陸生為主。

意見不相同的人互不相聞、互不相知,理性溝通則的契機愈加稀缺。即便學生報實體刊物面向所有師生群體且投放在校園多處的公共場所,但在翻開看內容看文章之前,一些同學已受原先思維的侷限,將固有的立場和刻板印象前至於自身的理性思考之前,同時,大家找不到溝通、論辯、投訴以及和解的渠道。

遊走在兩個群體之間,我能明顯感覺異議和互斥的情緒漂浮在中文大學的空間裡,卻難以沉澱下來成為交流的契機。異議必然存在於良性的交流空間內,表達個人態度是所有中大生共同的權利,但單一強調「多元共融,求同存異」的論述亦容易被挪用作壓抑思想、掩實際問題的意識形態。基於當下的事實,如何「交流、磨合、論辯」是需要進一步細想的。即便我們的口語出自不同的語系,但書寫的文字仍然可以通向彼此。對刊物的文字有所異議,或對刊物本身的思想取向有所質疑都是中大同學的權利,表述意見也應該是我們的自由,但比起寫下「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以粗淺的鐵血格言發起洩怒和破壞,文字應該鋪開更多的可能性——帶我們走向對話,走向具體的人、走向異議背後的思想與情感解構,或許是更值得嘗試的事情。

即便如此,民主墻已經被校方圍封,原先的學生組織架構已然不復存在,中大校方在空喊多元共融口號的同時,難道不應尊重學生自主討論、連結彼我的權力嗎?原先的中大學生會與內地本科生聯合會(MUA) 兩個不同的組織持有兩套不同的論述,後者在官方活動及視頻中以「黑暴」定性 2019 年系列事件,前者論述同類行為時使用「抗爭」或「抗命」等詞語,可見當前的阻隔讓持有不同身份認同的個人容易產生二元對立的情緒,這是長期潛存在中大學生內部僵滯的對壘。

反觀校方舉措,本學期用行政力量和一個個明面上精緻玲瓏的多元文化活動偽飾一種虛擬的和諧氛圍,同時打壓學生自治空間和組織架構,並對關註組重建校園討論平台的嘗試處處設限,請問中大當前割裂的群體如何溝通和交換意見?作為中大學生,我認為在校方主導的「多元共融」行政活動之外,亦需要學生群體之中內地生的力量。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