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 越醫越病 2024年 3月號, 精神健康專題 文 / 牙齒 sensei 訪 / 牙齒 sensei 皮皮長期受抑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以及邊緣型人格障礙所困。在中學時期,她因學業壓力和師長期望誘發抑鬱症狀,不久後在家人的建議下開始與精神科醫生會面,並服用精神藥物。 然而藥物的副作用卻帶來新的痛苦。 「好搞笑,有隻藥係用嚟治療抑鬱,但同時係會增加自殺風險。」 皮皮表示藥物牽涉很多未知因素,自己也掌握不到吃藥會產生甚麼身心變化,例如剛開始服用藥物讓她變得很嗜睡,而且行動力低下,連日常生活都難以維持,她試過十幾天才洗一次澡,在上廁所以外完全不下床。忽然失去自理的能力,讓皮皮變得很依賴身邊人。她會在伴侶上學的時候在對方家中睡覺,等對方回家陪伴自己;當兩人都有課堂要出席,而她不願上學,伴侶就會先到她家,把她捉上巴士送到學校門口,自己才去上課。 好不容易擺脫中學的噩夢升上大學,但疾病的影響沒有因此結束。有一次皮皮在宿舍忽然病發, 吞了大量安眠藥,僅存的理智讓她打電話向男友求助。最後男友報警,救護車駛進校園把她送院。 皮皮認為中學的創傷經歷已經過去,糾纏不休的病症,是醫療過程所致——「可能我已經喺(食藥)呢個 Cycle 太耐,(副作用)影響到大腦,有時分唔清到底係外在因素,定係自己大腦嘅問題 (引致病發)。」就像病症初期,皮皮被診斷出抑鬱症,其後醫生為減輕她的抑鬱,處方了較重份量的抗抑鬱藥,結果觸發了「躁期」,忽然變得亢奮,不能自控。 皮皮亦開始產生解離的感覺。她形容解離的狀態像突然斷線,知道眼前的人是誰,自己身處甚麼地方,但她會不理解自己出現在這個情境的原因, 感到很困惑,需要很多時間才能重新掌握現況。有一次她和男友親密,解離感毫無預料之下襲來,「點解我喺到進行親密行為?眼前嗰個係邊個?」雖然認知上理解自己和男友一起,但她的狀態抽離原本的情感,因此感到困惑不解。儘管「斷線」 沒有失憶嚴重,但每次病發都要重新掌握當下情況和梳理事件,而且發作的時間和原因都很隨機, 令皮皮的生活無法擺脫疾病纏繞。 除了藥物的影響,皮皮也指出治療程序讓她產生 新的創傷。 皮皮曾經被送入精神病院,裏面的管理十分高壓。除了被隔絕外界聯繫以外,因她有自殺風險,所以不被允許上廁所,被要求在床上用尿兜解決生理需求;她要在護士和醫生面前「表現正常」, 因為哭和笑都被視為情緒不穩定,輕則加重藥量,重則使用約束帶,甚至無限延長出院時間。 「大佬,我入嚟都係因為我唔穩定,覺得糟糕先會喺到,但而家你都唔畀我喊,我喊得犀利啲, 你又要綁我。」 明明皮皮是因為情緒不穩定才被送入院,以情緒穩定作為放鬆規管的條件,豈不是倒果為因?「可以唔入就唔好入去,我覺得完全冇治療效果,佢哋只係看管住你唔好死。你以為你一個月後會出嚟,但其實你唔知道幾時先出到去。」 自中學開始進入醫療程序,皮皮已摸出一套和醫生打交道的方式,很多時候覆診也只是為了取藥,而非接受治療。一是制度限制,精神科醫生與病人諮詢和對話的時間很有限,非緊急覆診最快也要幾個月。二來,皮皮並非大眾期望「積極治療的好病人」。她不會很嚴格自我控制,或過很規律的生活。對她而言,讓自己維持生活,精神沒有崩潰已經耗盡力氣,沒有多餘精力去積極擺脫疾病和斷藥「恢復正常」。她形容治療就像運動,她的目標不是健美身材,所以讓她今日 Leg day 明天 Chest day,過嚴格規律的生活是不可能。 比起擺脫「精神疾病」,皮皮認為接受病人的身分對自己更有幫助,因為要走出這樣的生活太難, 反而用病人的身分和其他病人圍爐,或是以戲謔的方式自嘲,也是一種釋放。 皮皮有時也會問,如果當年沒有選擇進入醫療程序,自己的經歷和狀態會否不同。 「唔係要勸退大家食藥,只係進入醫療程序之前要諗清楚,因為一旦開始食藥就返唔到轉頭。」 後記 筆者沒有接受精神科治療的經驗,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也不深,因此文章的本意不是分析精神醫療手段的優劣,為讀者判斷應否進入醫療程序舒緩精神困擾。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透過和皮皮的訪問,我們可以窺見社會對患者理解不足的問題。 如皮皮所說,醫生、社會都要求患者讓自己維持 穩定的生活——生活穩定,人的身心狀態就會穩定,這好像很合理,但我們會否忽視了,患者的病因就是生活的不穩定事件,再進一步想,生活的不穩定很多時候都是社會問題衍生出來的,例如皮皮中學的壓力,雖然的確是學校的問題,但學校對模範生的想像,催谷學生提高學校排名的行為,不正是源自社會的競爭風氣嗎? 然而社會為精神受困的人提供的解法是,把他們送入精神病院,以高壓監管和藥物防止他們自殺。在他們「恢復正常」踏出精神病院後,生活的問題依然接踵而來。當一個大眾和社會看來「穩定」的正常人也會崩潰的時候,那些經歷過嚴重創傷的人,真的能單憑食藥就解決來自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嗎? 因此,筆者更希望讀者能跳出醫療的框架,把精神健康放置到更切身的處境當中,思考身為患者的親屬或朋友,或者不用到確診的情況,在察覺身邊人出現異樣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關心和照顧他們。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2 × = 十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