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刻薄的工資想像 社會, 10年12月號 文:米莎娜美 大家樂飯鐘無薪之所以人人恨不得誅之,主要是因為兼職工本身的薪金已經太低,再扣就真是所餘無幾,因此飯鐘錢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那麼是否代表當工資加到一個地步,比如50元,當扣飯鐘錢已經不對員工生活構成重大影響時,我們就可以容許資本家耍小動作?還是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涉及到我們怎樣思考「工資」這東西? 讓我們先檢視這個非常普遍的論述:「食飯時間唔係做緊野,所以唔應該支薪。」這種以所謂「實際工作時間」發薪的想像背後,是老闆的思維向度:把員工設想成一部機器,開動多少時間,就要耗費多少運作成本。在機器關掉、沒能替老闆生產時,自然不需要浪費燃料,一毛錢也不應該花。老闆請人打工,工人替他賺的錢一定要大於發還給工人的錢,利潤才成為可能。在這樣的算計之下,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情況就是在維持員工生存、做你唔死的情況下,把勞動力發揮得最大。 因此,當大家樂面對必要增加的成本——哪怕是花在員工上的最低工資時,成本扣減又回到工人身上。這是如何的諷刺!在這種工資想像之下,永遠都會有一群需要死慳死抵才能過到活的人,在職貧窮的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故此,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工資」:工人生活質素。 從工人的角度出發,打份工,無非是搵兩餐養家。一個三口之家,夫婦其中一人要照顧小孩料理家務,另一個出外工作的,就必要靠那份糧負擔全家住屋、飲食、教育、醫療等所有的開支。工人不是把自己的勞力想像成商品、賣多少個鐘就換取多少錢,而是期望全力投入一份穩定的全職工作,得到的回報足以讓他自己和家人過一個合理的生活——不用每天為衣食住行擔憂、計住計住咁洗,有餘暇跟家人共聚。因此,我們才認為需要有員工福利,老闆有責任照顧員工醫療、給房屋津貼、退休金、甚至父親有薪產假等。可惜這種一般工人的合理期望,跟他們剛夠糊口的薪金有好一段距離。 面對這兩種對工資相反的理解,我們除了從人道理由出發支持工人外,還可以考慮社會成本。儘管福利在雇主腦袋裡也不過是令工人工作效率提升或者挽留稀有技術員工的手段,福利無疑也分擔了政府或工人自己於社會保障的開支。而且由雇主提供保障,很多時比由政府提供更節省社會成本。拿醫療來說,種種並非「直接」工作引致的工傷,如因OT操勞短幾年命、壓力大成日腰酸背痛、長期維持肌肉繃緊的腫痛等,其實累積下來對健康影響可以很大,老來病時需要的醫療成本將會較高。因此,由企業提供醫療保障、定期檢查、減少勞損(工作量),於社會整體成本來看更為化算。 可惜由於雇主能隨意解雇用殘了的機械,把社會保障推給政府或個人自己承擔,所以一般都不會作長遠投資,甚至連因懷孕要停工一年的員工都會被解僱。既然雇主的工資想像只為一己利潤,既不人道又浪費資源,我們在思考勞工問題、勞工政策的時候,能否多從勞工的工資想像出發?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七 − 1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