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看不見的手 社會, 11年2月號, 40屆莊「斟」(10-11) 有人預言,二十一世紀是NGO的年代,全球都在講「大社會、小政府」。在香港,非政府組織,由在97年的八千多個激增至08年的二萬三千多個,聘請近六萬人。可是要不是發生了港人義工在內地性侵犯兒童的案件,NGO的情況跟發展絕少人關心。公民社會.民主.希望──專訪陳健民心雄地用一個小小的訪問嘗試總結香港公民社會的現況,並透過指出發展的方向和引入陳健民教授本身在中大的參與,展開對公民社會發展的想像。明施慎選——搞慈善?還是消費!則進一步延伸對現況的討論,用明施慎選作例子,指出慈善機構商業化和那種消費慈善的心態才是根本的問題。中大仁.愛社會將視野收窄到中大校園,嘗試以小見大,揭示我們如何理解和參與公民社會。服務學習作為某一種解答緊接住校內團體的參與,嘗試回答服務既然無從改變現況的過程,參與服務學習真正的意義是甚麼?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8 − = 7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