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 作為 一個開始] 佔領華爾街專題 社會, 11年11月號 佔領華爾街由9月17日直至今天,已經接近兩個月。由10月15日起,行動更由美國擴展至全世界各地,接近一千個城市均響應「全球佔領日」爆發佔領運動。 到底自金融海嘯以後,美國發生了甚麼事?我們又要如何理解美國群眾對華爾街的憤怒?〈華爾街霸權與憤怒之源〉嘗試處理金融海嘯以後,美國政府的反應以至貪婪的金融資本家如何導致美國出現那麼龐大的反抗。 打倒「金融霸權」是美國的事,在香港我們幾乎感受不到人們對金融業有何痛恨。那麼,我們又應該怎麼面對佔領運動的主旨──打倒金融霸權?〈地產霸權源自金融霸權〉則分析香港鬧得熱騰騰的「地產霸權」與「金融霸權」絕對不能分割來說,要打倒地產霸權,也同樣要打倒金融霸權。 讓我們回到佔領運動本身,〈佔領︰給自己一個界限〉告訴我們「佔領」這個形式的獨特性,以及外國的佔領運動實況。最後,〈佔領‧生活‧我們〉則強調佔領者的「生活」──每天都住在佔領場所的生活是怎樣的?而佔領者又會如何決策日常大小事務? 在香港乃至全世界,真正打著反資本主義旗號而出現的社會運動其實不多,而這次佔領運動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當然絕無必要幻想全球佔領運動可以演化為一場世界革命,這是不切實際的。而更重要的是,佔領運動如何能夠再次燃起沉寂了多年的反資本主義運動──我們知道眾多問題的根源從來都是資本主義,無論是金融霸權、地產霸權也絕對無法脫離整個資本主義的脈絡來說。 在這個意義上,佔領就是一個開始。 相關文章: 華爾街霸權與憤怒之源 地產霸權源自金融霸權 佔領‧生活‧我們 佔領︰給自己一個界限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4 − 二 =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