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浩霖

恭喜中大再度力壓其他院校,與港大齊齊成為「吸金王」!今年7月,第6輪高等院校配對補助金計劃完結。補助金的分配結果尚未公佈,香港大學已表示滿足上限條件,有機會奪得6億元上限撥款。中文大學也不示弱,估計亦可得到近6億元撥款。相比起其他專上院校,港大、中大可謂遙遙領先。

 

甚麼是配對補助金?

配對補助金是起源自外國大學經驗的撥款制度,簡單來說,參與院校籌到愈多捐款,便可得到愈多政府配對撥款,旨在發展籌款文化。香港政府於2003年展開第一輪計劃,為期一年,計劃覆蓋八大;頭五輪計劃都僅為期一年,至現在第6輪計劃為期增至兩年,參與的專上院校亦涵蓋其他自資院校,總數增至17所。

仔細的說,配對補助金計劃可分為兩階段。以第6輪計劃為例,第一階段每籌得1元,就有1元資助,上限6000萬元;過了6000萬元,就進入第二階段。每籌得2元,就有1元資助,上限6億(四年制下,每間大學平均每年獲約18億經常性撥款)。理論上,籌得11.4億元,就可取得6億元的補助上限。不過,即使籌足了錢,能否全取撥款,還要院校第二階段籌得夠快。

這是因為第二階段不像第一階段那樣籌1元就有確實1元資助, 而是開放競爭的。17所專上院校一同競爭總計25億元的補助金,先到先得。一個不幸,25億首先被先得者爭走了,其他院校就與資助無緣。城市大學在第5輪計劃[1]雖然籌得1.56億元捐款,但因為太遲籌得,竟然只得到4700萬元撥款;而中大和港大都獲配當輪補助上限2.2億元,差距懸殊。第6輪計劃雖未公佈撥款結果,但也不難預想港大、中大的勝利姿態了。

 

政府的省錢大計

好端端的大學撥款,為甚麼要院校自行籌款才可以得到政府撥款,還要爭先盡快籌款?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政府不願長遠投入資金,譬如在2003年推出首輪配對補助金的同一時間,政府便削減了10%大學經常撥款。用配對補助金取代大學應得的經常撥款,加完又減,未免太虛偽。

長期撥款省下了,政府便可以將省下的錢轉移至短期補助,美其名為推動慈善文化,但其實對多次想削減大學撥款的香港政府來說,簡直是一箭雙鵰:一來固然是院校資金增加,政府可以負上較少的資助責任;二來,一旦出現甚麼財政困難,政府想削減開支的話,當然是從配對補助金這些短期撥款開刀。例如2007年,第3輪配對補助金計劃完結後,院校紛紛要求政府繼續推出第4輪計劃,惟政府只是以「長遠會認真考慮」敷了事[2],直至隔年才確定會繼續推行計劃,但已經省下了一整年的開支。之後的第5、6輪計劃亦同樣隔了一年才開展。

 

院校缺乏穩定資金

鼓勵籌款增加院校收入,其實不是可靠的資金來源。根據前五輪配對補助金結果[3],中大籌得的捐款中,有3成來自過百萬的一筆過捐款,港大更足足有6成捐款來自過百萬的一筆過捐款。一旦經濟轉差,捐款的大富豪手緊,捐款額大跌幾成絕不是令人驚奇的事。

這種收入浮動的情況本來可以靠經常性撥款緩,偏偏政府只是以配對補助金增加撥款。以短期、不定時的配對補助金撥款,代替經常性撥款,對政府來說當然有很大好處。但對各專上院校來說,為期僅一兩年的配對補助計劃不過是項不可靠的收入,今年拿到資助,根本不知道明年會不會繼續有下一輪計劃。

收入不穩之下,院校自然傾向將資金用在基礎建設、活動計劃等短期項目。然而,缺乏經常性資金,就難以照顧許多急待改善的長期使費,例如勞工待遇、宿舍開支等。增加捐款收入固然爲各院校帶來更多資金,但目前專上院校需要的,  卻是政府最不願意撥出的恆常撥款。

 

為求籌款 或損害自主

大學捐款往往有指定用途,如捐向基建基金或奬學金,已經限制了資金的用途。而當捐款集中在某一領域,更可能影響大學方針。例如加拿大早有調查指出[4],隨着來自工業界的捐款增加,大學的資源漸偏重在工業研究上,甚至有研究結果刻意偏頗工業界、影響學術自主之嫌。

即使捐款有如此侷限,院校也不會輕易放棄這筆資金。再加上在配對補助金計劃下,伴隨着捐款而來的撥款是可自由運用的,大大提升院校籌款的動機。不少院校主動出擊,例如成立專門籌款的部門,向校友或社會人士提議捐款項目,甚至有校長慨嘆為籌款「冇哂朋友」[5]。各院校沒有對外公佈捐款如何運用,我們固然無從得知實際上四處籌款如何影響大學運用資金,但眼見中大近年來建設連連,帶人名的新大樓、新圖書館、新書院聳立,難免令人猜測:院校以基建項目吸引捐款,捐款愈多,配對補助金自然也愈多[6]。

 

漠視需求的撥款機制

撇開上述的開支和自主問題,配對補助金的撥款機制本身並不公平, 它拉開了各院校的資源差距,令強者愈強,弱者積弱。中大港大等歷史長、規模大的大型院校,校友眾多,自然也捐款者眾。而大型院校重視研究,大量的研究項目,令他們比起單純教學的院校又能再收一筆捐款。相反,中小型院校的校友不多,捐款少,連帶着配對補助金也減少。

誠然,中大等大規模院校學生眾多,得到較多資助很合理,但按捐款撥資助,則完全不合乎需求比例。以城大為例,城大的學生人數約為中大一半,但按第5輪配對補助金分配結果,城大分配到4700萬撥款,只有中大約21% (中大分配得2.2億),因為「吸金」能力差,就連得到的補助也差一截。

 

結語:強者愈強的香港教育

當然,這個強弱懸殊的狀況,其實是政府樂見的。任內引入配對補助金概念的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就曾撰文直言[8],他推行配對補助金,是為了集中資源在更「強」的院校, 而香港專上教育亦應該以令「強者愈強」爲目標,資助最「強」的院校成爲國際級大學, 多少反映香港政府對專上教育的觀點。

然而,政府的教育撥款,難道不是應該按院校需求分配嗎?如果我們認同教育是一種福利,那麼問題就不是所謂強者愈強, 而是根本不應該按(籌款)能力分配資源。不妨用綜援比之:申請綜援,如果收入愈高,得到的綜援愈多, 就未免太過荒謬。不同的院校, 都應有合適的土壤、 充份的教育資源,供學生追求知性、德性,而不應只有最強的院校可以才獲得眷顧。

 

[1] 太陽報〈中大籌7.09億稱冠 第五輪大學配對補助〉,2014年8月10日
[2] 蘋果日報〈八大院校暗示今年要求「冇落」 等額配對基金唐英年叫停〉,2007年6月13日
[3] 明報〈嶺大九成籌款靠大額捐獻〉,2012年3月5日
[4]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Open for Business: On What Terms?”
[5] 星島日報〈潘宗光歎大學校長為籌款「無晒朋友」〉,2007年3月21日
[6] 阿藹〈中大樹木之死因調查系列之二: 競爭擴張的邏輯〉
[7]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ncil for England, “Matched funding scheme for voluntary giving: 2008-2011 outcomes”
[8] 梁錦松〈教育產業爭論背後的理念〉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