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 

金融危機,除了用經濟學的眼光去看,可不可以用小市民一點的眼光去看。比如說:「車,我都冇買股票,恆指跌幾多關我鬼事咩?」但原來對不起,真的關你事。

零七年的時候,恆指升得如火如荼,煲呔曾說這是「四十年來最好景」的一年,全民皆股,股票市場有如神奇聚寶盆,把錢放進去可以一變十,十變百。幾乎只要你有錢,是但買隻股,三五七日內你多少可以賺到一點。一班投資者(包括師奶﹑阿婆阿伯,這和九七時情況何其相似)認為個市會繼續升,而且會升得更高,所以不斷入市,愈買愈多,以為真的可以愈賺愈多。以致投資者注入的資金愈來愈多,而金融經濟則與實體經濟越行越遠,甚至完全脫節,形成經濟的泡沫。

這種集體不理性又集體理性的現象在零七年下旬去到極致。全民入股,因為他們覺得股票只升不跌,而且會有人繼續承價,在沒有任何證據下這樣推測固然是集體不理性,但另一方面,班股民又理性得很,因為股價大升,市況大好,這就是投資的指標,試想想,連對面屋個張師奶小學都未畢業學人全職炒股賺到笑,不加入股民行列才是真的不理性。

社會知道這種不健康的矛盾情況嗎?知道。在股票炒得火紅火綠的時候,政府開始強調「先求知,再投資」。表面上看來很有道理,將股票的背景﹑潛力搞清楚後再投資應該不會有錯,而且非常理性。但事實是什麼?事實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金融系統變得複雜,難以掌握當中的資訊。結果連政府和投資機構也掌握不了實際的情況,只能夠以股市數字上落作為唯一可以「依靠」的標準,難怪最近連四叔都投降,說「唔知點睇個市」更何況是小投資者。金融市場根本就不能被掌握,想求知也無以求知。連專業人士都未必可以搞得清楚(搞得清就不會有那麼多間大企業相繼倒閉)的情況下,要求小投資都求知?不如承認我們都是在投機,或乾脆說在賭博好了。

好,回歸題目,金融危機與生活,金融危機一個巨浪咁衝埋黎,對面屋個張師奶連同一班投資者當然被殺個措手不及,繼而損手爛腳,但其他沒有投資的人呢?對不起,你們成為了間接受害者。最明顯的是一眾打工仔,大家被迫參與玩股票遊戲,一個金融危機,強積金大跌,聽聞少了二千多億,原來香港人咁有錢原來錢又可以咁一夜之間被蒸發。再加上香港作為一個消費主導社會,推動經濟全靠消費,金融危機令消費力大大下降,零售市場最先出現倒閉潮,u-right﹑泰林相繼結業,失業率急升,這班沒有直接參與的受害者,可以說是最無辜的一群。

那麼,我們的經濟應該何去何從?政府這時也只能藥石亂投。一方面大把大把錢出來托市以穩定投資者,好讓市民繼續將錢投入金融市場;另一方面為資金流動性不足、企業負債力不足的提供借貸擔保,而避免大規模的零售業倒閉潮。同時,提出派發「消費券」,令聖誕節的消費增加。然而,政府這些做法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由於普遍市民的收入沒有增加,於是短時間的消費增長只是一個假像,小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依然未被解決。由是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市場上消費力減,經濟更差,形成惡性的衰退循環。

前車可鑑,九七亞洲金融風暴後,二千年科網股爆破,經濟衰退一浪接一浪,美國政府今次面對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就是華府為刺激房地產市場,向市民提供大量借貸,創造樓市泡沫及相應的金融泡沫,最終引發的危機。故搞好金融業只會製造另一個金融危機,我們斷不可再走金融化的舊路!

我們嘗試在金融化以外尋找其他的可能性,例如是「危機之下的自救小實驗」。比如說強調開放﹑平等﹑民主﹑互助的合作社(例如:西班牙的蒙德拉貢合作社企業);或者是參考日本例子,引入消費合作社,通過集體購買的方式,節省生活開支,以減少受到市場壟斷的影響,並改變一般人的消費習慣;又或者是參考美國華盛頓「時間貨幣機構」的做法,以勞力換取「時分券」(或曰時間貨幣time dollar),以擴大本土資源運用以及減低失業率……等等的方法。

要令香港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但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讓我們反思現行的經濟制度,是否要再走振興金融業這條單元化的路向,或是趁這次的金融危機,以發展多元化的經濟模式。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