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貪吃鬼的素食雪櫃 08年12月號 樂施會有個關於雪櫃的展覽,展出不同社會階層的雪櫃。那個展覽說,最清貧的階層,雪櫃反而塞滿了食物。他們每餐吃剩的東西不捨得丟,擔心下一餐沒有能力吃得如此豐富,於是一碟碟冷飯菜汁便堆在雪櫃。極端一點,就如報章裏的貧苦婆婆,黃昏時撿快壞的便宜菜,留著餸汁打算送飯,是送幾餐。親戚不忍他們清苦,便送來乾貨給他們進補。他們知道這些食物珍貴,於是放在冰格節省著用 — — 或者捨不得用。食物在冰格,反而變乾變硬變壞,然後被遺忘,佔據雪櫃的一角... 有錢人的雪櫃,令我想起挪威朋友的雪櫃。他獨居,雪櫃卻比他高。打開左右兩扇沉重的門,便有很多個塞滿食物的格。格下面又有兩個冰格,裝著海鮮、不知名的食物和雪糕。他得知我吃素,便在我來之前特地為我買了很多蔬菜和雜莓,叫我隨便吃。在奧斯陸,小小的蕃茄也可能要七八塊港元一個。於是,每朝我也樂得蠶食他的雪櫃:偷一個蕃茄用來煮從香港帶來的公仔麵,然後抓一把藍莓當甜品。 我的雪櫃很小,只得一扇門,還要是朋友送的。冰格是小小的開口,放雪糕會溶,偶然還要溶雪,弄得滿地是水那種。我算是窮人嗎? 大家來看看我的雪櫃。細心看看,其實我也算是幸福幸運的人。我獨居,自己買食物給自己吃。蔬果易壞,所以我每星期起碼買菜兩三次。我吃素,又不好米飯,吃的東西比較西式,或者說是混雜。蕃茄、薯仔、紫洋蔥(沒有一般洋蔥的辣)和蒜頭是必備食物。有了它們,配上不同的榖物和麵條,便能弄出簡單美味又有營養的一餐。要多變化一點,可以買不同的蔬果。西蘭花是家常客,荷豆玉米也不錯。磨菇、生曬蕃茄和橄欖是錦上添花。現在天氣轉涼,豆苗當造。大埔墟街市有幾檔賣有機菜的,其中一個檔販悉心槌出一格格木框,把菜分類好,賣菜賣得很田園風。有機豆苗六十元一斤。老板說,豆苗很輕砰啊。我拿了一手豆苗,九元,炒得一小碟,每口一元。 如此,憑著微薄的studentship,怎能總是吃有機,吃到窮。有機的多是醬料,比較耐吃。我又嗜甜又怕肥,於是買了有機玫瑰果醬、熱情果果醬和黑芝麻醬,塗在乾如紙皮的高纖餅乾上吃,中和罪惡感。 別人常說吃素淡而無味,是因為飲食習慣味道偏濃加上不懂烹調。我的雪櫃長備黑陳醋(用來拌沙律)、咖喱醬、蕃茄意粉醬、羅勒香草醬 (pesto) 、豆瓣醬、涼麵醬等等。台灣最多拌飯拌麵的醬,比中國的安全,比歐美的便宜。香港的環境對素食者不算友善,如果出外連蛋奶製品也不吃,等同餓死。我在家裏幾乎吃全素,右下角的蛋黃醬(mayo)其實是「沒有蛋黃的純素蛋黃醬」。豉油不要買李錦記或淘大,有防腐劑,味道又假。我習慣買支萬字醬油,開啟後要放在雪櫃。我愛吃豆腐^^,可是街市的豆腐舖又早關門,只好買塊日本的包裝豆腐傍身,滑滑的很好吃,又不像百福的添了化學凝固劑,又沒有豆味。不過要十一元一塊啊。 雪櫃門還塞了些有機護膚品和蚊怕水,因為沒有太多防腐劑還是保鮮的好。 樂施會指出,中產階級的雪櫃裏的食物未必有很多,但與低下階層的分別在於有選擇食物質素的能力。我是低下階層出身,不會說自己是中產。我不敢說雪櫃裏的東西是最好的,但總算適合自己。不過,想起我要累積多少年的閱讀、採購食物的經驗、飲食習慣的調節、欲望的節制和身體的監控,才能「成就」今天的雪櫃!還有,花碌碌的鈔票!我總是在買東西吃!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六 + = 十一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