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香港關懷弱勢社群青年聯席」

訪問:房四寶、小三子
文:小三子

話說我們早前收到這個聯席的一則電郵,希望於學生報宣傳義工招攬。關懷弱勢社群,自然值得大力支持,於是乎便有這篇訪問,讓大家更了解他們的看法。

受訪的成員有兩位。亞恆是城大社工副學士畢業生,正於社福機構工作,同時修讀社會科學學位;亞達則是城大工程系的學生。

既然兩位受訪者均是城大學生,這個聯席自然和城大有一定淵源。原來聯席的前身,是城大學生會的「關懷弱勢社群計劃」,關注清貧兒童的問題。計劃結束後,部份成員決定成立一個組織,去推動關懷弱勢社群的工作。他們曾於10月發表一份關於清貧兒童的報告(內容可見於他們的網頁,http://www.xanga.com/HKYAAU),到現時為止亦已經有百多名義工及成員。

弱勢社群面對的問題是多樣的。亞達說,無論是早陣子對生果金的爭論,長期病患者得不到合理的醫治,還是清貧兒童的學習及成長問題等,均反映了弱勢社群所面對的困難狀況。亞恆接著說,弱勢群體面對的,是被「去權化」(disempowered)的問題,亦即他們得不到應有的權益、權力和權力。例如近年的重建項目中,就看到各地的社區聯絡、街坊的生活模式,如何被一套經濟發展的措辭所破壞,而對於城市規劃,亦沒有任何權力。另外,標籤化的問題,如雖然失業加上低收入綜緩的個案,只佔全體個案的17%,但政府和傳媒卻大肆宣傳「綜緩養懶人」的說法,亦令被去權的情況更加嚴重。

為甚麼近年來,香港多了那麼多「弱勢社群」?他們說,原因是香港的財富,都集中到有權有勢的人身上,一般人在他們眼中,變成只是廉價勞工,例如外判清潔工薪酬被嚴重壓榨便是一例,於是貧富懸殊的問題便不斷惡化。而政府麻木追捧「大市場、小政府」,不斷推行私有化、外判化,例如在社福界實行「一筆過撥款」,令機構資源大減,又或醫療方面高呼要「用者自付」,甚至實行醫療融資,都令弱勢社群更加弱勢。亞恆進一步指,某些人會說,貧窮是經濟周期所引起的問題,但現實是由於上述原因,貧窮人口在過去十多年間,只是有增而無減。

既然問題如此嚴重,他們又會怎麼辦呢?亞恆說,他們的計劃,通常包括4個部份。首先是探訪、了解;然後將探訪結果公佈,讓人們注意到問題的存在;之後,就會安排一些服務及/或作出政策倡議,提出改善;最後,是就那些建議,爭取大眾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參加者也會作出反思、分析,不只是看到他們的「慘」,更看到問題的成因。

那他們和弱勢社群的關係又是怎樣?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既是關懷、亦是充權和同行的一種關係。例如「童路人」計劃,就既為有需要家庭照顧小朋友,亦有為家庭和兒童提供發展的部份。

接下來,他們已訂及商討中的工作計劃,包括了和基督徒學會合作,關注青年及少數族裔的問題;和婦女勞工協會一起探訪清潔工;舉辦一個包括傳媒與不同弱勢社群的坐談會;探訪貧乏社區;就教改十年進行調查等等。

訪問到了尾聲,我們問了他們有些甚麼個人想法、感受。亞達說,在工程系裡,有很多不善與人溝通的「摺人」,他們其實沒有甚麼問題,甚至比一般人好,但卻因此難以找人「夾project」;他說,單是性格本身就會帶來問題,更何況一些社會結構、財政等因素帶來的問題?亞恆則說,他自year1開始,就有一個夢想,就是團結一批人關注弱勢社群。一人不能成事,但團結就有力量。他希望在將來,大家會繼續努力下去。

看完這篇訪問,大家又有沒有興趣成為義工,參與其中呢?以下是有關資料:

1. 研究-青年眼裡的教育改革
日期:1/09-6/09月(可彈性選擇參與時期)
內容:訪問青少年對教改的意見 (預計6月記者會公佈)
備註:請註明以下想擔任的角色
策劃人:教改的研究焦點、問卷設計、研究形式
訪問員

2. 探訪清潔工人
日期: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時間:1:30pm-4:30pm
地點:觀塘、將軍澳
備註: 如果4/1唔得閒,想在其他日子參與的朋友,也可報名(夠6人便搞第二次)

3. 探訪天水圍弱勢社群
日期: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時間:7:30pm-9:30pm
地點:天水圍 (天悅邨、天恩邨)
內容:探訪低收入人士、綜援人士、獨居長者、長期病患者
名額:20
備註:如果16/1 唔得閒,想在其他日子參與的朋友,也可報名(夠8人便搞第二次)

報名:填上姓名和聯絡電話 email: hkyaau@gmail.com
查詢:呂智恆6336-1831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