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1983

文: 樊善標 -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87年畢業,現為該系副教授) - 偶然想起,考進中大至今剛好三十年了,多可怕的數字,校園裡絕大部份的學生,1983年還未來到這世界。古稱三十年為一世,翻出當年的記事本,也果然有恍如隔世的驚訝。

反轉再反轉──三改四

「咸豐年前」四改三的鬥爭,即使我們現在只能像讀法國大革命般遠觀,也能感受到它的波瀾壯闊,但相比起來,與我們最接近的三改四,當中諸如教育理念、大類收生等眾多面向,都不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社會卻是如此輕描淡寫的對待。而當我們著眼於這些一般人少有提及的角度,就會發現很多教育背後牽涉的黑暗面。

前行步步懷自信 風吹雨打不退讓  — 校內搞事實錄

在中學的時候,我們都或許曾經碰到過一些不合理事,例如:英文老師的英文「媲美」古天樂和陳豪的普通話、學校隨意斬去老過學校的老樹、小賣部食物又貴又廢、汽水機只有一家供應商,乃至學生會連爭取「廁所有廁紙」都被校方單方面否決(理由是曾有同學把濕廁紙拋上天花板),我們都理所當然地默默承受,有苦自己知。然而,在大學裡面,似乎是另一個世界。自創校以來,中大同學勇於反抗校園內不合理的事情,薪火相傳,從不間斷。正因為同學的參與,中大才是屬於我們的中大。

發展概念的重建

當想像到一個城市必然會老化,都市更新似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通過重建,城市能夠蛻變得更現代化、更環保、更方便,正是合乎大眾利益的發展方向。 或者某些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的確值得被保育,但肯定不可能將所有舊區建築物都保留吧?即使不捨,少數人不免就是要為多數人的發展而讓路。面對土地供應不足,加速重建就能夠提供更多的住宅用地,正好就可以解決住屋問題。 我不肯定這是否大眾對於發展的看法,但至少我有好一段時間亦接受著這一種發展觀。這種單從經濟利益考慮發展方向的思維,實際上是香港畸型的房屋發展的延伸。默認這一種發展方式,就是任由地產發展商繼續剝削。被剝削的絶不止是受重建影響的舊區居民,你和我這種普通市民亦身受其害。 披著羊皮的大老虎

赤泥坪探險記

文:篤 - 「聽講話D睇落既惡狗剩係識吠,你一行埋去佢就縮架喇。」言仔故作鎮定地說。我本想直接走向路旁的其中一隻狗去驗證此言真偽,但見那隻狗沒被栓上,每吠一下就抖一抖腳,似乎下一秒就會衝過來,我本能地迴避與它有眼神接觸。算了,反正那隻狗吠得如此賣力,定必是心怯。